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2014-08-08冯慧娟
冯慧娟
摘 要: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后,对其保护与利用重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分析“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从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体制法制化;运用科学手段加强保护,利用数字化进行遗产管理;拓展“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外延,丰富文化遗产的旅游内涵;加强与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用现代传播媒介,加强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宣传力度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天地之中;文化内涵;体验旅游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122-03
2010年8月,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成功对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文化内涵深厚,我们应该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建筑群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一、“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利用的现状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以来,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遗产地的保护,成立了专门办公室,对其进行24小时轮岗督查。设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志和界桩,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记录档案。进一步规范了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体系,开展世界遗产保护规划修编等。制定了景区火灾、水灾、地震等灾害应急预案,在景区部分建筑群安装了避雷、防盗等安防系统,加强安全保护。
“申遗”成功后,登封市先后举办了系列遗产保护知识宣传活动,向市民进行义务宣讲、咨询等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管理知识。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增强了全市人民对于“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保护意识和自豪感、认同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后促进了登封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但“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后的保护与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虽然遗产地由登封市文物局统一管理,但是各项遗产资源并未真正形成统一的整体,对遗产地的管理缺乏系统规划,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景区内各景点是独立设置,没有建立起“联票机制”;景区内没有联系各景点的交通车,嵩岳寺塔、嵩阳书院等景点距离较远,由此处到另一处,较步行最少需要半个多小时,对游客造成诸多不便。对景区的相关从业人员管理不足,有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侵犯到游客,与游客发生冲突等,严重损害了“天地之中”旅游的品牌形象。
2.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少林寺景区过度开发,使得商业气氛浓厚,而缺少了禅宗佛教文化本有的纯朴、宁静。一些古建筑或因常年失修而出现破损,或被游客随意刻画损坏。景区周围有施工设备开山辟路,进行煤矿开采,严重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曾经的清澈河流如今已经干涸且污秽不堪,历史上武则天大宴群臣的石淙河景点现在已经看不到任何踪迹。这些现象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治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3.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旅游层次单一,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游览线路相对单一,游客资源分布不均。在“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景区中,少林寺与少林功夫名气最大,是旅游中的热点,而法王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许多景点的文化价值甚至要高出少林寺,却很少有人游览,即使去了也只是短暂停留,没有更进一步体验景区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的机会,远远没有发挥出嵩山文化旅游所应有的整体性价值与效益。
嵩阳书院作为我国古代传播儒学的重要场所,对弘扬传统儒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游客很少有机会了解它的文化意义,只是短暂观看一下便离开。与之类似的还有中岳庙道教建筑群,因为景区缺乏体验性内容设计,只停留在观光层次,很难让游客对建筑群所反映的“天地之中”文化内涵形成共鸣。
由此可见,登封“天地之中”文化旅游层次单一,“天地之中”的品牌优势和所蕴含的丰富旅游资源不能充分而全面地向世人展示,严重影响到登封旅游业的发展成熟。
二、“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申遗成功仅仅是开始,我们应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和《操作指南》要求,统筹兼顾,严格保护,科学管理,使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宝贵价值得到传承,就目前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体制法制化
“遗产地的现代管理对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1],健全“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管理体制,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在整体管理的基础上各有侧重。遗产地各个景点之间应建立合理的“联票机制”和便捷的交通体系,使“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平衡游客资源分布情况。登封地区除“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外还有众多古建筑,包括法王寺塔、净藏禅师塔、永泰寺、崇唐观等著名建筑,可以统一规划这些旅游景点,扩大游客的游览范围,增加游客承载力。
加强管理体制法制化。2007年12月颁布的《郑州市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条例》已不能适应申遗成功对遗产地的保护要求,因此,相关法规条例还需要不断完善,构建更加合理的保护体系。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抓紧研究遗产地管理体制的改革,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当地实际的世界遗产保护法规和条例。
(二)运用科学手段加强保护,利用数字化进行遗产管理
在《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中明确规定,要保护好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木质结构居多,易受潮受腐蚀,相关部门应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在旅游淡季对各景点进行轮流封闭修缮,以保证遗产资源利用的延续性。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科学记录、定期检测和日常维护等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要能够通过风险评估和科学检测等方法分析损毁变化规律,进行科学保护。
建立数字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数字文化遗产是指“利用当代测绘遥感和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文化遗产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真实、完整地存储到计算机网络,实行三维数字存档,供保护、修复、复原以及考古研究和文化交流使用”[2]。完善数字化控制系统,做好防灾与减灾工作;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将宝贵的历史建筑以影像数字形式保存起来,为“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的信息保存和修复提供有力保障。
(三)拓展“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外延,丰富文化遗产的旅游内涵
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而言,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其重要内容。因此,“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旅游开发应挖掘文化内涵,凸显遗产文化主题,将文化精神融入于旅游各环节之中。让旅游者在观赏历史建筑的过程中,在体验宗教文化的过程中,或是购买旅游纪念品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挖掘资源本身的文化内涵,增强景区的文化氛围,构建高品质的旅游文化。
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天地之中”资源所在地嵩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新的旅游路线,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例如,嵩山保留有作为历代帝王名臣封禅游历的踪迹遗存,这一文化资本“如果不继续维护,就会毁坏甚至消亡;反过来,如果通过新的投资,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增加!”对其进行考察开发,形成新的旅游路线,让游客在登山欣赏嵩山壮丽景色的同时追踪当年帝王的足迹,感悟历史的厚重与文化。另一历史古迹是“石淙诗碑”,见证着当年武则天与群臣聚会赋诗,君臣之乐的情景。但是现在河流干涸,不见当年踪迹。“要努力恢复怪石林立,千姿百态,溪流萦回,幽深静碧,水激石壁,淙淙有声”[3]的石淙美景,满足游客追慕先贤、思古之幽情!
