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2014-08-19于志军么宪伟潘红珊莫翠英段新李春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20期
关键词:帕罗西汀

于志军+++++么宪伟+++++潘红珊+++++莫翠英+++++段新+++++李春阳

[摘要] 目的 比较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8例诊断为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阿戈美拉汀和帕罗西汀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HAMD评分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疗效相当,副反应量表显示阿戈美拉汀不良反应少。结论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关键词] 阿戈美拉汀; 帕罗西汀; 老年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 R749.4;R971.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0-0041-03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为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和5-羟色胺(5-HT)2C受体拮抗剂。该药对抑郁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能有效调整生物节律、改善睡眠质量,而无性功能障碍和撤药症状[1],但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使用的报道较少。帕罗西汀作为一种典型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应用疗效确切[2]。本研究为明确阿戈美拉汀在老年抑郁患者中的疗效,用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单次发作抑郁症、反复发作抑郁症、双相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年龄≥60岁,HAMD≥18分。患者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药物及酒精依赖、肝肾功能损害、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及有癫痫病史者。共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戈美拉汀组51例,男23例,女28例,年龄60~70岁,平均(65.6±4.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6.5±6.2)个月。帕罗西汀组47例,男20例,女27例,年龄60~70岁,平均(66.1±4.4)岁,病程1~12个月,平均(7.1±6.5)个月。两组以上各项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组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组前1周停用所有抗精神病类药物,阿戈美拉汀片(商品名:维度新,生产企业:法国施维雅,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10169)起始剂量为25 mg/d,最大剂量50 mg/d;帕罗西汀片(商品名:舒坦罗,生产企业: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533)起始剂量为10 mg/d,最大剂量40 mg/d,疗程6周,未联合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改善睡眠药、情绪稳定剂和含精神活性成分的中成药。在治疗前和治疗1、2、4及6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治疗的安全性。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分级: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75%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3]。显效率=(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总例数×10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于治疗前后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阿戈美拉汀组1例73岁患者因为出现转氨酶升高为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予停止治疗。帕罗西汀组1例68岁患者因出现视力模糊而终止治疗方案。此2例患者均按无效患者纳入统计结果分析。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阿戈美拉汀组治疗1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帕罗西汀组于治疗2周末评分显著下降(P<0.05),以后各周两组HAMD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HAMD评分比较,治疗1周末阿戈美拉汀组HAMD减分显著下降,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周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x±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帕罗西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脱落病例。阿戈美拉汀组显效率为70.6%,有效率为90.2%;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68.1%,有效率为89.4%,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帕罗西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帕罗西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在6周的治疗研究过程中,根据TESS量表评定结果和临床观察记录,依据不良反应的判定标准为在TESS量表中评分为2(轻度)以上;阿戈美拉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帕罗西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特别是在失眠和性功能障碍方面与帕罗西汀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患者一般能耐受,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见表3。

3讨论

抑郁症是老年期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有研究显示心境障碍患者中有25%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伴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率可达50%[4],老年抑郁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减退等抑郁综合征的表现,同时老年患者往往伴发其他躯体疾病,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危害老年患者身心健康[5]。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的、有独特机制的抗抑郁药,该药具有褪黑激素能受体激动剂和5-HT2C受体拮抗作用,通过对5-HT2C受体的拮抗作用,调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传递,升高前额叶皮质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发挥抗抑郁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周末,阿戈美拉汀组的总有效率为90.2%,帕罗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9.4%,HAMD量表减分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1周末阿戈美拉汀组HAMD量表减分率更快,与帕罗西汀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阿戈美拉汀抗老年抑郁的效果好、起效快,与文献报道一致[7]。endprint

老年患者多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降低,同时可能共患一种或几种慢性疾病[8],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加敏感,有研究显示70%以上的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依从性较差,要么减少药物剂量,要么过早中断治疗[9],因此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更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但可提高疗效,还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利于疾病的康复。阿戈美拉汀因具有褪黑激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参与生物节律的调节,更合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0],而帕罗西汀为SSRIs类抗抑郁药,其不良反应总体较少见,其性功能障碍、嗜睡、体重增加最为常见[11]。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对睡眠的改善、性功能方面与帕罗西汀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1,2,11],两组不良反应都为轻微、可耐受,说明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症患者中的特殊人群,既有抑郁症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的特性,老年患者在对不良反应的耐受、药物的依从性、睡眠功能的影响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12],本研究结果表明,阿戈美拉汀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上具有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和耐受性较好的特点,非常适合老年抑郁患者。

[参考文献]

[1] 胡茂荣,陈晋东,李乐华,等. 阿戈美拉汀:一种新型抗抑郁药[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28(2):81-86.

[2] 江开达. 精神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6.

[3]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1-102.

[4] 张盛宇,李霞. 老年抑郁症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7(2):133-136.

