APP下载

老师,请你打个比方试试

2014-09-09邱爱国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鸡腿平均分圆柱

邱爱国

比方,词典解释: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乙事物。打比方是向别人解释一个问题的良好方法,比方打得好,形象生动,就容易让人明白。

如何让小学生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学科呢?打个比方试试。

一、借助比方,理解数学概念

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搞清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广大教学专家与一线教师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我对打比方在理解数学概念方面的“功效”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如认识圆柱这节课,一年级学生对■是圆柱一点就会,而对于扁扁的类似月饼盒子的■是圆柱就很难理解,像一元的硬币是个圆柱,不少学生到了六年级也没真正领悟。于是上课时我请一名叫做豆豆的学生到讲台前,师生合作表演:站着是个豆豆,蹲下去也是豆豆,躺在地上,还是个豆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我又指着圆柱说:这只是站着的圆柱,那只是蹲下了的圆柱。此时,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真的懂了。

一位初中老师曾问我:“学生遇到一个长项分配时,往往后一项没分配,遗忘的现象很普遍,你们小学是这样吗?”是的,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对于“a×(b+c)=ab+ac”,“a×b”学生都能记住,可往往忘记“a×c”,只写一个a。于是我还是采用打比方的方式:“食堂阿姨分鸡腿,我们四个人一桌,一人一只鸡腿才公平,在这个算式里哪个是鸡腿?哪些是小朋友?”学生都笑了。我还打趣道:“如果你没分配给后项,那不叫乘法分配律了,干脆叫乘法独吞律吧!”学生又一次开怀大笑,知识也就铭记在心了。还有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必须有只鸡腿——共享数,有共享数的算式还可以把这个共享数提到括号的外面,即ab+ac=a×(b+c)。”

又如“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最短”的性质,我打了个狗吃肉包子的比方:“狗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因为狗看见前面有个肉包子,它会笔直地冲过去。”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比方的喻体与食品或钱有关,学生往往容易理解到位,因为对小学生来说吃的食品与用的钱是生活中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

二、运用比方,解释数学现象

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因此可以用联系的观点借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来对抽象的数理进行打比方。

如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可打比方“老师现在要将脚上的两只鞋扔到教室外面,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一只一只地扔,另一种是先将两只鞋捆扎在一起然后一起扔,结果都一样,都是将两只鞋扔到了外面。”通过这个比方,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而且牢固掌握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而且在学习除法的性质时,学生就能变换自如:“老师,这不就是您说过的扔鞋子的事吗?”可见,小比方帮了大忙,既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又让数学变得可亲可爱。

如选择三个数写出相应的加减或乘除算式:5+8=13,8+5=13,13-5=8,13-8=5可比方成“加减四姐妹”;4×5=20,5×4=20,20÷5=4,20÷4=5可比方成“乘除四兄弟”。这样学生写算式时就一个也不会漏掉了。

三、依托比方,解决数学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当学生不能解决某个问题时,只要带他到实地去看一看,那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四十分钟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带学生一一去观察,但在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比方,那问题就简单多了。

如分数的大小比较“1 / 2与1 / 3”,学生不觉得是问题,若数字变大,变成1 / 10与1 / 100、1 / 1000,困难就来了。这时,可比方成分饼吃:“10人平均分吃一块饼和100人平均分吃一块饼,第一种每人吃到十份中的一份,第二种每人只吃到100份中的一份,1 / 1000则是每人只吃1000份中的一份。”学生依托生活经验“人越多,每人分到的饼越少”,深刻理解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即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如比多比少的习题:第一车间较第二车间多50人,比第三车间少30人。学生分不清谁与谁比的原因是后一个分句省略了主语,所以应先带着学生分析两个连着的关键句。教学时,我用语文知识打比方,问学生“我吃饭,吃菜”这句话中谁吃菜?学生说是“我吃饭,我吃菜”,不是“我吃饭,饭吃菜”,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比第三车间少30人”,是指“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30人,是一与三比较”,不是“一比二,二比三”。教学难点在这样的学科整合中化解了。

四、凭借比方,完成数学操作

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动手来操作,对于一些稍复杂的与生活联系比较少的操作,学生就很难顺利地完成。

如二年级教学平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把12根小棒每三根分一分,能够分成几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这两种分法,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第一种分法。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平均分成3份的正确分法呢?我就提醒他们:“12根小棒就像是12张牌,有3个人在打牌,就得平均分成3份。那你们会发牌吗?”学生大声地说:“会!”接着像发牌那样有序地分起小棒来,好顺手好整齐呀!大家还把这种分法取名为“发牌法”。

