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2014-07-31刘明凯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注意点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刘明凯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式可较好地为初中数学服务,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合理、科学应用合作学习,从根本上把握其内涵,掌握其精神实质,为学生服务。本文从合作学习内涵入手,分析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几点意见,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奉献力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注意点

初中数学推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解决了个人力量弱小的问题,使合作的过程就是交际能力提升、同学感情升华的过程。初中学生往往对世界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兴趣。合作学习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的欲望,为以后研究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即以一定范围学生为主体,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相互探讨、交流,分工合理明确的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它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以及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为大家称赞。合作学习有理论依据,马克思事物相联系理论认为人不是单个的个体,任务的完成需要群体的力量。同时,动机理论、认知论及著名需求理论都为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十分适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数学是逻辑思维学科,初中学生思维能力欠缺,在合作讨论中,获得数学知识的进步,培养了观察能力;因是团体解答,树立了集体观念,加深了同学感情。

二、合作学习存在问题思考

(一)合作学习的“吵”与“默”

在合作学习中有的课堂表面上看氛围浓烈,学生讨论积极,其实大家正借合作学习机会聊天,东拉西扯,毫无边际,谈论着与主题无关的话题。也有沉默一族,在一些合作小组中,全组都金口难开,只顾低头翻书,装腔作势,等着最后抄黑板上的答案。教师对这两种情况都应洞察并设法避免。可以从合理安排学习小组着手,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动力,因材分组,并培养一个小组长组织全局。在小组活动的时候,可以这样来要求:第一步,小组长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谁先说,谁再接着说;第二步,说的同学要站起来说,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的时候,如果你觉得同学说得不对或者说错了,等同学说完了再提意见;第三步,如果小组里有学困生不会说,要安排小组的同学来教会;第四步,可以根据各个班、各个组、各节课的实际情况来改变,可以总结本组的观点,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出一道或者两道题目考考同学,直到老师说时间到的时候再停下来。通过一定的约定制约学生的行为,可以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的习惯。

(二)合作学习中教师缺位

在有的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上,我们常会看到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中走走。集体反馈时,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夸奖小组的代言人,忽略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缺位,会造成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在小组讨论期间四处巡视,帮大家解决疑难点,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记录在心,对合作顺利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集体鼓励,对合作有困难的小组应给予指导和提示。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有序、有目的地开展合作探究,才学得有劲,教学效果才能稳步提升。

三、合作学习的一些注意点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首先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如果任务不明确,合作学习往往就流于形式。如“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节课,涉及探究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什么关系时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首先要根据三角形的边长画出三角形,再探究。由于画图既费时又有多种情况,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二)以难点为突破口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交流与沟通,可以集思广益,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可以体现出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采取的不同解决策略。并不是任何问题、任何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有的问题探索性不强,不具备挑战性,学生经过简单的独立思考很快就可以解决,这就没有合作的必要。而有些问题难度较大,如果只是单一的、片面地思维可能会解不出来,这就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汲取集体的智慧。

例如:如图,一圆柱高AB是6厘米,BC是底面直径。

(1)若底面半径为6厘米,求A到C的最短路线。

(2)把条件修改为“底面半径为2厘米”,A到C的最短线路又怎样?

(3)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时,怎么样才是从A点到C点的最短距离?

这里的问题(1)、(2)是相对性的探索问题,聪明的学生会发现这两个问题有针对性,半径变了,结果肯定就变了,应该是要考虑不同的路线。如果思维单一,只考虑了一种路线,那问题(1)、(2)只能做对一题。所以这样开展合作学习对大部分同学具有引导性,帮助学生敲开了难题的突破口,让学生容易开展研究。

(三)合作学习也需要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智力水平,逻辑判断能力,以集体智慧填补个人能力的缺陷。但有时候也存在一言堂或几个人的课堂的情况。有些学习优异的学生,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而且学生普遍的好表现,小组合作时,有难度的题目学困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好生就讲出来了。如果老师在布置合作时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个人思考时间,就会导致小组学习成为另一个“满堂灌”。如,“利用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计算下面的两道算式题:(-3+x)2,(-m-2n)2”时,教师应预留充分时间让学生思考,用哪一个公式?如何去算?学生求出答案后,再组织小组内讨论:各自是如何计算的?谁的解法简单?这两题有没有统一的解法?如果在这儿老师不预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小组学习时好生就肯定直接把方法说出来了,而学困生靠死记硬背是记不住公式的,还要发生混淆。可见,合作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生充分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关键。

四、结语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初中生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激发其对数学的爱好,为学生开启数学乐趣之门,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完善,为初中数学教学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严运涛.浅论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07(31):45.

[2]厉广清.论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2):89.

[3]徐小建.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7.

[4]陈晨.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21):91-92,75.

猜你喜欢

注意点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促进小学生阅读困难转化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