[5] 刘春梅. 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2011, 18:180.

[6] 戴雯姬,司天梅. 阿戈美拉汀的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3):193-198.

[7] 贾娇,杨红. 褪黑素及褪黑素能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452-453.

[8] 李旺彦,李艾先. 浅谈影响社区老年病人居家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J]. 中外医疗,2011,11:154.

[9] 冯光明,田俊生,张丽增,等.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4):313-316.

[10] 黄流清,赵忠新. 褪黑素能类药物治疗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0,10(3):166-170.

[11] 孙伟伟,叶兰仙. 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J]. 精神医学杂志,2011,24(1):79-80.

[12] 郑雅莲,解恒革. 老年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1:44-47.

(收稿日期:2014-03-05)endprint

老年患者多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降低,同时可能共患一种或几种慢性疾病[8],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加敏感,有研究显示70%以上的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依从性较差,要么减少药物剂量,要么过早中断治疗[9],因此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更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但可提高疗效,还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利于疾病的康复。阿戈美拉汀因具有褪黑激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参与生物节律的调节,更合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0],而帕罗西汀为SSRIs类抗抑郁药,其不良反应总体较少见,其性功能障碍、嗜睡、体重增加最为常见[11]。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对睡眠的改善、性功能方面与帕罗西汀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1,2,11],两组不良反应都为轻微、可耐受,说明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症患者中的特殊人群,既有抑郁症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的特性,老年患者在对不良反应的耐受、药物的依从性、睡眠功能的影响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12],本研究结果表明,阿戈美拉汀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上具有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和耐受性较好的特点,非常适合老年抑郁患者。

[参考文献]

[1] 胡茂荣,陈晋东,李乐华,等. 阿戈美拉汀:一种新型抗抑郁药[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28(2):81-86.

[2] 江开达. 精神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6.

[3]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1-102.

[4] 张盛宇,李霞. 老年抑郁症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7(2):133-136.

[5] 刘春梅. 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2011, 18:180.

[6] 戴雯姬,司天梅. 阿戈美拉汀的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3):193-198.

[7] 贾娇,杨红. 褪黑素及褪黑素能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452-453.

[8] 李旺彦,李艾先. 浅谈影响社区老年病人居家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J]. 中外医疗,2011,11:154.

[9] 冯光明,田俊生,张丽增,等.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4):313-316.

[10] 黄流清,赵忠新. 褪黑素能类药物治疗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0,10(3):166-170.

[11] 孙伟伟,叶兰仙. 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J]. 精神医学杂志,2011,24(1):79-80.

[12] 郑雅莲,解恒革. 老年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1:44-47.

(收稿日期:2014-03-05)endprint

老年患者多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降低,同时可能共患一种或几种慢性疾病[8],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加敏感,有研究显示70%以上的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依从性较差,要么减少药物剂量,要么过早中断治疗[9],因此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更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但可提高疗效,还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利于疾病的康复。阿戈美拉汀因具有褪黑激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参与生物节律的调节,更合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0],而帕罗西汀为SSRIs类抗抑郁药,其不良反应总体较少见,其性功能障碍、嗜睡、体重增加最为常见[11]。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对睡眠的改善、性功能方面与帕罗西汀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1,2,11],两组不良反应都为轻微、可耐受,说明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症患者中的特殊人群,既有抑郁症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的特性,老年患者在对不良反应的耐受、药物的依从性、睡眠功能的影响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12],本研究结果表明,阿戈美拉汀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上具有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和耐受性较好的特点,非常适合老年抑郁患者。

[参考文献]

[1] 胡茂荣,陈晋东,李乐华,等. 阿戈美拉汀:一种新型抗抑郁药[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28(2):81-86.

[2] 江开达. 精神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6.

[3]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1-102.

[4] 张盛宇,李霞. 老年抑郁症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7(2):133-136.

[5] 刘春梅. 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2011, 18:180.

[6] 戴雯姬,司天梅. 阿戈美拉汀的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3):193-198.

[7] 贾娇,杨红. 褪黑素及褪黑素能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452-453.

[8] 李旺彦,李艾先. 浅谈影响社区老年病人居家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J]. 中外医疗,2011,11:154.

[9] 冯光明,田俊生,张丽增,等.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4):313-316.

[10] 黄流清,赵忠新. 褪黑素能类药物治疗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0,10(3):166-170.

[11] 孙伟伟,叶兰仙. 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J]. 精神医学杂志,2011,24(1):79-80.

[12] 郑雅莲,解恒革. 老年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1:44-47.

(收稿日期:2014-03-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抑郁症42例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伴焦虑抑郁障碍的对照分析
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帕罗西汀与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对比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分析
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焦虑症的效果研究
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帕罗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血药浓度与心理状态变化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