五、利用比方,优化组织教学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为了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我会一本正经地对学生说:“最近有几个学生欠了老师一屁股债,打算什么时候还清啊?欠着债心里多难受,再拖我就要加利息啦!”下课后就会有学生主动将作业交给我,我又对他们说:“既然你们有偿还能力,为什么不及时还债呢?现在你们感觉浑身轻松了吧!”一个简单的比方却收到了与一直催促唠叨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让我感悟到选择恰当的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是何等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动的比方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快乐。

打比方至少有下列几方面值得肯定:

调节课堂氛围。在枯燥沉闷的学习氛围中,来点比方,就算有点儿不恰当也无妨,它至少可以赢得学生会意的笑容,让课堂变得轻松活泼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趣的,老师是和蔼的。

培养思维能力。打比方的思维方式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也提供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良好策略。

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比方,学生理解了概念,解决了问题,增强了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严格的理解总比严格的不理解好得多啊!

打比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用来作为喻体的原物,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一定要建立在对问题实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通俗形象地说明问题;比方应当尽可能贴切,比方中的比方者和被比方者之间必须是类相异而理相同,类相异才能做比方,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喻体最好是学生自己比出来的,很自然地由此物联想到彼物。即使不是出于学生之口,教师也要在学生感知充分,“口欲言而不达”的情境下顺水推舟,自然而然架起一座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的桥梁。

(责编金铃)

endprint

比方,词典解释: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乙事物。打比方是向别人解释一个问题的良好方法,比方打得好,形象生动,就容易让人明白。

如何让小学生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学科呢?打个比方试试。

一、借助比方,理解数学概念

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搞清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广大教学专家与一线教师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我对打比方在理解数学概念方面的“功效”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如认识圆柱这节课,一年级学生对■是圆柱一点就会,而对于扁扁的类似月饼盒子的■是圆柱就很难理解,像一元的硬币是个圆柱,不少学生到了六年级也没真正领悟。于是上课时我请一名叫做豆豆的学生到讲台前,师生合作表演:站着是个豆豆,蹲下去也是豆豆,躺在地上,还是个豆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我又指着圆柱说:这只是站着的圆柱,那只是蹲下了的圆柱。此时,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真的懂了。

一位初中老师曾问我:“学生遇到一个长项分配时,往往后一项没分配,遗忘的现象很普遍,你们小学是这样吗?”是的,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对于“a×(b+c)=ab+ac”,“a×b”学生都能记住,可往往忘记“a×c”,只写一个a。于是我还是采用打比方的方式:“食堂阿姨分鸡腿,我们四个人一桌,一人一只鸡腿才公平,在这个算式里哪个是鸡腿?哪些是小朋友?”学生都笑了。我还打趣道:“如果你没分配给后项,那不叫乘法分配律了,干脆叫乘法独吞律吧!”学生又一次开怀大笑,知识也就铭记在心了。还有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必须有只鸡腿——共享数,有共享数的算式还可以把这个共享数提到括号的外面,即ab+ac=a×(b+c)。”

又如“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最短”的性质,我打了个狗吃肉包子的比方:“狗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因为狗看见前面有个肉包子,它会笔直地冲过去。”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比方的喻体与食品或钱有关,学生往往容易理解到位,因为对小学生来说吃的食品与用的钱是生活中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

二、运用比方,解释数学现象

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因此可以用联系的观点借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来对抽象的数理进行打比方。

如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可打比方“老师现在要将脚上的两只鞋扔到教室外面,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一只一只地扔,另一种是先将两只鞋捆扎在一起然后一起扔,结果都一样,都是将两只鞋扔到了外面。”通过这个比方,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而且牢固掌握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而且在学习除法的性质时,学生就能变换自如:“老师,这不就是您说过的扔鞋子的事吗?”可见,小比方帮了大忙,既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又让数学变得可亲可爱。

如选择三个数写出相应的加减或乘除算式:5+8=13,8+5=13,13-5=8,13-8=5可比方成“加减四姐妹”;4×5=20,5×4=20,20÷5=4,20÷4=5可比方成“乘除四兄弟”。这样学生写算式时就一个也不会漏掉了。

三、依托比方,解决数学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当学生不能解决某个问题时,只要带他到实地去看一看,那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四十分钟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带学生一一去观察,但在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比方,那问题就简单多了。

