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区域比较

2014-08-02张丽李卓霖

商场现代化 2014年14期
关键词:金融发展VAR模型对外贸易

张丽+++李卓霖

摘 要:本文以东中西部1985年-2012年的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相关数据为样本,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对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我国东中西部的对外贸易与金融发展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东部地区金融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中部地区金融发展能促进外贸发展,但力度不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未能有效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发展;对外贸易;VAR模型;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一国经济的发展。但对于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现大都着眼于国家层面,而缺乏地区层面的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区域差异,从实证角度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希望为区域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就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他们从金融约束下选择性信贷配给过程中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信贷市场与国际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存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金融市场发展、风险分散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发展、收入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对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曲建忠、张战梅(2008)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中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国际贸易并没有显著地促进金融发展。李美平、汪浩瀚(2011)运用Geweke 因果检验的方法证明:目前我国贸易与金融呈现出贸易带动金融发展为主导的“需求尾随”的互动关系,体现了对外贸易先发的核心地位。万崇丹、俞丽平(2012)分别构建了金融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传导机制框架,并在实证研究中引入了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两个变量,采用协整、岭回归、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分析金融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与数据分析

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度量,学者们较多使用的是金融规模指标和金融效率指标。本文参考通用方法,金融规模指标用金融相关率(FIR)表示,等于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中心,主要金融资产也集中于银行,故本文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与GDP的比值来衡量金融发展规模,仍记为FIR。金融效率指标用信贷转换率(SLR)表示,等于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之比。该指标衡量的是金融中介将储蓄转换为贷款的比例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外贸易指标一般采用外贸依存度来衡量,即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用FTD表示。为了更好地衡量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本文增加了贸易竞争力(TCI)指标。该指标剔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因素波动的影响,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

本文选用1985年-2012年中国东中西部的相关数据,所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及各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各指标取对数:LNFIR=LOG(FIR);LNSLR=LOG(SLR);LNFTD=LOG(FTD);LNTCI=LOG(TCI)。

2.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由于所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故对各数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是后续工作的前提。通过对各序列进行ADF检验后发现,东中西部均为一阶单整,故可对其进行协整检验以考察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由于本文涉及多个变量,因此将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选取Johansen协整检验对LNFIR、LNSLR、LNFTD和LNTCI进行协整检验。通过Eviews6.0输出检验结果得出,东中部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西部地区贸易竞争力和金融发展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得出各变量间的协整方程。

东部地区协整方程如下:

(0.229) (0.215)

(1.013) (1.084)

中部地区协整方程如下:

(0.401) (0.257)

(0.501) (0.302)

西部地区协整方程如下:

(0.591) (0.573)

各区域协整方程表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在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中金融效率更为突出;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存在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外贸发展;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间存在显著负相关,金融规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贸易竞争力就下降0.255个百分点,金融效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贸易竞争力就下降0.84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格兰杰因果分析

协整检验表明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为了验证其是否具有因果关系,须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只有在平稳变量间或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间才能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鉴于东中部变量均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本文采用非平稳序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东中部地区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由于西部地区外贸规模和金融发展不存在协整关系,故对其一阶差分序列DLNFIR、DLNSLR、DLNFTD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金融规模是外贸规模和贸易竞争力的格兰杰原因,金融效率和贸易竞争力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原因;中部地区的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是外贸规模的格兰杰原因,金融效率是贸易竞争力的格兰杰原因,贸易竞争力是金融规模的格兰杰原因;西部地区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均是贸易竞争力的格兰杰原因。短期内东部地区的金融规模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对外贸易对金融规模不能产生影响,金融效率可以提高贸易竞争力;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在短期内能很好地促进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而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则有赖于金融效率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规模;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发展的增长没有关系,但是金融发展水平却与贸易竞争力紧密相关。endprint

(3)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

协整分析证明了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变化发生自扰性变动时与对外贸易的短期动态关系,在VA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对外贸易受金融发展各变量冲击后的反应及每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

①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分析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或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利用Eviews6.0对东中西部各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得出以下结果:东部地区的金融规模对对外贸易规模的冲击从初期就很显著,2期-4期保持平稳,4期后显著上升至5期达到最高点,6期后开始下降;金融效率对对外贸易规模的冲击和金融规模类似,波动都较大。但金融规模对对外贸易竞争力则产生了一个负的冲击力,直至第6期才趋向于0且保持稳定。与之相比,金融效率对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冲击则较小,走势较为平稳。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对外贸易均产生影响,金融规模的影响更大。中部地区的脉冲响应图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会对对外贸易产生影响,其中,金融规模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一直都很平稳,但对贸易规模初期影响很大,后期趋于稳定。相比之下,金融效率对贸易规模的影响较小,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的起伏很大。不同于东中部的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无论是正的还是负的影响都很显著,但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就回落且趋于平稳。

