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南传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疗法的相关性研究
2015-05-22罗清峰秦竹
罗清峰 秦竹
【摘要】目的:探讨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心理调适方法上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田野调查、
文献研究整理提炼出傣族南传佛教中蕴含的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调适方法进行对比,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傣族南传佛教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适方法,在心理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结论: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情志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
【关键词】傣族南传佛教;中医心理;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001-03
中医学源远流长,在心理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心理学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中医心理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着重于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关系,并用来指导临床。它属于中医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较大创造性的中医学分支学科和特殊性较强的心理学分支学科[1]。
傣族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属于南传佛教或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坚持传承和保守佛陀的原本教法,不主张对佛陀的教法进行改变和发挥,与流传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的“北传佛教”有所不同。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现今绝大多数的傣族人民信仰南传佛教。相关研究表明,宗教信仰对调节傣族群众的心理,降低其抑郁水平,对个体身心愉悦具有重要作用[2]。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学在心理调适方法上的相关性研究将有助于宗教心理学的完善和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本文就傣族南传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调适方法的相关性阐述如下。
1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学在心理病症预防策略上的相关性
未病先防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内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注重神形调养,以达到身心和谐,形神统一的状态。中医养生以养神为要,“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心理的调养可以预防疾病,健康长寿。
傣族南传佛教在心理调适方面蕴含着预防思想,这些思想体现在宗教教义、节日、习俗等各个方面,用中医学思想可概括为:节欲守神、清净养神、养性调神、怡情畅神等。
1.1节欲守神傣族南传佛教明确要求佛弟子要少私寡欲,清净无为。佛教认为,内心执着、黏著于颜色、声音、气味、味觉、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想拥有、占有就叫做贪。人有贪爱心就会产生分别心、厌恶心。所欲不遂就会烦恼、恼怒,种种痛苦都由此而生。世间的种种恶事大多因为贪欲而起。人们想要离苦得乐必先减少贪欲。
“赕佛”是傣族地区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赕”就是敬献、布施。傣族南传佛教的“赕佛”活动很大程度上转化了人们的贪吝之心,减轻了物欲的负担。诸多佛经中都有节制欲望,乐善好施的教导,如《长膝经》、《适当行为经》、《大吉祥经》等等。《大吉祥经》在南传佛教中是一部家喻户晓的重要经典,其中说到:“布施与法行,接济诸亲族,行为无过失,此为最吉祥[3]。”傣族人民通过“赕佛”积聚福德,修得正果。人们以欢喜的心布施,内心充满了积极的能量。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少私寡欲能使内心清静,精神长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节欲守神的观念是养生的根本原则,要求人们从思想上娴静安稳,不要心存邪念,贪得无厌;行为上保养肾精,不要纵欲过度,损害身心,如此才能保全精神。
傣族南传佛教和中医学在心身调适方面注重欲望的节制。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面对外界的诱惑而不烦恼,从而防止心理受到困惑和压力而损害心身健康。
1.2清净养神南传佛教注重修行止观,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观”。修行止观就是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智慧从定中开发。心神清静,定力充足而不随妄念流转,时时正念现前,这是修行的重要法门。所谓“内不随妄念流,外不被境界牵”,“一念清净一念佛”。修行止观可以驾驭、控制自己的心神,时时处处做到内心平静,使心身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
《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清净”可使内心安定,心神容易得到控制。“清净”能够转化消除外界的不良刺激,使心身安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正养此心,使之常清静,常为性情之主。”(万全《养生四要·慎动》)
清净养神的思想在傣族南传佛教和中医学心身调适方法方面都有所体现,内心清净无为,精神日益充沛,达到养生祛病的目的。
1.3养性调神傣族是一个农耕民族,田间劳作占据大部分时间,免不了形体的劳累。思想上的调适可以缓解身心的疲累,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傣族南传佛教教导人们要勤劳工作,不要好逸恶劳。《长膝经》中说道:“勤勉理工作,不放逸安排;平衡持生活,守护所收入。”[4]傣族南传佛教更教导人民要散播慈爱,《应作慈爱经》教导佛弟子应该具足有能力、正直、诚实、顺从、柔和、不傲慢等十五种素质。《大吉祥经》教导人们应该恭敬、谦虚、感恩、忍耐、柔顺。这些教义对提升道德品质、缓和身心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道德修养是中医心理调养的重要方法。《内经》说:“淳德全道”。孔子说:“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孙思邈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提到:“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5]
提升道德修养可使人心胸广阔,包容一切。这是更高、更深的心理调适方法。心地善良,心中常愉悦;宽容忍让,内心常轻松;孝悌忠义,心中常安宁。傣族南传佛教和中医学都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使人们胸襟广大,宽怀包容。从而减少烦恼,身心愉悦。