如分数的大小比较“1 / 2与1 / 3”,学生不觉得是问题,若数字变大,变成1 / 10与1 / 100、1 / 1000,困难就来了。这时,可比方成分饼吃:“10人平均分吃一块饼和100人平均分吃一块饼,第一种每人吃到十份中的一份,第二种每人只吃到100份中的一份,1 / 1000则是每人只吃1000份中的一份。”学生依托生活经验“人越多,每人分到的饼越少”,深刻理解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即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如比多比少的习题:第一车间较第二车间多50人,比第三车间少30人。学生分不清谁与谁比的原因是后一个分句省略了主语,所以应先带着学生分析两个连着的关键句。教学时,我用语文知识打比方,问学生“我吃饭,吃菜”这句话中谁吃菜?学生说是“我吃饭,我吃菜”,不是“我吃饭,饭吃菜”,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比第三车间少30人”,是指“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30人,是一与三比较”,不是“一比二,二比三”。教学难点在这样的学科整合中化解了。

四、凭借比方,完成数学操作

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动手来操作,对于一些稍复杂的与生活联系比较少的操作,学生就很难顺利地完成。

如二年级教学平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把12根小棒每三根分一分,能够分成几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这两种分法,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第一种分法。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平均分成3份的正确分法呢?我就提醒他们:“12根小棒就像是12张牌,有3个人在打牌,就得平均分成3份。那你们会发牌吗?”学生大声地说:“会!”接着像发牌那样有序地分起小棒来,好顺手好整齐呀!大家还把这种分法取名为“发牌法”。

五、利用比方,优化组织教学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为了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我会一本正经地对学生说:“最近有几个学生欠了老师一屁股债,打算什么时候还清啊?欠着债心里多难受,再拖我就要加利息啦!”下课后就会有学生主动将作业交给我,我又对他们说:“既然你们有偿还能力,为什么不及时还债呢?现在你们感觉浑身轻松了吧!”一个简单的比方却收到了与一直催促唠叨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让我感悟到选择恰当的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是何等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动的比方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快乐。

打比方至少有下列几方面值得肯定:

调节课堂氛围。在枯燥沉闷的学习氛围中,来点比方,就算有点儿不恰当也无妨,它至少可以赢得学生会意的笑容,让课堂变得轻松活泼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趣的,老师是和蔼的。

培养思维能力。打比方的思维方式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也提供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良好策略。

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比方,学生理解了概念,解决了问题,增强了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严格的理解总比严格的不理解好得多啊!

打比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用来作为喻体的原物,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一定要建立在对问题实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通俗形象地说明问题;比方应当尽可能贴切,比方中的比方者和被比方者之间必须是类相异而理相同,类相异才能做比方,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喻体最好是学生自己比出来的,很自然地由此物联想到彼物。即使不是出于学生之口,教师也要在学生感知充分,“口欲言而不达”的情境下顺水推舟,自然而然架起一座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的桥梁。

(责编金铃)

endprint

比方,词典解释: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乙事物。打比方是向别人解释一个问题的良好方法,比方打得好,形象生动,就容易让人明白。

如何让小学生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学科呢?打个比方试试。

一、借助比方,理解数学概念

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搞清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广大教学专家与一线教师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我对打比方在理解数学概念方面的“功效”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如认识圆柱这节课,一年级学生对■是圆柱一点就会,而对于扁扁的类似月饼盒子的■是圆柱就很难理解,像一元的硬币是个圆柱,不少学生到了六年级也没真正领悟。于是上课时我请一名叫做豆豆的学生到讲台前,师生合作表演:站着是个豆豆,蹲下去也是豆豆,躺在地上,还是个豆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我又指着圆柱说:这只是站着的圆柱,那只是蹲下了的圆柱。此时,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真的懂了。

一位初中老师曾问我:“学生遇到一个长项分配时,往往后一项没分配,遗忘的现象很普遍,你们小学是这样吗?”是的,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对于“a×(b+c)=ab+ac”,“a×b”学生都能记住,可往往忘记“a×c”,只写一个a。于是我还是采用打比方的方式:“食堂阿姨分鸡腿,我们四个人一桌,一人一只鸡腿才公平,在这个算式里哪个是鸡腿?哪些是小朋友?”学生都笑了。我还打趣道:“如果你没分配给后项,那不叫乘法分配律了,干脆叫乘法独吞律吧!”学生又一次开怀大笑,知识也就铭记在心了。还有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必须有只鸡腿——共享数,有共享数的算式还可以把这个共享数提到括号的外面,即ab+ac=a×(b+c)。”

