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三个层面
2014-07-18朱添斌
【摘 要】小学数学减负增效应从教材、课堂、练习三个层面来组织实现。教师要把握数学本质,读透教材,深入分析学情,把握学生,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抓住“减负增效”的主战场——课堂,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追求生动有效的合理探索,实现真正有效的动态生成;要善于设计、筛选和布置数学练习,减少重复性的有形练习,增加无形练习,提高练习效益,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增效;教材;课堂;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0-0056-03
在生活中,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儿童心理学专家指出,压力过大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给孩子减负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作为教师,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请别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是主力军。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科举重若轻地把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减负增效应该从教材、课堂、练习三个层面来组织实现,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一、读透教材,细析学情
1. 把握本质,读透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的思路,选择最佳的、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了解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和形成过程以及背景知识,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数学本质,读懂教材。只有这样的设计,教师走进课堂才能任务明确,教路清晰,优质高效。教材作为一个载体,只是为有效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教师只有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才能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比如:特级教师徐斌在教学二年级《确定位置》时,对教材提供的书架进行了创造性加工(如下图),除了适当增加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看的图书,还对第一层的图书大量增加并进行“模糊”处理。特别是这种“模糊”处理,使学生自觉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图书的位置,达到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2. 把握学生,细析学情。备学生是备课中的重要一环,即与学生对话,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待这种资源;学生是独立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是能动的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备课要全面地关注学生,立足共同提高,重点思考如何让学生自己会学。通过观察、谈话、前测调查等一些科学的方法,客观地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掌握程度。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真实学情,必须清楚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内容学生尚未掌握,哪些内容学生可通过认知迁移独立学会,哪些内容学生可通过伙伴合作学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学会,这样才可帮助学生掌握会学的金钥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动态生成,追求高效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交流场,也是“减负增效”的主战场。新课程实施以来,出现了一些核心的课堂新概念,比如:生成、情境和探究等。如何理解和实施这些新概念,成为衡量当前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 动态生成,成就精彩。新课程实施以来,为改变课堂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现象,生成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在实施生成教学中,常常出现无效生成或无引领的生成等现象。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生成”走向“有效”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常常会偏离教师的预设,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要有精彩的课堂生成,必须作精心的预设。如果说弹性预设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谋划,那么精心预设则着眼于局部环节的深思熟虑,正所谓:“预设为了生成的有效,开放为了生成的精彩!”当学生的生成偏离了教师的预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顺着学生的思路,巧妙地将学生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这样的生成才会显得自然、流畅。所以,在生成性教学中,我们应该追求自然、真实、有效的动态,真正精彩的生成恰恰在“合乎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
2. 创设情境,追寻价值。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新构建,是不能草率地传递给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学习的主动建构者,知识学习从“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立足原有知识和经验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在数学情境的问题上,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离教学目标,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二是有的教师不会用好数学情境,没有发挥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离了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数学情境时应尽量设计一些省时高效的情境,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起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把握数学价值,追寻有效。
比如:特级教师刘永宽教学《周长的认识》中情境创设的片断实录。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图形,请大家给这些图形取个名字。
(教师依次出示下面的图形,让学生一一说出图形的名称,并请八位学生到讲台前面来分别举起已说过的图形。最后两个图形同学们为它们取名为阶梯形、树(冠)形。)
师:你们最喜欢哪个图形?
生:我最喜欢五角星。我们学习好,就会得到五角星。
生:我最喜欢月牙形。
生:我最喜欢树形……
(学生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结果选择月牙形、五角星、树形的人多些,选择长方形、正方形的人相对少些。)
师:现在,请喜欢某个图形的同学们选一名代表,到前面来指一指你们喜欢的图形的周长。endprint
(学生代表到讲台前边指边说。)
在案例中,刘老师创设了一个极其有意义的数学价值情境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以极短的时间引导学生对情境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进行提炼,逐步引出了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题。正如特级教师朱德江所说:“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于数学自身的纯数学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源于其他学科的生活常识或科学探索类的情境。”
3. 合理探究,追求高效。探究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概念,“哪些数学知识应该让学生进行探究,有效的探究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关系到课堂减负增效的重要内容。
比如:特级教师刘永宽教学《周长的认识》中交流探究圆的周长片断实录。
师:刚才,我们分小组探究了同学们喜欢的图形的周长,现在请大家说说你们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是怎样求的。
生:我说说圆的周长是怎么求的。我可以用一根线绕着圆围一周,然后再量一下线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好,我这儿正好有一根线,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试一试。
(两位学生到前面来用线绕着圆围了一周,量出了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还想出了一个办法。拿一把尺子,将圆沿着尺子滚一周,然后看看它滚到什么刻度,就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了。
师:我这儿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把米尺。谁来试试?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通过滚的办法求出圆的周长的。
生: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先在圆的边缘的某处,用铅笔做一个小小的记号,然后把这个记号对准米尺的0刻度,(他边说边做)就可以滚起来了……好,现在已经滚了一周了,原来圆的周长是31.5厘米。
师:很好,这个小组的同学真会动脑筋!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刘老师帮助学生确立了恰当的探究点“圆的周长是怎么求的”这个主要问题,让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掌握了问题解决的方法,而且显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圆的周长探究中,有的学生想到用软尺量,有的学生想到用线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想到了在直尺上滚的办法。这样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学生人人都获得了思维的发展,体现了“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所以,在探究性教学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比较、判断与推理、归纳与综合,体验与获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多次对不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逐步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追求生动、合理、有效的探索,充满活力的探究学习要体现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优化设计,减少有形
1. 善于筛选,精心布置。首先要善于设计练习。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安排和运用教材的练习题,围绕教学重点设计练习,要有丰富练习类型,通过积累性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趣味性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自主性练习,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体现练习的多样性原则。其次要善于筛选练习。教师要有火眼金睛,筛出知识的关键部分,挑出最能反映数学本质的、最能促进思维发展的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后要精心布置数学作业。作业布置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绝对不能随意,要讲究针对性,考虑学生负担,控制作业量,主张少而精,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练出水平。
2. 减少有形,增加无形。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来巩固知识技能,练习是否得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练习应该始终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气氛下进行无形练习,要减少知识点或题型的重复练习即有形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投入到观察、操作、猜测与交流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之中,一方面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合作与交流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完成了练习,减少了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有形练习,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编辑:陈诚)
参考文献:
[1] 周成平. 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2] 黄忠敬.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7.
[3] 俞正强.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J]. 小学数学教师,2004,4.
[4] 朱添斌,张君霞.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7.
[5] 朱添斌,徐茂林.捕捉课堂动态资源实现课堂有效生成[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