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生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4-08-15敖世坤

课外语文·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敖世坤

【摘要】新课改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接踵而至。面对社会的挑战,语文教学模式也在推陈出新。我校正在进行“三生教育”课题研究,自己认为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对“三生教育”理念进行渗透。明确目标、针对实际、把握时机、营造氛围,适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也不乏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关键词】三生教育;语文教学;渗透;新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如今开放的社会环境,多元的价值观念,急剧的社会变迁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我校深入开展“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为主题的“三生教育”课题实践活动,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面对懵懂的初中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初见雏形,思想极易起伏不定,这个阶段正需要为人师者的正确引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形成语文素养。结合我校实际,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的教育理念。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一、明确目标,渗透“三生教育”理念,陶冶学生情操

“三生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语文教育中的“三生教育”理念渗透,应根据课文目标而定。新课标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具有典型性的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语言作品。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明确课文的“三生教育”目标,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张冠李戴。例如教学《纪念白求恩》一课时,要让学生学习白求恩身上所具备的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们从心底深处生出对白求恩精神的敬畏之感。文体的不同,提出的目标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三生教育”目标有机地融入其中。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使“三生教育”理念渗透其中,从而受到多种语言环境的熏陶和感染。

二、注重体验,渗透“三生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理念渗透,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将“三生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会设疑、质疑,学会探究、发现,激励学生从多角度、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从而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大胆直言:“那个愚公真是太愚了,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呢?移山耗时耗力,还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在学生提出他的观点后,我因势利导,并不全盘否定。启发学生课后去做社会实践调查,了解身边占地建设的情况,体验生活,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摆正他们的生存、生活航向。

三、审时度势,渗透“三生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生活技能

不断开发和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三生教育”教育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教师更应审时度势,在课堂上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如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三生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中。例如教学《清兵卫与葫芦》一文,当讲到清兵卫父亲对其斥骂且将心爱的葫芦一个个砸碎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现在自己的家长像清兵卫的父亲那样,你该怎么做?”通过组织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而我则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清兵卫,着实令我钦佩和担忧,钦佩的是他的执著以及面对改变时的适应能力,但更令我担忧的是他的懦弱与屈服,虽然父母的主意很重要,但也要依自身情况而定,别人越否定你,你得坚持、不放弃,让大家瞧瞧你的成功。同时教育学生更应和家长好好沟通,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理念。

四、营造氛围,渗透“三生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理念也可借助各种媒介,营造“三生教育”氛围。如在教学《废墟的召唤》一文时,将圆明园以前完好的图像与损坏后的图像进行比较,并插入背景资料的介绍,由召唤引发学生的思考,也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所在;教学《南京大屠杀》时,播放相关影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讲述抗日题材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编辑:董 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浅析在幼儿园进行“三生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