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4-08-03胡翠爱穆卫东党春霞
胡翠爱, 穆卫东,党春霞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民医院儿科,静宁 743400 )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 ) 由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起病急骤,易引起误诊,主要发生于儿童。我院采用青霉素、头孢他啶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SSSS,临床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 SSSS患儿27 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入院病程1~ 4 d,均来自农村且有皮疹、触痛,少部分无发热;冬春季发病;发病至就诊时间1~ 4 d。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7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3例),10例无明显诱因。外院误诊过敏性皮炎11例,剥脱性皮炎1例,带状疱疹1例,药物性皮疹3例,抗过敏治疗病情加重,血常规白细胞偏高 10例(10.08×109/ L ~22.17×109/ L),中性粒细胞均升高0.54~0.80, 血沉6例正常,8 例偏高,血小板8例大于30×109/ L,5例正常,3例血培养有金葡菌生长, 8 例咽试纸培养有金葡菌生长,3例渗出物和疱液培养有金葡菌生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4例,男9例,女5 例,年龄1.1~8岁;对照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8~8.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根据皮损表现,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 触痛明显,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大片表皮剥脱等临床表现, 结合细菌培养, 即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静滴青霉素20万U/(kg·d),分2~ 3次,静滴头孢他啶100 mg/kg,每天一次,疗程2~4 d。全部患儿裸露创面,外用炉甘石洗剂,3~5次/d,加强皮肤护理、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于小剂量丙种球蛋白200 mg/(kg·d)静滴,2次/d,疗程2~4 d。
2 结 果
观察组体温正常时间、 皮肤红斑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退热时间皮肤红斑及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2.5±1.354.7±1.327±1.14对照组4.9±2.347.6±2.4112.5±1.60
3 讨 论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 ) 由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可能与小儿 ET 毒素的肾清除率低,免疫功能不成熟有关[2]。在临床治疗上容易误诊主要因为本病少见,对其认识不够充分,缺乏警惕性,或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不够全面仔细。SSSS以全身皮肤弥漫性发红,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表皮松解剥脱, 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折皱处明显,触痛明显,无痒感,尼氏征阳性,早期起于面部、颈部、胸部,易误诊为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剥脱性皮炎,门诊用皮质激素后病情加重。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剥脱性皮炎,有药物过敏史,无红斑基础上松弛性大疱,皮肤触痛无,粘膜常受累;尤其是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早期皮损呈多形,表皮全层坏死, 皮肤潮红,迅速变成暗红色或紫红色,有水疱、大疱及糜烂面,眼,口腔,外阴,消化道,呼吸道出现大片坏死。尼氏征仅皮损处阳性,可资鉴别。对于皮肤出现疱疹者,易误诊为带状疱疹,此病主要为在患病部位皮肤疼痛明显,病情进展缓慢,尼氏征阴性。对于1.8~3岁小儿,有发热等前驱症状,皮疹表现为面部尤其口周及眼周、颈部红斑时,应考虑到SSSS的可能,需详细问患儿用药史,过敏史,皮肤咽部感染史,详细体格 检查及时做细菌培养。当皮疹迅速蔓延全身, 触痛明显,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时,抗过敏治疗病情加重则强烈怀疑本病的可能。
一旦确诊立即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静滴青霉素,头孢他啶,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对症支持处理,预防继发感染。由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与抗原相互作用直接中和毒素杀死细菌和病毒,中和毒素、封闭抗体效应细胞Fc 受体与C3b、C4b结合,抑制炎症反应[3],对患儿的机体免疫状态起调节作用,对预防细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SSSS治疗。通过临床观察,联合抗生素与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同时应用治疗SSSS,比单纯用抗生素治疗SSSS无论在体温恢复正常,皮肤红斑及 疱疹消退的时间还是平均住院日都存在显著差异,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5-1180.
[2]苏怡帆, 王 华.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致病毒素及作用机制[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33(6):378-379.
[3]张 为, 叶冬桂, 朱希聪.静脉丙种球蛋白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7例[J].浙江临床医学,2006,(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