②方差分解

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是分析影响内生变量的结构冲击的贡献度。利用Eviews6.0分析的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外贸规模受自身和金融规模、效率的影响,受自身的影响呈不断减弱趋势,但仍为最大影响因素,而金融规模对外贸规模的影响在前4期较小,此后迅速提升,最后稳定在40%左右,相比之下,金融效率对外贸规模的影响虽呈上升趋势但较小,贡献度维持在16%左右。而东部地区外贸竞争力则主要受自身影响,金融规模对其贡献度最终维持在26%左右,而金融效率对其贡献率则始终较弱。中部地区的外贸规模主要受自身和金融规模影响,和东部地区相比,金融规模的贡献率相似,但金融效率对外贸规模的贡献率则较低,维持在10%左右。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外贸竞争力影响都较为微弱。和中部地区类似,西部地区的外贸规模和外贸竞争力都主要受自身影响,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的作用较小,其中金融规模分别在15%、21%左右,金融效率则很低。

四、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的对外贸易与金融发展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且存在区域差异性。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短期内东部省份的金融规模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对外贸易未对金融规模产生影响,金融效率可以提高贸易竞争力。中部省份的金融发展在短期内很好地促进了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而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则有赖于金融效率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规模。西部省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发展的增长没有关系,但是金融发展水平却与贸易竞争力紧密相关。因此,我国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针对各区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政策措施,以促进各区域金融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Yothin Jinjarak. On the Hidden Links between Financing Cos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C].Econometric Society 2004 Far Eastern Meetings NO 501,2004.

[3]Kiminori Matsuyama. 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apital Flow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5(3).

[4]沈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动态演进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J].世界经济研究,2006(6).

[5]李启华,陆倩倩.金融发展与贸易依存度的实证研究—基于东部十省市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统计教育,2010.

[6]赵静敏.金融发展对江苏外贸影响及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

[7]万崇丹,俞丽平.国际贸易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

[8]苏建平.金融发展对区域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

作者简介:张丽(1976- ),女,河南许昌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李卓霖(1991- ),女,四川广元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本科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endprint

(3)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

协整分析证明了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变化发生自扰性变动时与对外贸易的短期动态关系,在VA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对外贸易受金融发展各变量冲击后的反应及每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

①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分析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或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利用Eviews6.0对东中西部各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得出以下结果:东部地区的金融规模对对外贸易规模的冲击从初期就很显著,2期-4期保持平稳,4期后显著上升至5期达到最高点,6期后开始下降;金融效率对对外贸易规模的冲击和金融规模类似,波动都较大。但金融规模对对外贸易竞争力则产生了一个负的冲击力,直至第6期才趋向于0且保持稳定。与之相比,金融效率对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冲击则较小,走势较为平稳。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对外贸易均产生影响,金融规模的影响更大。中部地区的脉冲响应图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会对对外贸易产生影响,其中,金融规模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一直都很平稳,但对贸易规模初期影响很大,后期趋于稳定。相比之下,金融效率对贸易规模的影响较小,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的起伏很大。不同于东中部的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无论是正的还是负的影响都很显著,但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就回落且趋于平稳。

②方差分解

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是分析影响内生变量的结构冲击的贡献度。利用Eviews6.0分析的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外贸规模受自身和金融规模、效率的影响,受自身的影响呈不断减弱趋势,但仍为最大影响因素,而金融规模对外贸规模的影响在前4期较小,此后迅速提升,最后稳定在40%左右,相比之下,金融效率对外贸规模的影响虽呈上升趋势但较小,贡献度维持在16%左右。而东部地区外贸竞争力则主要受自身影响,金融规模对其贡献度最终维持在26%左右,而金融效率对其贡献率则始终较弱。中部地区的外贸规模主要受自身和金融规模影响,和东部地区相比,金融规模的贡献率相似,但金融效率对外贸规模的贡献率则较低,维持在10%左右。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外贸竞争力影响都较为微弱。和中部地区类似,西部地区的外贸规模和外贸竞争力都主要受自身影响,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的作用较小,其中金融规模分别在15%、21%左右,金融效率则很低。