2.发挥儒释道三教荟萃优势,开发宗教、国学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天地之中”的思想发源很早,蕴含的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丰富,对其保护和开发仅仅局限于古建筑的保护比较狭隘,增强游客体验性旅游项目的开发,使景区的体验乐趣与文化价值融为一体;深度挖掘景区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科学内涵,把“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成为一个游客参与性高,容观光、体验、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禅武文化旅游。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少林景区内建设少林佛教文化博物馆、佛禅文化研究院等,让参观者在观光的同时还能体验佛教禅修文化。同时,要围绕佛禅文化开发医术医药、食品和禅茶旅游特色产品,让游客在吃住言行中体悟佛教禅学的文化魅力;融合周边武术教育(各类武术学校)、功夫表演(《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参观者提供少林功夫文化展示;在登封西城区建设少林武术动漫城、少林影视城、酒店群等。在这个区域内突出功夫旅游、功夫教育、功夫演艺、功夫动漫、功夫影视等多项产业,增强游客对禅宗思想和少林功夫的体验性。
国学文化旅游。嵩山是汉传佛教和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儒学的复兴之地,三教在这里融合激荡,为圣山嵩岳扩充了丰富的多元文化内涵。国学文化旅游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加强对包含儒学、理学在内的国学文化的挖掘、研究与弘扬;第二,以嵩阳书院为依托,扩大国学文化的普及教育,培养一批国学基础深厚的文化人才。通过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在嵩阳书院周围兴办嵩阳书院教学研究基地,以儒学研究和教学为主。在中岳庙一带设道家和道教文化研究分院,依托观星台中国天文博物院设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研究分院。可经常在嵩阳书院教学研究基地举办高层次的中国国学文化论坛。在国学产业化发展方面,采取与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文化产业集团合作,吸纳社会资金,成立国学文化出版公司等一系列国家教育、研究、展示、宣传机构,使之成为国学文化教育、传播基地。
古代文明遗址公园展示。在古阳城遗址上恢复中国夏都风貌,建设王城岗夏都遗址公园、夏文化观光园,与观星台、中国天文博物院等构成中国古文明成果展示区。考虑到历史上“天下之中”的确立与古代观测日影的“八尺之杆”紧密联系,可以在嵩山风景区建立一个现代科技馆,让游客能够进行天文观测,利用现代科技感悟和体验先人的宇宙观,使历史上的“天地之中”理念重新出现在现代人的眼前,加深对传统中文化的理解与感受。
(四)加强与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
首先,“高校具有传授知识、传承文化、弘扬道义的职责,历史的演变发展使其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在人才培养、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等多个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和潜力”[4]。
以学校为依托,举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交流会,充分利用高校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进行研究,促进研究的深入化、系统化。
其次,将遗产文化教育导入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领域,是我国遗产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当前,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遗产资源文化逐渐流失,尤其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遭受巨大挑战。与高校合作,建立爱国教育和科学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来参观学习,让大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了解与认识,树立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自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再次,高校参与世界遺产保护工作有利于高校自身文化建设。在高校建立“天地之中”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创新;更有利于加强高校自身的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竞争力,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创新实践精神,提升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自豪感和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进一步拓宽本土文化认知和宣传力度。
(五)用现代传播媒介,加强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宣传力度
利用现代传媒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宣传力度,让该地区的文化遗产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由近及远,由小极大分层逐级进行。如向当地居民发放“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宣传册,加深当地人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举办制作“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纪录片及公益宣传片,在央视、省电视台等有影响的电视台播放;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开展“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文化内涵及旅游体验的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大家对华夏文明及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定期开展国学文化论坛等文化活动以及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增加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68.
[2]李德仁.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刘保亮.文化场域中的嵩山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学术交流,2013(7).
[4]罗浩.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策研究[J].今日南国[J].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