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态演化与创新:新型城镇化视角
2014-08-02卢谋华
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为零售业态演化创新研究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角,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促进零售业态演化创新因素的研究,总结了新型城镇化引致零售业态变革的三个关键因素:商业聚集、消费需求变革和城市布局的完善。并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和这三方面因素的变化,分析了零售业态演化创新的总体趋势:差异化趋势更为明显、梯次化分布格局扭转、业态融合化发展。
关键词:零售业态;演化与创新;新型城镇化
一、引言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手段,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类型化经营形态。我国2004颁布的《零售业态分类》标准中也给出了定义,“零售业态是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通过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历史变迁及演化过程和微观企业层面的创新路径,一直是国内外零售业态研究的重点,特别是为了解释零售业态演化的规律,相继提出了许多业态演化理论。比如麦克奈尔(M.P.Mcnair)在1958年提出的最具影响力的“零售之轮”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革存在一个周期性的像旋转车轮一般的发展过程,之后日本学者中西正雄提出“新零售之轮”理论,在其中引入“技术边界线”的概念,解释了新旧业态交替变革的原因,其他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还包括真空地带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自然选择理论等。
“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在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中,消费需求的结构、水平、分布和特点都会变迁和发展,而作为直接面对最终消费的零售行业,其业态的演化创新过程也会体现出新的特点,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对于零售业态演化创新研究提出了新的背景和命题。
二、新型城镇化与业态演变的关系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出现产业集聚、人口聚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城乡社会结构转变的历史过程。从本质上看新型城镇化仍是一个产业聚集和人口集聚的过程,但是这在未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及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会更为显著,并且体现出不一样的特点。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而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也十分显著,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2.2%,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和44.8%,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化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并且已进入关键时期。《规划》中提到,“要促进约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使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会进一步优化调整,大城市的空间和人口规模仍会继续扩张,但人口密度会相应提高,城市功能结构和划分会更为完整和合理,而大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具备优势产业的中小城市会在区域分工协作基础上迅速崛起并获得发展。同时随着大规模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由生产率所决定的收入水平随着职业的转换和城市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城乡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势必缩小,而低收入群体增收所带来的消费增量是更为显著的,社会消费需求总量会加速扩大和释放,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消费层次、消费结构的提升,以及城市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消费观念的改变。这些因素都是新型城镇化过程的鲜明特点,并且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零售业态的演变产生影响。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影响零售业态演化创新的因素多有研究。本文在现有的演化因素研究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过程所体现的特点,总结了新型城镇化影响零售业态演变的关键因素,正是这种新型城镇化引致的因素构成推动了当前我国零售业态的演变和创新。
1.由人口和产业聚集产生的商业聚集现象不仅产生了规模经济的优势,也给在位零售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一方面,新进入者会不断进行市场细分,寻求差异优势,尝试新的业态类型,另一方面,在位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也会不断进行业态调整与创新,在商业聚集产生的激烈竞争环境中,零售业态的演化创新得以进行。
2.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促动零售业态的演化创新。零售业态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零售市场完全成为买方市场之后,零售业态的演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消费需求的变化所引起的。改革开放前,消费水平普遍偏低,杂货店就能很好适应人们的消费需求,而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开始推进,商品品种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从低收入时期简单趋同的消费结构向更为多元化的结构初步转变,这一时期商品种类丰富、明码标价、购物环境更好的百货店开始兴起,之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加上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成长,超市、便利店、专卖店、折扣店等多种业态相继出现,消费者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布局的变化会影响零售业态的分布、竞争和演化。随着城市功能区分的清晰化和完整化,不同功能区所适应的零售业态会有所不同,同时,城市中心地区的去工业化也会形成零售业态分布的周边扩散趋势。
三、业态演化创新的总体趋势
1.业态差异化趋势明显。目前我国零售业的一个基本现状就是各业态在市场地位、目标市场选择、经营形式、商品结构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趋同,业态特征不明显,业态竞争力不强。未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消费层次和结构会更加多元化,并且零售企业在业态趋同的激烈竞争下也会有寻求进一步的细分市场或服务区分的动机,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零售企业会根据企业自身优势特点,竞争状况和对于消费群体的选择,不断调整自身作为业态构成的价格和服务组合,实行差异化的业态定位,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利润。
2.业态分布梯次化格局得到扭转。由于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零售业态的引入和演变过程也并不一致,像大型综合超市、大型百货店、购物中心、便利店等业态形式均是在东部发达的沿海城市首先产生并进一步演化创新的,形成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业态演化分布梯次化的格局,这固然是地区消费水平差距过大和大城市业态聚集并激烈竞争的结果。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布局和实践,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加速崛起,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差距过大的局面会逐步扭转,消费层次、结构及观念也会逐渐趋近,会推动零售渠道和业态分布向中小城市下沉,梯次化格局逐渐得到扭转。
3.业态融合发展。在业态差异化竞争的同时,零售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率,更多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往往进行业态的组合发展,并进一步体现出业态融合发展的趋势。这与市场细分和业态差异化并不矛盾,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大量中小城市的崛起,原有的业态结构远不能满足日益丰富和扩大的新兴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在这种业态差异化程度并不高,市场区分和消费层次体现并不明显的情况下,业态融合发展不仅能结合不同业态的优势,实现互补,还能更好的抓住巨大市场空白和消费需求,而且在业态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新型业态形式也会伴随新型城镇化过程产生并演化,业态融合发展趋势和差异化趋势会在新型城镇化所引致的零售业态演化创新过程中交织共存。
参考文献:
[1]洪涛.流通产业经济学[M].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
[2]新华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16/content_2640075.htm,2014-03-16.
[3]晏维龙,韩耀,杨益民.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04(2):75-83.
[4]王水平.基于城镇化视角的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空间研究[J].财贸研究,2012(6):29-34.
[5]胡源.零售企业差异化竞争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 17):17-18.
作者简介:卢谋华(1990- ),男,湖北省荆州市人,研究生,产业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