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终身技能培养探索

2014-08-30牛双国牛钰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牛双国+牛钰

摘 要 当前,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公民终身技能培养的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作为学校专业技能培养和社会工作实践的衔接点,可在终身技能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具体案例,对学生进行终身技能培养,可以从注重技能学习动机的培养、构建多元交叉的终身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和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终身技能;动机培养;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5-0068-04

作为国民素质的核心要素,技能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在终身教育理念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不仅关注公民某一阶段技能的学习和传授,还开始重视公民的终身技能培养[2][3]。高职教育作为学校专业技能培养和社会工作实践的衔接点,在对学生终身技能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黄河水院)的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一、终身技能的概念和培养途径

(一)终身技能的概念

关于终身技能,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无明确的概念,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笔者认为,终身技能是指人们终身为进行专业技术工作而学习和掌握的各种技能的总和。终身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涵盖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既包括学校教育阶段,也包括工作实践阶段及其他阶段。终身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本质上是人们根据各自主观条件进行的自发自主的、贯通人的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终身技能的培养途径

虽然终身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具有自发自主性,但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也是教育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育培养。笔者认为,终身技能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五个。

1.学校教育培养

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级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教育,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和身心发展,具有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之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专业技能的学习往往占很大的比例。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校企合作共同培养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在职业院校被广泛提倡和采用。校企合作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注重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共享,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学生终身技能的培养具有突出的作用。

3.工作实践锻炼

从某种意义上说,技能只有在工作实践中反复应用才能够熟练掌握;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琢磨、不断改进,才能产生创新和飞跃。如一些技能大师虽然没有在学校系统学习过专业技能知识,但是由于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锻炼,再加上后天的勤奋努力,也在技能方面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4.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通常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对劳动者进行规范性培训,内容主要是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职业培训与劳动者工作历程的各种转折、升沉密切相关,从而成为其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4]。

5.拜师学艺和交流切磋

拜师学艺是传统的技能传授方式,对于终身技能培养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与拜师学艺相应,交流切磋也是提高技能水平、培养终身技能的良好途径。交流切磋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也包括相互造访、开现场会等,甚至包括个人之间点对点的交流切磋。与拜师学艺的秘传性不同,这种交流呈现的是开放的精神氛围,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技能在交流切磋中能够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对于终身技能的培养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二、高职学生终身技能培养的方略

(一)注重技能学习动机的培养

终身技能学习的动机和目标是唤起人们长期参加技能活动、坚持实践锻炼和自身修为的内在动力。因此,技能学习动机对于终身技能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终身技能培养的成败。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学生技能学习动机的培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学生的良好技能学习动机需要有意识去培养,并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协同努力。从教育者(教师)方面来说,要求从三个方面做好教育工作。首先,高职院校的各项专业教学工作,特别是实验实训教学工作,要激发学生相关专业技能学习需要,传授可使学生终身享用的某项技能知识与方法。其次,教师要创造环境,形成产生动机的诱导。因为只有具备满足需要的环境条件,需要才会转化成活动的动机。第三,应该让学生体验某项技能的快乐,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良好的某项技能学习动机,产生浓厚的技能兴趣。从受教育者(学生)方面来说,则要求在教师的教导下,自觉主动地参与各项技能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要认真细致地参与实验实训活动,合理调整自己的操作行为。本着终身学习的精神,在离开学校之后,仍然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技能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入钻研,最终成为岗位能手,乃至行业大师。

(二)构建学生终身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

针对黄河水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所面向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通过广泛调查和科学的归类分析,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并引入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校企合作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学生终身技能培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交叉融合的理论基础课教学系统和实践环节教学系统组成,见图1[5]。

1.学生终身技能培养基础课教学系统构建

高职学生终身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即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确定各门课程的功能,界定课程类型及衔接关系,构建基础课教学系统。基础课教学系统由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公共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等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基础课教学系统各模块课程功能分述如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公共课程):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布的《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鉴发[2007]11号)中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7个模块,即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测评标准,对原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进行改革,并引入相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测评与认证标准,实现学生必备公共素质的培养。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模块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素质,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奠定基础。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参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人员岗位需要,并引入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等,使学生获取从事机械制造业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拓展课程模块的功能在于满足专业技术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科技进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模块的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终身技能培养实践环节教学系统构建

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按照“三层次六递进”技能培养环节进行系统化设计。“三层次”是指按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将专业的实践教学系统划分成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层三个层次。其中,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日常交往礼仪等。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维护与保养、产品质量检验等基本操作能力,是专业综合技能的基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制订生产工艺、加工制造机械产品、机械加工设备维修、设备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等能力,是学生在社会职业中直接应用的能力。教学中,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考虑,使两者相互补充、紧密配合,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通过课内实训、单列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实现对学生整体培养的目标。“六递进”是指学生技能培养及角色转换的六个递进,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熟练到精湛、从实训到生产、从校内到校外、从学生到员工的递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如图3所示。

(三)实验实训教学注重创新教育

1.实验实训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实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环节,从培养终身技能的角度来看,实验实训教学仅仅培养实践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即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经验,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经过练习而获得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6]。创新技能是一种能够自我发展、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技能,是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可永续利用的技能,是学生终身技能的源头活水。

2.在实验实训教学中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在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中着力开展创新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具体职业技能的过程中,获得能从容应对变化的职业情境并能重新获取新的职业技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条件,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需要从内容到方法实行系统的改革。目前,黄河水院实验实训教学实施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开放实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创设创新技能培养实验室

以全国高校大学生技能大赛“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为例,该项目要求学生具备双专业知识和双技师技能标准能力。与该赛项相联系建设的数控技术实验室,购置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生产一线通用的大型、先进生产型设备,购置数控加工仿真与远程教学系统VNUC软件,可进行大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7]。

参考文献:

[1]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5-10.

