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遭遇90后: 狭路相逢侧侧身
2014-08-15须海萍
须海萍
【摘要】青春不是特权,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青春期是青少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充满幻想的时期,也是一个让他们恐惧迷茫、不知所措的时期,此时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需要明白,不要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不要把本来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复杂化,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信任,多一分帮助,孩子的成长之路也许会更顺畅。
【关键词】70后家长;90后中学生;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回放:晚上刚把小高考模拟二的成绩通过“家校路路通”发送给家长,马上有家长的短信回复过来:“我是小王的家长,春节期间小王用压岁钱买了个iphone,而且带到学校来了,那会影响小高考的,请老师把它没收掉,谢谢!”小王是个住宿生,平时不太安分守己。这两次模拟考试成绩确实不理想。于是我回复道:“好的,我明天找你儿子谈一谈,就说家长要求把手机暂存在班主任这边。”短信发出不久,我的手机就铃声大作,小王的家长立即打来了电话,急切地辩解:“老师,你不能说是我家长要求没收手机的,否则他回家要与我们吵架的。”“那你让我怎么跟你儿子交流呢?如果我凭空说小王你把手机带到学校来了,请交出来存在我这儿,估计你儿子不会乖乖就范的;再说老师又不是警察,不能搜身的;何况你儿子伶牙俐齿的,你也领教过,如果没有确凿证据,我真的很为难。”我坦诚地向家长解释,“你儿子虽把手机带来了,但说不定不在使用呢。”“昨天晚上11点,我在上网时发现他的QQ还在线呢,老师,我急死了,所以不管你找什么借口来批评他,只要收掉手机,我都不会怪你的,但反正你不能说是家长反映的。”面对这违背常理的要求,我还试图耐心地劝解:“现在你把我当法官,只给了我被告的名姓,而自己既不愿做原告又不愿做证人,你叫我怎么审判?总不能空穴来风判罪吧,这样你儿子会认罪吗?你们家长有时也要唱白脸的。”“哎呀老师,我也是没办法了,这次你无论如何要帮帮忙了,而且你们学校领导给家长开会时也说有搞不定自己孩子的,直接与班主任联系,让老师来处理。”我听到此处几乎无语了。
这个案例搞得我真有点手足无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我们今天的教育为什么这样艰难?原来我们面对的是70后家长和90后学生。
70后家长基本上拥有的是独生子女,从家庭结构来看,独生子女是家庭基本三角形的惟一支点,这“惟一支点”的失去将意味着整个家庭要素的缺损和“两条边”的无着落,因此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成了夫妇关注的焦点。 “独”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忧心忡忡:一怕孩子学坏,二怕孩子不成才,三怕孩子不孝顺,四怕孩子发生意外……如本案中的小王家长,凡事要看儿子的脸色行事,明知儿子把手机带到学校来,也不敢阻止,因为儿子的喜怒哀乐一定程度上成了父母联络、加深感情及调适整个家庭气氛的纽带。有家教机构曾打出这样的旗号:“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我们的一切!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100%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100%失败!”这些口号一定程度上也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心声。
与此同时,70后家长是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浓厚氛围中成长的,所以他们把这种成长烙印转化成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心态和行为理念,转化成今天对孩子“北大清华的期盼心结。因此,他们总是把孩子取得的知识与成绩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对孩子成才更为重要的人格修养、心理健康、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培养,则不太关注;他们不能容忍孩子成绩的低下和名次的滑落,而对品德操守的缺陷,却表现得十分宽容。
还有70后家长是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阶段出生,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巨大变革中成长。他们有点开放,但也传统。很多高科技知识他们虽不曾涉及,而家长的地位却使他们具有教育自己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甚至有家长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生养的,事事必须服从自己,从不把孩子当成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如本案中的小王家长猜测自己的孩子因为手机而影响学习时,就粗暴地要求班主任没收手机,根本不考虑孩子的个性尊严。
作为多年同高中生打交道的班主任,我深深地了解到90后高中生的道德观念、人生态度、语言风格已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为此家长在埋怨孩子不懂事的同时,孩子也在抱怨家长不懂“我”,在各类贴吧中总有类似的话语:“希望家长能多多了解现在的年轻人,不要拿自己以前的思想来教育现在的孩子。(我们)进步得太快,思想也OPEN了许多,老一辈跟不上啦。”
其实家长和孩子发生矛盾冲突时,究其原因是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和处理问题,自然难以沟通。作为教师应该让双方明白一定要有人适当妥协,甚至放弃自己的立场,从而缩小代沟,和谐美丽。
比如本案,作为班主任可告诫家长应该学做智者——“狭路相逢侧侧身,要让孩子先过去”,因为这是他的人生必经路(青春期),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胳膊总是拧不过大腿,狭路相逢定是勇者胜”。并且给家长分析“没收”这种做法就是建立在对孩子不信任的基础上的——“我不相信你能管住自己”。其实,很多父母只是看到了电子产品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产品对孩子来说,还意味着与自己所处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在高中住宿生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的今天,没有手机的那个孩子就可能成为异类,就可能被同学嘲笑。因此,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激烈抗争,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战。
又加上孩子处于小高考的非常时期,建议家长给孩子写封信或发个短信,告诉他:父母之所以让你把手机带到学校来,是因为父母相信你能正确使用。同时,你也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父母你是值得信任的,假如你出现过不能正确使用手机的事件(如随时随地开机、短信、聊天等),重拾信任需要一个阶段性的考量。父母先给你一个星期的信任度,如果你能实现承诺——正确使用手机,那么这个信任就可以延长,当然如果你没能实现承诺,父母也会收回相应的信任……
当然本案中还存在一些困惑:今天我们教师的任务除了教育学生外,是否要对70后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再教育”,因为90后学生的很多问题来自于家庭教育的失当。当前学校和家长在对学生的教育世界里是怎样的角色组合,是监督与被监督、服务与被服务,抑或发展成战略伙伴关系。由于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而造成70后家长“空巢期”的提前到来,我们学校、社会做好了应对措施没?这些由本案例而生成的问题还期待着我们去摸索。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