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
2014-08-15吴洪军
吴洪军
【摘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保持二者统一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文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教学者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并且广泛的,学生在学会识字、写字以及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课本思想情感的熏陶。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自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因而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语文的人文性价值,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到语文的人文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在字、词、句中感受人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猫》这篇课文,其中有两句话:“我一向很讨厌母鸡。”“我再也不敢讨厌母鸡了。”这两句话的出现,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何其明显。何以对“一向讨厌”的母鸡“不敢再讨厌”了呢?“不敢”一词大有韵味。如果作者说“我对母鸡不讨厌了”,这样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个“不敢”就掺进了“畏惧”的因素,但这里是因尊敬生畏惧,是对母爱的敬畏。由轻蔑到敬畏,作者的情感更加高尚、纯洁。这一情感的变化反映出了伟大的母爱和不容亵渎,无须多说什么了,天底下哪位母亲不这样的?对“不敢”一个词语的品味,既凸显出了表达效果,又熏陶了思想感情。
又如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厚友谊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个“唯见”,一个 “更尽”,凸显出了鲜明的画面感:前一首诗表达朋友的船已渐渐远去,而诗人却站定送别,看着船渐渐消失在眼前,此时他眼里虽然看到的是长江天际流,想到的却是渐渐远去的朋友。朋友走了,他的心仿佛也随之而去,身体就这样久久地站着,站着……后一首诗──为朋友饯行,酒已然喝了很多,不能再喝了,而诗人还在那劝酒,作者的想法更是令人动情:就再多喝一杯吧,此去安西就再没有老朋友与你相伴同酌共饮了,今天就喝个痛快、尽兴!这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唯”“更”二字,友情之深、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二、在朗读、诵读中抒发人文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这门工具,同时也是陶冶思想情感的过程。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自然会有所感悟,逐渐培养出情感。对于情感浓郁的课文,入情入境的朗读,是作者与学生之间心灵交流的桥梁。
如四年级上《去年的树》,文中鸟儿为了寻找它的好朋友——树,分别问了树根、大门、小姑娘。课文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问,对鸟儿的描写少之甚少,可它的内心疲惫不堪可想而知。一路的追寻,几乎让它忍受不住,越来越浓的失望,越来越强的悲伤,充盈了它那小小的心房。如果学生体会到了这些,不仅能把课文读好,更能使他们体会到失去友情的悲伤。还有许多文章,语言的情境感特别强烈,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问题的把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的作用,注意对学生平时课上诵读的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知识与情感的积累,培养语感,加深对文本的体验与领悟,培养人文素养。
三、在课外精读中表达人文
教师在备课时,要从整体入手,首先确定全文的人文学习目标,因为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会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科里亚的木匣》,倘若过分强调作品的历史背景,就会使学生把过多学习的注意力放在战争的残酷上。其实课文中关于战争描写的句子随处可见:“战争开始的时候,科里亚刚学会数数。”“科里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要打到他们的村子了”……虽然课文的历史背景与主人公科里亚的“埋木匣”“挖木匣”是密不可分的,但本文的主要教学重点应放在最后得到的启示“时间周围的一切,都在起着变化。”教师应从关键处入手,精心展开局部引导,抓住重点,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四、在畅谈感受中提升人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以课文为学习工具,来陶冶学生的人文性修养。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传播真善美,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促使学生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逐步提高,培养并形成人文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只有语文知识,还要有对人生的感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一并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对语文课堂有了高尚的追求,对课本内容有了探索的热情,对学好语文有了奋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这也是他们进取的动力、提升语文素养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人文陶冶如何可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2]王益才.浅论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理解[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8).
[3]傅联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研究[J].新课程导
学,2014(1).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