[2]张志欣,赵伟.提升全民终身技能的丹麦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3(21):72-75.

[3]王辉.校企联群运动——美国终身技能教育体系建构之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5-77.

[4]张振元.职业教育:青云万里无城郭 不拘一格降人才——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0(22):19-23.

[5]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报告[R].开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2.

[6][7]牛双国.高职实验室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36-38.

基础课教学系统各模块课程功能分述如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公共课程):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布的《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鉴发[2007]11号)中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7个模块,即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测评标准,对原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进行改革,并引入相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测评与认证标准,实现学生必备公共素质的培养。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模块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素质,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奠定基础。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参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人员岗位需要,并引入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等,使学生获取从事机械制造业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拓展课程模块的功能在于满足专业技术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科技进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模块的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终身技能培养实践环节教学系统构建

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按照“三层次六递进”技能培养环节进行系统化设计。“三层次”是指按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将专业的实践教学系统划分成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层三个层次。其中,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日常交往礼仪等。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维护与保养、产品质量检验等基本操作能力,是专业综合技能的基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制订生产工艺、加工制造机械产品、机械加工设备维修、设备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等能力,是学生在社会职业中直接应用的能力。教学中,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考虑,使两者相互补充、紧密配合,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通过课内实训、单列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实现对学生整体培养的目标。“六递进”是指学生技能培养及角色转换的六个递进,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熟练到精湛、从实训到生产、从校内到校外、从学生到员工的递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如图3所示。

(三)实验实训教学注重创新教育

1.实验实训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实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环节,从培养终身技能的角度来看,实验实训教学仅仅培养实践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即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经验,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经过练习而获得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6]。创新技能是一种能够自我发展、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技能,是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可永续利用的技能,是学生终身技能的源头活水。

2.在实验实训教学中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在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中着力开展创新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具体职业技能的过程中,获得能从容应对变化的职业情境并能重新获取新的职业技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条件,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需要从内容到方法实行系统的改革。目前,黄河水院实验实训教学实施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开放实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创设创新技能培养实验室

以全国高校大学生技能大赛“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为例,该项目要求学生具备双专业知识和双技师技能标准能力。与该赛项相联系建设的数控技术实验室,购置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生产一线通用的大型、先进生产型设备,购置数控加工仿真与远程教学系统VNUC软件,可进行大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7]。

参考文献:

[1]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5-10.

[2]张志欣,赵伟.提升全民终身技能的丹麦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3(21):72-75.

[3]王辉.校企联群运动——美国终身技能教育体系建构之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5-77.

[4]张振元.职业教育:青云万里无城郭 不拘一格降人才——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0(22):19-23.

[5]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报告[R].开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2.

[6][7]牛双国.高职实验室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36-38.

基础课教学系统各模块课程功能分述如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公共课程):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布的《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鉴发[2007]11号)中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7个模块,即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测评标准,对原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进行改革,并引入相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测评与认证标准,实现学生必备公共素质的培养。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模块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素质,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奠定基础。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参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人员岗位需要,并引入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等,使学生获取从事机械制造业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拓展课程模块的功能在于满足专业技术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科技进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模块的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终身技能培养实践环节教学系统构建

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按照“三层次六递进”技能培养环节进行系统化设计。“三层次”是指按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将专业的实践教学系统划分成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层三个层次。其中,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日常交往礼仪等。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维护与保养、产品质量检验等基本操作能力,是专业综合技能的基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制订生产工艺、加工制造机械产品、机械加工设备维修、设备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等能力,是学生在社会职业中直接应用的能力。教学中,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考虑,使两者相互补充、紧密配合,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通过课内实训、单列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实现对学生整体培养的目标。“六递进”是指学生技能培养及角色转换的六个递进,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熟练到精湛、从实训到生产、从校内到校外、从学生到员工的递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如图3所示。

(三)实验实训教学注重创新教育

1.实验实训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实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环节,从培养终身技能的角度来看,实验实训教学仅仅培养实践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即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经验,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经过练习而获得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6]。创新技能是一种能够自我发展、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技能,是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可永续利用的技能,是学生终身技能的源头活水。

2.在实验实训教学中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在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中着力开展创新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具体职业技能的过程中,获得能从容应对变化的职业情境并能重新获取新的职业技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条件,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需要从内容到方法实行系统的改革。目前,黄河水院实验实训教学实施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开放实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创设创新技能培养实验室

以全国高校大学生技能大赛“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为例,该项目要求学生具备双专业知识和双技师技能标准能力。与该赛项相联系建设的数控技术实验室,购置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生产一线通用的大型、先进生产型设备,购置数控加工仿真与远程教学系统VNUC软件,可进行大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7]。

参考文献:

[1]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5-10.

[2]张志欣,赵伟.提升全民终身技能的丹麦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3(21):72-75.

[3]王辉.校企联群运动——美国终身技能教育体系建构之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5-77.

[4]张振元.职业教育:青云万里无城郭 不拘一格降人才——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0(22):19-23.

[5]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报告[R].开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2.

[6][7]牛双国.高职实验室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36-38.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