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位聘任制下高校教师的心理调适问题

2014-07-31郭晶晶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理调适

郭晶晶

【摘 要】教师聘任制是我国为调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管理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教师岗位聘任制虽然给高校带来了许多的生机和活力,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我们给予重视,尤其有关教师心理调适问题。

【关键词】岗位聘任制;心理调适;应激强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是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越来越被关注了。在过去,高校在制定政策、制度时主要是以事为本,强调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对教职工的关注很少,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而这种管理方式容易使得教师情绪消极,工作不积极,不能使得教职工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根据心理学中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来看,机体的唤起程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而是呈“倒U字形”,较低的唤起使人过分松弛,工作效果差;过强的唤起又使人过度紧张,反而降低人的工作效果,只有适度的唤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因此,有关高校教师的心理调适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并研究的。

一、引发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

从现在各个高校实行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来看,它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这也就说明科学设岗使得教师所产生的应激强度处在“适度”状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对知识的渴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了,在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化的竞争。这就让教师身上的担子变的越来越重,他们必须在很长的时间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现有的岗位,如果教师想要应聘更高级别的岗位那他就必须付出比现行岗位目标更多的努力。在这样长期的时间内,教师的工作压力逐渐递增,那他所对应的心理应激强度相应也会增强。一旦这种压力的强度超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的工作效率必然就会降低。从教师岗位聘任制的岗位目标这一角度出发来看,教职工的应激强度变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竞争激烈

高校在岗位设置时是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的。这样的设置原则让学校的每一个岗位都带有竞争上岗的含义,教职工都十分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在高校长期的任职下去,就必须在完成岗位职责的同时给自己不断的“充电”,使自己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和自己内心的沉重压力下,教职工的心理应激强度会不断增强,尤其是那些在竞争中竞争力不强的教职工。

2.工作量逐渐变大

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不断增长,引发了高校连年扩招,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教师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使得大部分教师处于满负荷状态。以陜西师范大学为例,实施岗位聘任制后,教师的科研工作有了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质与量的要求也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上也要超量授课。高强度的工作以及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使得教师的应激强度被无形的加重。

3.价值观发生变化

我国现在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影响很大,进而会使得一部分的教师在工作时心态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会加重教师的心理应激强度。从以上三点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的方式方法,适时的调整教师的心理应激强度,使得教师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这样做,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也使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实施过程更加的顺利。

二、调整心理应激强度的具体措施

应激心理的调适一方面要依靠人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适时缓解情绪,疏导心理压力,减轻应激强度;别一方面要依靠外部环境来缓解,例如清除应激物——完善岗位聘任制度等。当然,不同的高校环境,他的缓解方法不同,笔者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推行聘任制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岗位聘任制这一环境下,教师心理调适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第一,要想使教师的心理处在一个平和的状态下,这就需要给他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这个工作环境指的就是让教师在竞争中感觉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学校的发展以及一些现状,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岗位聘任制中的各种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教师在竞争中感受到公平了,那么通过这个完善的制度以及教师在参与竞争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就可以使教师的心理应激处于适量,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相反,如果在竞争中缺乏公平公正,教师不仅要承担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压力,还要承担对制度的不公平、不公正所引发的不满情绪,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教师的工作热情必然会下降,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完善的制度,是调节和稳定教职工心理的重中之重 。

第二,在实施岗位聘任制的过程中,适时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重视精神激励。对教职工起到激励作用的报酬应该分为两部分,即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外在报酬是有形的,而工作中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感等教职工内心的感受,属于间接的、精神的激励,就是内在报酬,它往往与教职工的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要有关。内在报酬对员工的精神激励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弥补物质激励的不足,也可以满足物质激励不能达到的要求。例如在实施岗位聘任制的过程中,学校的部分教师在竞聘的同时心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觉得自己是学校的雇员,只是在为工资工作,没有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变得重待遇轻责任、只教书不育人。因此,为了及时的避免这类思想观念,学校一方面要重视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另一方面要将这些荣誉转化为考核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

第三,实施聘任制的同时,注重创造良好环境轻松的生活环境。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活空间的舒适度了。同样,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轻松舒适的生活环境依旧是教师最关心的,舒适的生活环境会使得教师心理产生归属感,认为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进而更加激发教师的应激心理,使其热爱自己的工作。当然,我们所说的舒适的生活环境是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切实解决而达到的,例如住房条件、子女入学、交通等等。由于中国儒家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将学校是否可以主动关心作为评判生活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这种思想观念的作用下,学校应该主动热情的帮助教师改善生活环境,以此来调适教师的心理应激强度,特别是一些因为岗位聘任制所引发的问题,更需要及时沟通并解决。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师生活质量,优化教师的生活方式。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陶冶教师的情操,提高教师的内在素养,潜移默化的将这种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转移到工作中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参与活动之便,与同事、同行多交流沟通,加强了人际沟通,拓宽了人际关系,是自己的身心放松,有利于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方晓春 高校教职工岗位聘任制环境下的心理调适[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谢仁业.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需要观念与理论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2,(5):31-32.

[3]杨潮,胡志富.关于健全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7).

猜你喜欢

心理调适
警官院校警务化管理下学生的情绪问题及其调适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探析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调适初探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法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老庄的“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试
人本主义视角下社交淡漠儿童的心理调适
高三,我这样帮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傣族南传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疗法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