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帮困资助体系中的感恩教育研究
2014-08-13谭萍
谭萍
摘 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不懂得回馈社会。为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求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文章通过调查和访谈,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感恩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帮困资助 贫困大学生 感恩教育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常常会看到“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知恩报德,结草衔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词。可想而知,“感恩”作为我国的传统美德,应深入每个公民的骨髓。但随着全世界各种思潮的不断涌入,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心灵上和思想上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博弈,某些人感恩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导之恩。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一)缺乏对父母长辈的理解和感恩意识。
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一般学生差,但父母娇宠,多为独生子女,一些大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给予的帮助受之坦然。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懈怠,专于个人情感,甚至拿着父母外出打工挣来的钱铺张浪费,完全忘了父母赚钱来之不易。有的大学生将父母的培养视为一种“投资”,简单地想通过以后挣钱偿还钱财的方式归还。在经济上与其他同学攀比,极个别甚至责备父辈无能,何谈感恩。
(二)缺乏社会责任感。
某些贫困大学生往往较普通大学生更想找到待遇好的工作,希望能够尽情享受生活,很少提及如何回报社会和奉献社会。一些大学生极力争取助学金,但从来不愿谈及受过国家和他人的资助,觉得让别人知道有助学贷款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情。经济状况的弱势导致一些贫困学生渴望成功,一旦取得成绩,便倾向于不惜代价地加以呈现。他们就像一个个矛盾体,自尊心很强,希望他人对其帮助要不露痕迹,但又认为外界的施舍使其失去了骄傲的资本,表现出对社会的愤恨,甚至一些贫困学生毕业后不偿还助学贷款。对社会和好心人的善举,某些受助大学生表现得更多是冷漠,自然不可能认识到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欠缺的原因
(一)家庭疏于对贫困生的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对学生性格的养成和道德品行的锻造有重要作用。高校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视野有限,父辈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黄金条下出孝子”的层面,且大多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父母对其教育投入精力很少,严重缺乏关爱和教育。
(二)学校对感恩意识的教育关注度不够。
高校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重视不够,感恩教育往往停留在书本层面,没有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较偏重说教,而轻具体实践。感恩教育的课程因应付课程设置硬性规定,以考查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流于形式而已。
(三)高校贫困生的考核体系缺乏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各种奖助学生不断涌现。加上社会人士的慷慨解囊,涉及面不断拓宽,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无后顾之忧地踏进大学大门,完成学业。但高校只注意到奖助学金的发放要覆盖到贫困生,却未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对其生活、学习等方式的改善没有评价机制,例如其如何回馈学校和社会。评价和跟踪机制的缺失,有可能导致极少部分贫困生拿着资助金吃喝玩乐、旅游和买贵重物品,未将资助金用到提高学习能力上。
三、增强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
(一)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自立意识。感恩教育已不再是简单地灌输和单方面地感受,还包括接受主体的自觉接受和自我教育过程。因此,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如果只是一味地提供无偿资助,反而不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应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勤工助学、公益活动等,给这部分学生足够的自尊自信,化被动为主动。
(二)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感恩教育要着眼于方方面面,从学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抓起。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可能被强行灌输到大学生的心灵中。高校可以举办系列教育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让贫困生在帮助其他特殊群体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对困难人群的关爱,用特定的氛围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知恩、感恩的思想情感。与此同时,以情景教育为载体,激发贫困学生的感恩情感。对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通过安排相应的选修课,例如人文素质教育等课程固然很重要,但是死板说教收效不大。相反,如果组织高校贫困生在公益活动中不断成长那么将收效甚大。例如重庆三峡医专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组织学生到福利院为老人们推拿按摩,开展各种形式的义诊活动等;组织高校贫困生到聋哑学校与残疾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组织贫困大学生观看《时间去哪儿了》、《感动中国》、《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等系列影像作品,触及他们的灵魂深处。
(三)由同情转为尊重,产生共情。
同情是对他人遭遇而产生的一定程度上的共情,但持久的同情会使对方产生压抑感和不平衡感,容易让人变得敏感,会加重对方的弱势心理。尊重是将贫困大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不因为经济条件的劣势而让贫困生觉得低人一等。有些高校在奖助学金的发放上过度注重效果,不断加大资助贫困生的宣传力度,极为不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诸葛亮为答谢刘备的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给予诸葛亮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丞相位置,而是对人才的尊重,对诸葛亮学识的尊重。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以怨报德的情况,就是因为一些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站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迫使受资助者瞻仰。针对高校贫困生的负性情感,我们要由同情转向尊重,维护其自尊,才能切实让其从内心里衍生出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
(四)建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评价激励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坚持教育与管理大学生,感恩教育自律和他律感恩体系相结合。各高校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不能让学生产生因为自己贫困受到资助和帮助是应该的思想。例如重庆三峡医专为每一位受资助大学生建立了公益活动卡,每学期需完成20学时的公益活动量,促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回馈社会和奉献社会的意识,在实践中体现道德规范,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2-35.
[2]康琼,王飏.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3]牛玉婷.略论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知识经济,2010(5).
[4]包敖敦其木格.基于高校经济资助工作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0(2).
[5]向康文,吕耀怀.感恩的道德价值与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