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14-08-30高楠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高楠

摘 要 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普遍存在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组织管理工作不完善、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分散等问题。扭转这一局面的根本在于,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还原学生在思政课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知识储备,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有效整合实际教育资源。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5-0054-0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国内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整体教学情况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实效性较差,尤其是在教学管理、课程内容、教育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务必要转变观念,寻找多种解决途径,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引入正轨,使其在高等教育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到多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促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这种集多种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课程训练,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现以生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必要手段

“以生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个体与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实践教学能够借助社会实践调查、社会参与、体验与参观访问等途径,来提高在校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在校学生的良好个性。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让现代大学生客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客观原理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实现自我探索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顺应核心教育思想的客观体现。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转变教师传统角色,唤起教师服务意识,使教师成为现代教育的组织策划者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真正地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实现多向交流,进而激发自身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主动去探究,通过长久的模式化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增强,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巩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成果的推动力量

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思政课“注重理论,忽略实践”的不足,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死板的状况,不再是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直观判断,而是将生动的图像与事实直接呈现给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大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果紧密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来独立分析、思考问题,进而得出自己的独特观点,促进自身从被动接受理论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这一过程让学生巩固和增长了知识,能用自己理解掌握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

一般而言,学校的课堂实践教学要比社会实践教学更加容易,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上开展实践教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例如,涉及到场地、协调、培训、时间安排、考评等因素,再加上社会实践教学长期性、定期性等特征,因此只有制定完善的计划才能够有效地开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落实不到位、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

(二)部分学校组织管理工作不完善

我国高职院校通常班额较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个别环节相对管理松散,实践教学缺少标准性、规范性。另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缺乏相关教学部门的密切配合。

(三)对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缺乏深入探索

国内院校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的深入探索,部分院校对实践教学采取过于分散的组织模式,使得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复杂、难度大。教师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致使教学成果并不明显。学校没有划分各个年级层,也无法针对具体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实践内容、目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改革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应当顺应现代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转变观念,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务必让院校管理层、教师队伍以及学生群体努力转变思想观念,加深思想认识,努力克服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相脱节的问题。这不只是强化高职院校思政课针对性的客观目标,也是有效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必要手段。

(二)转变教学思想,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管理模式方面,需要确定课题学时与学分的有效、合理分配,构建有效实施内容体系、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教学成果评价引导体系、案例教学体系、实训基地等,进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这是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遵循的重要教学规律。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务必要将“突出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统一,创建全方位的实践教育体系”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研究课题。要努力探究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征相统一的实践教育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结合来形成适应学生实际发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三)选择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

第一,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高职院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农村地区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等,让学生在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课堂中所学的理论内容;教师围绕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诸多时事问题来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丰富拓展实践教学形式与范围。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与思政课相关的教学电影、纪录片等,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情操。如笔者定期会为学生放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风声》、《秋喜》等影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社会热点问题的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实事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学校还可以组织摄影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多种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多元的教学内容。

第三,实施素质拓展调研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围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内容,组织学生开展项目调研活动,撰写实践调研报告,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出面与地区企业联系,建立较为固定的实践基地,并给予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

(四)争取保障条件,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化发展

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费时、花钱而无实用价值”,甚至认为忽略实践教学可谓是一种“理智”的选择,进而导致实践教学外部保障条件欠缺或者不完善,严重影响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管理层的科学、正确管理,能够使学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激发学校的重视程度,从而促使其投入更多资源。实践教育者务必要树立起自身的“品牌观念”,借助实践教学成果激发学校管理部门加大和落实投入,以物质保障条件促进教学成效,以教学成效促进物质保障条件改善。

(五)整合教学资源,凸显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化

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理念,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这也是发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部分教育者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过程中,既不去考虑如何将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合理利用,也不会对这些资源进行着力保护,因此让资源处于一种混乱无章的状态。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施者与管理者要树立全局、系统的观念,充分利用、整合教育资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力完善与打造全新的实践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文学接受理论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4(11):19.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6):5-8.

[3]黄曙林.张淑萍.应用网络手段改进函授教育的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5):12-115.

[4]姜红贵.社会学视角下职教教师培训课程初探[J].职教论坛,2010(15):47-50.

第二,丰富拓展实践教学形式与范围。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与思政课相关的教学电影、纪录片等,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情操。如笔者定期会为学生放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风声》、《秋喜》等影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社会热点问题的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实事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学校还可以组织摄影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多种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多元的教学内容。

第三,实施素质拓展调研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围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内容,组织学生开展项目调研活动,撰写实践调研报告,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出面与地区企业联系,建立较为固定的实践基地,并给予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

(四)争取保障条件,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化发展

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费时、花钱而无实用价值”,甚至认为忽略实践教学可谓是一种“理智”的选择,进而导致实践教学外部保障条件欠缺或者不完善,严重影响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管理层的科学、正确管理,能够使学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激发学校的重视程度,从而促使其投入更多资源。实践教育者务必要树立起自身的“品牌观念”,借助实践教学成果激发学校管理部门加大和落实投入,以物质保障条件促进教学成效,以教学成效促进物质保障条件改善。

(五)整合教学资源,凸显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化

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理念,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这也是发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部分教育者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过程中,既不去考虑如何将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合理利用,也不会对这些资源进行着力保护,因此让资源处于一种混乱无章的状态。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施者与管理者要树立全局、系统的观念,充分利用、整合教育资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力完善与打造全新的实践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文学接受理论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4(11):19.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6):5-8.

[3]黄曙林.张淑萍.应用网络手段改进函授教育的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5):12-115.

[4]姜红贵.社会学视角下职教教师培训课程初探[J].职教论坛,2010(15):47-50.

第二,丰富拓展实践教学形式与范围。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与思政课相关的教学电影、纪录片等,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情操。如笔者定期会为学生放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风声》、《秋喜》等影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社会热点问题的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实事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学校还可以组织摄影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多种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多元的教学内容。

第三,实施素质拓展调研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围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内容,组织学生开展项目调研活动,撰写实践调研报告,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出面与地区企业联系,建立较为固定的实践基地,并给予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

(四)争取保障条件,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化发展

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费时、花钱而无实用价值”,甚至认为忽略实践教学可谓是一种“理智”的选择,进而导致实践教学外部保障条件欠缺或者不完善,严重影响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管理层的科学、正确管理,能够使学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激发学校的重视程度,从而促使其投入更多资源。实践教育者务必要树立起自身的“品牌观念”,借助实践教学成果激发学校管理部门加大和落实投入,以物质保障条件促进教学成效,以教学成效促进物质保障条件改善。

(五)整合教学资源,凸显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化

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理念,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这也是发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部分教育者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过程中,既不去考虑如何将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合理利用,也不会对这些资源进行着力保护,因此让资源处于一种混乱无章的状态。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施者与管理者要树立全局、系统的观念,充分利用、整合教育资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力完善与打造全新的实践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文学接受理论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4(11):19.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6):5-8.

[3]黄曙林.张淑萍.应用网络手段改进函授教育的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5):12-115.

[4]姜红贵.社会学视角下职教教师培训课程初探[J].职教论坛,2010(15):47-5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