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德育活动的校本实践探索
2014-07-18骆殿兵
骆殿兵
中图分类号: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0-0063-03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都处在某种程度的封闭状态,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相脱离,学校德育普遍采用思想品德课、班会、各科教学的渗透、个别学生教育等途径,重讲授和知识灌输,忽视实践体验,活动方式单一,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构建开放性的德育途径既必要又紧迫。我校(此处指江苏省洪泽县实验中学,下文同)自创办以来,秉承“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办学使命,积极探索实施开放性生活德育活动,全力优化德育生态,让道德生命自己成长。
一、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从而促使学校的德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外显为学生的日常行为。
1. 行为规范早养成。学校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每届初一学生在开学前都要接受为期五天的新生教育,通过军训及校规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强化纪律意识;各年级分别制定计划,形成各具特色的年级教育主线;同时开展“文明班”评比等活动,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又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行成。学校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让学生做到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庭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2. 传统美德入心田。学校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学生心理品质健康形成”作为课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使传统美德教育悄无声息地渗入学生的心田。组织学生参观周恩来故居、洪泽湖博物馆、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远离网吧”签名、感恩教育、“火红的五月”革命歌曲大合唱等系列活动,培养民族精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浸润经典,亲近母语,开阔阅读视野,获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3. 法制教育进课堂。学校把法制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每周开设一节;班主任、年级部每周都要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每次备课活动有计划、有专题;定期邀请司法部门的同志到校作法制讲座,从而使法制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一大特色。为强化法制教育,学校聘请当地司法局领导为学校法制副校长;邀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定期举办“法律咨询会”;各班围绕法制教育主题组织了形式新颖的班会课。如此,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大增强。
4. 心理教育助成长。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有些学生遇事不冷静、易冲动,有些学生自我封闭,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对此,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和信箱,编辑心理导航读本《摆渡人》,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到校做青春期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学校还特地为初三年级的学生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小组,定期对其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中考。
二、内容:契合学生生活经验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凡是生活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主张“教育要向社会开放,向生活开放”,“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人本主义课程观针对德育内容的选择提出了“适切性”原则。即学校设置德育课程要结合学生的需要,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所学的内容和已有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课程对自身学习的意义。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从德育实践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当学生意识到课程内容对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持续的学习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1. 搭建实践体验平台,拓宽学生视野。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创新学校德育工作,蓬勃开展了以“实践体验、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系列主题德育活动,培养合格小公民: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为载体,开展以“和”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营造家的氛围,广泛开展“文明、亲情”教育;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为载体,开展以“孝”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做一名有价值的时代主人。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成功励志教育、园区行、社区行、南京行等实践体验活动,有效达成“开展第二课堂,促进第一课堂”的目标。学生在成为“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的同时,还应成为“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自己”。
2. 搭建课程实施平台,提升公民素养。学校开发校本传统文化读本,以“培养合格的小公民”为目标,以“怡情、礼仪、勤奋、友善、志向、正直”为主题,既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努力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既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又兼顾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悠悠书香,浸润童稚心田;千载文明,泽被莘莘学子。立足学生素质教育,认真开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科学素养、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创办校报——《实验之光》,每月刊印1次,每期分“校园新闻”、“教学相长”、“清塘荷韵”、“书山有路”、“学子心语”等栏目,及时报道校园新闻,推介优秀小公民,选登学生自我教育故事,刊发家长教育心得,为老师、队员、家长之间的交流构建了一座“心灵氧吧”,为小公民教育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实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结构,能够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由此可见,只有牢牢抓住实践环节,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学生普遍参与,才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再现生命。endprint
1. 搭建自主管理平台,唤醒自立意识。“体验自主管理乐趣,享受自主管理成就”是学校在学生常规管理上的鲜明主张。学生每天的出勤、自行车排放、文明礼仪,各班级的卫生、午休纪律、排队就餐等各项常规工作完全由学生组成的学生会负责管理,由他们将检查结果公布在常规检查通报栏中,实现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学工处、团委鼓励班主任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挑选能胜任的班级事务和学生会职务,让学生学会担当。通过事务(职务)公开,自愿报名、公开演讲、竞争上岗的程序,完成班级和学生会干部的选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我管理中找到满意的位置,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改变班会课老师说学生听的常规模式,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角,从主题的选定、内容的选择,到主持人的选拔、环节的安排等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做,班主任仅负责对整个活动的指导与帮助。教育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牢固树立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回馈社会、造福人类的责任意识。
2. 搭建社团活动平台,张扬个性特长。学校不断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成立了学生社团领导小组,制订了学生社团章程、活动计划,合理安排学生社团活动,使学生社团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几年来,我校社团组织百花齐放,形成了一道色彩斑斓的校园风景线:有书香弥漫、字里行间跃动着青春气息的“百叶杉”文学社,有朝气蓬勃、举手投足间洋溢着青春时尚的青春舞曲社,有激情飞扬、享受运动快乐收获健康体魄的篮球社,有清丽风雅、为校园广播站不断输送人才的朗诵社,有定格瞬间、用镜头寻找大自然美好人间真情的摄影社,有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社,等等。各类学生社团的建立,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服务社会的意识、责任意识,也学会了尊重他人、完善自我。
四、评价: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创造幸福,因此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美好的、绚烂的。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孩子都有各自优势,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不只是反映在学习成绩上,而是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评价本身就是教育。”基于此,我们从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每年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学生之星”评选活动,避免高、大、空、远的说教,真正从近、小、实、亲做起,让学生各尽所能、尽展其才。即:在同学身上找长处,在同学当中找榜样,全面提升全校学生文明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让每个学生找准奋斗目标,体验成功,快乐成长。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认真学习《洪泽县实验中学“星级学生”评价实施方案》,并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努力构建人人争当“星级学生”的良好氛围。班级定期评选“星级学生”。各班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两次评比,由学生自评、互评,最后由团支部、班委会、班主任进行最终审核,评出每学期班级各类“星级学生”。各班级在每学期两次评比的基础上进行总评,对班内每一位同学的星级发展情况作出评估。在学生自荐述职、同学互评的基础上,征求家长及任课教师的意见,班主任最终对每一位学生形成班级星级认定意见。所有评选结果要在班内张榜公示。在班级评出的“星级学生”基础之上,选出特别优秀的人选,参加校级“星级学生”的评比。学工处对各班上报人选进行审核后,组织由年级组成员、班主任代表及学校相关领导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出校级“星级学生”,评选结果在全校张榜公示。在班级评出的“星级学生”基础之上,达到五星级“星级学生”称号的学生,可以申报“校园之星”。评选方法和校级“星级学生”评审相同。
此外,学校还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成长的足迹”,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学业情感;体育锻炼、个人健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特长爱好、有新意的劳动和活动成果以及同学老师的评语等,把每位学生在实验中学这三年当中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初中三年毕业,学生除了拿到学校毕业证书、高中学校的录取证书,还有一份厚厚的成长档案。
(编辑:杨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