又如“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最短”的性质,我打了个狗吃肉包子的比方:“狗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因为狗看见前面有个肉包子,它会笔直地冲过去。”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比方的喻体与食品或钱有关,学生往往容易理解到位,因为对小学生来说吃的食品与用的钱是生活中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

二、运用比方,解释数学现象

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因此可以用联系的观点借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来对抽象的数理进行打比方。

如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可打比方“老师现在要将脚上的两只鞋扔到教室外面,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一只一只地扔,另一种是先将两只鞋捆扎在一起然后一起扔,结果都一样,都是将两只鞋扔到了外面。”通过这个比方,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而且牢固掌握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而且在学习除法的性质时,学生就能变换自如:“老师,这不就是您说过的扔鞋子的事吗?”可见,小比方帮了大忙,既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又让数学变得可亲可爱。

如选择三个数写出相应的加减或乘除算式:5+8=13,8+5=13,13-5=8,13-8=5可比方成“加减四姐妹”;4×5=20,5×4=20,20÷5=4,20÷4=5可比方成“乘除四兄弟”。这样学生写算式时就一个也不会漏掉了。

三、依托比方,解决数学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当学生不能解决某个问题时,只要带他到实地去看一看,那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四十分钟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带学生一一去观察,但在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比方,那问题就简单多了。

如分数的大小比较“1 / 2与1 / 3”,学生不觉得是问题,若数字变大,变成1 / 10与1 / 100、1 / 1000,困难就来了。这时,可比方成分饼吃:“10人平均分吃一块饼和100人平均分吃一块饼,第一种每人吃到十份中的一份,第二种每人只吃到100份中的一份,1 / 1000则是每人只吃1000份中的一份。”学生依托生活经验“人越多,每人分到的饼越少”,深刻理解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即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如比多比少的习题:第一车间较第二车间多50人,比第三车间少30人。学生分不清谁与谁比的原因是后一个分句省略了主语,所以应先带着学生分析两个连着的关键句。教学时,我用语文知识打比方,问学生“我吃饭,吃菜”这句话中谁吃菜?学生说是“我吃饭,我吃菜”,不是“我吃饭,饭吃菜”,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比第三车间少30人”,是指“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30人,是一与三比较”,不是“一比二,二比三”。教学难点在这样的学科整合中化解了。

四、凭借比方,完成数学操作

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动手来操作,对于一些稍复杂的与生活联系比较少的操作,学生就很难顺利地完成。

如二年级教学平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把12根小棒每三根分一分,能够分成几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这两种分法,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第一种分法。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平均分成3份的正确分法呢?我就提醒他们:“12根小棒就像是12张牌,有3个人在打牌,就得平均分成3份。那你们会发牌吗?”学生大声地说:“会!”接着像发牌那样有序地分起小棒来,好顺手好整齐呀!大家还把这种分法取名为“发牌法”。

五、利用比方,优化组织教学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为了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我会一本正经地对学生说:“最近有几个学生欠了老师一屁股债,打算什么时候还清啊?欠着债心里多难受,再拖我就要加利息啦!”下课后就会有学生主动将作业交给我,我又对他们说:“既然你们有偿还能力,为什么不及时还债呢?现在你们感觉浑身轻松了吧!”一个简单的比方却收到了与一直催促唠叨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让我感悟到选择恰当的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是何等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动的比方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快乐。

打比方至少有下列几方面值得肯定:

调节课堂氛围。在枯燥沉闷的学习氛围中,来点比方,就算有点儿不恰当也无妨,它至少可以赢得学生会意的笑容,让课堂变得轻松活泼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趣的,老师是和蔼的。

培养思维能力。打比方的思维方式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也提供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良好策略。

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比方,学生理解了概念,解决了问题,增强了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严格的理解总比严格的不理解好得多啊!

打比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用来作为喻体的原物,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一定要建立在对问题实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通俗形象地说明问题;比方应当尽可能贴切,比方中的比方者和被比方者之间必须是类相异而理相同,类相异才能做比方,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喻体最好是学生自己比出来的,很自然地由此物联想到彼物。即使不是出于学生之口,教师也要在学生感知充分,“口欲言而不达”的情境下顺水推舟,自然而然架起一座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的桥梁。

(责编金铃)

endprint

猜你喜欢

鸡腿平均分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乱世奇商(下)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