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的“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试
2016-11-09刘世权
摘要: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调适,恢复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老庄学说的和谐之道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有很多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老庄思想;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和择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和困难,因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焦虑、自卑、自负等若干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诸多生命哲学,老庄学说的“和谐”思想,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安顿心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不安,悲观与自卑心理并存
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焦虑心理,具体表现为心情烦躁、过度忧虑甚至恐惧不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前景并不看好,认为前途迷茫,悲观和失望情绪不断蔓延。悲观心理不同于焦躁不安,他们对于自己的现状悲观失望,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也产生怀疑,从而束缚了他们才能的发挥,制约了求职的进程。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自卑失落的心理问题也很常见。很多毕业生认为自己非名牌大学毕业,成绩一般、专业冷门,再加上社会关系匮乏,于是主观上便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不敢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缺乏主动参与就业竞争的勇气和信心。[1]同时,他们的性格还往往较为内向,求职过程中不善于交流,畏首畏尾,心理负担过于沉重,求职过程也就会挫折不断。而只要稍微遇到一点点挫折,这部分人便会产生自卑心理,焦虑不安、无所适从,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对就业前景不抱任何希望,不仅不会主动去争取就业机会,甚至还会产生逃避就业和抵触就业的心理。长此以往,就会演变成心理疾病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就业。
(二)虚荣心强,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则表现为过于自负。他们自以为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都很强,再加上毕业于重点大学,自我评价往往过高,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在就业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盲目的攀比也就滋长了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盛行。功利心理在求职的毕业生中较为常见,是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他们不从自己的切身实际考虑,盲目的追求大都市、高工资、高品质的政府部门或是国企就业。在选择就业地区上,这部分人“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在职业选择方面,盲目扎堆考公务员,一味追求热门职业,丝毫不从国家需要和自身前途去考虑。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对于工作地域和薪酬的要求还过于苛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很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影响了正常的就业。他们的理想就业状态就是在获得足够金钱与舒适环境的同时满足他们的自我虚荣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畸形的心理状态。刚踏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希望能找到一份工资、福利、环境都好的理想工作无可厚非,但是不切合实际的定位,盲目的好胜虚荣,不利于他们个人未来的发展。
二、老庄的“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试的启示
(一)不为物役,顺其自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才能帮助大学生以乐观、平稳的心态去面对就业。面对物质丰富、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很多学生难以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对名和利追求过高,社会与环境一旦不能满足他们,心理困惑便产生。道家主张“少私寡欲,知足知止”,适当的节制贪欲,淡化名利的追逐,可以有效的消除物欲带来的心理问题。“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在第四十四章也阐述了财富与生命的关系,教导了我们应该合理调整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值,摒弃不切实际的目标,节制自己的物欲,不为物役,顺其自然,保持心理健康与平衡。[2]道家强调世间万事要“顺应自然”,万物各有其性,不能凭主观意志去改变客观环境,顺应万物才能无往不胜,这一思想会帮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为物役,少走弯路。对于毕业生来说,高福利、高收入、高环境不应该是我们的择业目标,贪慕虚荣只讲究金钱和环境,会让人价值观扭曲,最终无所成就。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才是最佳的择业对象。
(二)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积极调整就业心态
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很多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常常感到茫然、无助和焦虑。因此,调整就业心态,释放就业压力,从容面对社会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保持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首先就要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觉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客观立体的审视。道家经常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如《老子》第三十三章曾说过“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告诫了我们自知、自胜、知足远远要比知人、胜人更重要。《庄子。逍遥游》中也提到“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这里也无非强调了处理问题前要认清自我,量力而行,不能凡事都依赖别人,要成为独立、有主见的人。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的时候,要正确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傲都不利于自身发展。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避免悲观、焦虑、胆怯等心理,面对招聘单位要敢于竞争、敢于推销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即使遭遇失败大学生们也要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只有善于总结失败经验才会离成功更近。
参考文献:
[1]林秋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试[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1(6).
[2]李晓红.道家思想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启示[J].文学界(理论版),2011(2).
作者简介:刘世权(1983-),男,硕士,亳州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