四、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的对外贸易与金融发展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且存在区域差异性。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短期内东部省份的金融规模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对外贸易未对金融规模产生影响,金融效率可以提高贸易竞争力。中部省份的金融发展在短期内很好地促进了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而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则有赖于金融效率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规模。西部省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发展的增长没有关系,但是金融发展水平却与贸易竞争力紧密相关。因此,我国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针对各区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政策措施,以促进各区域金融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Yothin Jinjarak. On the Hidden Links between Financing Cos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C].Econometric Society 2004 Far Eastern Meetings NO 501,2004.

[3]Kiminori Matsuyama. 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apital Flow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5(3).

[4]沈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动态演进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J].世界经济研究,2006(6).

[5]李启华,陆倩倩.金融发展与贸易依存度的实证研究—基于东部十省市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统计教育,2010.

[6]赵静敏.金融发展对江苏外贸影响及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

[7]万崇丹,俞丽平.国际贸易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

[8]苏建平.金融发展对区域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

作者简介:张丽(1976- ),女,河南许昌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李卓霖(1991- ),女,四川广元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本科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endprint

(3)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

协整分析证明了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变化发生自扰性变动时与对外贸易的短期动态关系,在VA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对外贸易受金融发展各变量冲击后的反应及每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

①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分析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或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利用Eviews6.0对东中西部各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得出以下结果:东部地区的金融规模对对外贸易规模的冲击从初期就很显著,2期-4期保持平稳,4期后显著上升至5期达到最高点,6期后开始下降;金融效率对对外贸易规模的冲击和金融规模类似,波动都较大。但金融规模对对外贸易竞争力则产生了一个负的冲击力,直至第6期才趋向于0且保持稳定。与之相比,金融效率对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冲击则较小,走势较为平稳。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对外贸易均产生影响,金融规模的影响更大。中部地区的脉冲响应图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会对对外贸易产生影响,其中,金融规模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一直都很平稳,但对贸易规模初期影响很大,后期趋于稳定。相比之下,金融效率对贸易规模的影响较小,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的起伏很大。不同于东中部的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无论是正的还是负的影响都很显著,但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就回落且趋于平稳。

②方差分解

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是分析影响内生变量的结构冲击的贡献度。利用Eviews6.0分析的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外贸规模受自身和金融规模、效率的影响,受自身的影响呈不断减弱趋势,但仍为最大影响因素,而金融规模对外贸规模的影响在前4期较小,此后迅速提升,最后稳定在40%左右,相比之下,金融效率对外贸规模的影响虽呈上升趋势但较小,贡献度维持在16%左右。而东部地区外贸竞争力则主要受自身影响,金融规模对其贡献度最终维持在26%左右,而金融效率对其贡献率则始终较弱。中部地区的外贸规模主要受自身和金融规模影响,和东部地区相比,金融规模的贡献率相似,但金融效率对外贸规模的贡献率则较低,维持在10%左右。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外贸竞争力影响都较为微弱。和中部地区类似,西部地区的外贸规模和外贸竞争力都主要受自身影响,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的作用较小,其中金融规模分别在15%、21%左右,金融效率则很低。

四、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的对外贸易与金融发展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且存在区域差异性。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短期内东部省份的金融规模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对外贸易未对金融规模产生影响,金融效率可以提高贸易竞争力。中部省份的金融发展在短期内很好地促进了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而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则有赖于金融效率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规模。西部省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发展的增长没有关系,但是金融发展水平却与贸易竞争力紧密相关。因此,我国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针对各区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政策措施,以促进各区域金融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Yothin Jinjarak. On the Hidden Links between Financing Cos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C].Econometric Society 2004 Far Eastern Meetings NO 501,2004.

[3]Kiminori Matsuyama. 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apital Flow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5(3).

[4]沈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动态演进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J].世界经济研究,2006(6).

[5]李启华,陆倩倩.金融发展与贸易依存度的实证研究—基于东部十省市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统计教育,2010.

[6]赵静敏.金融发展对江苏外贸影响及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

[7]万崇丹,俞丽平.国际贸易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

[8]苏建平.金融发展对区域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

作者简介:张丽(1976- ),女,河南许昌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李卓霖(1991- ),女,四川广元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本科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发展VAR模型对外贸易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浅析金融法律体系完备程度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