1.4怡情畅志傣族南传佛教节日众多,最主要的有“浴佛节”(即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傣族人民在傣历新年要举行盛大的泼水活动。人们在节日里尽情地泼洒,将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人,泼水者和被泼者都感到欢庆和喜悦。泼水节给人们提供了宣泄和释放压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它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同时它具有的心理暗示功能对改善不良情绪及行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6]。在泼水节期间,傣族人民都要放“高升”,它是傣族人民在欢度新年时的一项重要活动。“高升”是傣族人民用火药、竹筒制作的一种“火箭”。“高升”意为步步高升、风调雨顺。寨子与寨子之间各制高升,在欢愉声中,“高升”腾空而起。从傣历9月15日起到12月15日止(夏历6月—9月),为期三个月,这是傣族的关门节。傣历12月15日(夏历9月)举行隆重的开门节,为期两天。关门节开始的前三天和开门节开始的前两天,傣族人民都要载歌载舞,尽情欢乐。村寨一片歌舞升平、欢愉的景象。
中医心理学以“形神合一”为指导思想。《类经·针刺类》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7]中医认为,心是精神意志情志活动的主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内经》)身心愉悦是人所向往的,创造和保持愉悦的方式也因人而异。“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或读书静坐、或观花赏月。心情愉悦可以舒缓情志,使内心豁达,有利于心身健康。
2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心理病症治疗策略上的相关性
心理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中医治疗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包含着丰富的心理病症治疗方法,包括意疗、行为疗法、气功疗法、音乐疗法、针灸疗法、药物疗法等。傣族南传佛教中的心理治疗往往多种方法揉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佛事活动达到治疗心理病症的效果。
2.1意疗
2.1.1以情调情傣族南传佛教除了对傣族人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对人们在生活、修行过程中内心产生的种种不良情志加以引导、调适。比如以布施的心对治悭贪,以持戒的心对治放逸,以忍辱的心对治嗔恚,以精进的心对治懈怠,以禅定的心对治散乱,以智慧的心对治愚痴。这种以信仰为基础,通过积极心态转化不良心态的方法在调适傣族人民心理方面有着特别的功用。
中医在《内经》五行生克理论指导下,根据情志之间的生克原理创立了以情调情的疗法。医生通过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来调适病人的情志,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人有七情,分属五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脏与情志间存在着生克制胜的关系,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等。通过一种情志活动去控制或调节另一种不良情志活动,使心境平稳。中医学的以情调情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有着明显的东方传统哲学的特色和治理上的独特性。
《类经·会通类》说:“以情病者,非情不解”,“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去效”。傣族南传佛教和中医学运用以情调情的方法治疗心理病症多有独特的疗效,二者在调适不良情志方面所采取的方法有相通之处。
2.1.2顺情开导傣族人们在遇到身心不适的时候,往往求助于村寨里的佛爷。村民向佛爷诉说着自己的痛苦和烦恼,佛爷则耐心的聆听并悉心的引导。或者念诵经文以求为其消灾解难,或者开示种种世间的真理以解除人们的疑惑。佛爷随顺各人所需顺情开导,消除人们内心的烦恼,使人们内心安稳快乐。
《灵枢·师传》所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顺情开导就是通过顺从满足他人的心身需求,顺势利导,说理开导并祛除其心理障碍的方法。《灵枢·师传》中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知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中医以顺情开导的方法治疗因所欲不遂、忧愁苦闷而生的情志病症,以倾听、鼓励、劝导等形式解除患者心中的郁结,从而治疗心理疾病。傣族南传佛教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2.2音乐疗法在众多的宗教仪式活动中,音乐行为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总是伴随着仪式的展开而贯穿始终,如果离开了音乐,仪式将会变得黯然失色,仪式中的音乐有着独特的功能与艺术魅力[8]。在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每逢重大事情,都有佛寺或僧侣的参与。如新生儿降生取名、举行婚礼、新房落成、生病、出门远行、操办丧礼等都迎请当地的佛爷至家中诵经。傣族的各种佛事活动如泼水节、礼佛节、关门节、献经书、开门节、礼佛塔、升和尚仪式、民间斋醮法事等等都要礼佛诵经。在西双版纳地区各种佛事活动中,诵经分为念诵、吟诵、咏诵三种形式。常用的乐器有小锣、大锣、大钵和大鼓等。诵经过程和睦庄严,人们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静静聆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发挥音乐在生理、心理上的调适作用。
音乐疗法的历史可追溯到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阙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吕氏春秋·古乐》)[9]音乐与人的情志相通,《左传·昭公元年》中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10]。”古人认为音乐与天地万物相通,音乐可以转化情志,情志也可以用音乐来宣导。《内经》运用五行学说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和五志(怒、喜、思、悲、恐)联系在一起,根据五行对人体体质进行分类,以五音调节五志、五脏,从而治疗疾病。
中医音乐疗法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积累了诸多经验,但未能系统的整理利用。现今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多学科的交互研究对中医音乐疗法的发展大有裨益。傣族佛事活动中的音乐歌舞对情志病症的治疗对于中医学心理疗法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结语
傣族南传佛教内容丰富、义理精深,其中蕴含着众多的心理调适方法,在预防和治疗心理病症方面与中医心理调适方法有诸多相通之处。傣族南传佛教中所蕴含的心理调适内容有助于中医心理学学术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对丰富中医心理学理论和指导临床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米渠. 中医心理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18-19.
[2]马定松, 秦竹. 傣族、汉族群众抑郁状况比较研究及原因分析[J]. 云南中医学院报, 2012,35(1): 20-22.
[3]大护卫经[M].云南省佛教协会印发,2008: 101.
[4]长膝经[M].云南省佛教协会印发,2008:2.
[5]陶弘景.养性延命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
[6]马定松, 秦竹. 傣族泼水节心理调适作用及其心理机制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10): 1240-1241.
[7]张景岳.类经[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62.
[8]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音乐浅述[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2012, 31(4): 005-013.
[9]吕不韦.吕氏春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2.
[10]陈戍国.春秋左传校注[M] .长沙:岳麓书社,2006: 08.
(收稿日期:201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