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化教学探究
2014-08-15李敏
李敏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过分强调了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语文教学的独特性,而且语文教学的过程,本来就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共鸣能够舒展自由的一个过程,因此,提倡语文教学个性化,呼唤语文教学个性的回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归纳学者“语文个性化教学”相关的一些理论,指出个性化教学的实质,“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思想、情感、体验和感悟。再具体一点就是要在实际的工作和教学中,切实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理念,遵从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选择个性化的教学中介,通过教师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和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人的发展,其本质是人的个性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论及教育与心灵主题时曾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基础不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与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悟;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期望,热情地关怀集体成长,冷静地分析个性差异,使所有学生在其一生最重要的生命历程中都焕发出生命活力,在他们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有“闪光”的阶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有不同的个性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从新课程的理念来看,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每个学生又有着不同的鲜明性格,不应把他们看成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应有正确的学生观,培养学生生动活泼创新的个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是每个教育发展方向,永远只有服从和遵守的陈旧观念会贻害学生一生,是十分危险的,必须摒弃。
(二)教师具备不同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的不同,也是教学多样性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
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基于他们独特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不同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社会处境、生活观点,不同个体对于同一内容的心灵体验是不一样的。因此,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就是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用真情激发灵性,用艺术点亮人生,充分发挥语文的发散性与人文性特点,是实现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根本。
(三)语文学科的发散性教学
创新教育早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门词语,它不只是思维品质的培养,且是对个体创造精神的鼓舞。语文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是心灵的释放。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发散性”的特征,鼓励学生“敢想”。
如学习《孔乙己》,未必只着眼于导致孔乙己如此遭遇的科举制度背景,也可引导学生换一角度,从孔乙己其人出发。通过挖掘孔乙己的内涵,延伸出当今社会中一类人的特征: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间有巨大反差。若教师在带领学生洞悉科举制度的残害及彼时的人情冷漠后,引导学生学会认清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从而找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让其明白对两者巨大反差的茫然不知是人生中之大悲哀,或许对学生今后立足社会、个人发展更具实际指导意义。不拘泥于固有思维和教参,立足文意启发、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其大胆地自由追问与多元解读,从而参透社会、完善人生——这,或许才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教学
“人文性”,它强调的是语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看重的是语文学科的内在价值,强调它的思想涵养、情操陶冶、知识汲取、经验积累作用。因为提到人文性,就不得不提及师生间的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在课堂中师生都敞开心扉,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学习伙伴。而一个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亦少不了倾听的艺术,大抵是这样的情境:学生读完文本,愿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而不担心自己说错遭到冷待或批评;教师愿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期待其基于文意的猜想或质疑,并能通过感性的方式给予学生理性的解答——两者以平等的姿态面对文本,彼此毫无戒备地交换意见,各自吸取知识,积累经验。
因此,师生能够平等、毫无压力地进行对话,是语文课堂人文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更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引发师生可贵共鸣的有力保障。
二、结语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语文学科,作为情感、精神的最大浓缩,包容着每个活在其中的思维个体。她是生命的展现,更是人性的彰显。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课堂,是平等对话、舒展灵性的舞台,是彼此打开心门、释放思绪的窗口,也只有在真实、大气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在师生、文本的情感共鸣中,年轻的心才能得到释放,甚至延留住对其一生都有意义的精神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 孙建军.语文对话教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4] 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5] 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