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方法 训练技能
2014-07-18余映潮
余映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0-0077-04
积累知识,学用语言,掌握方法,习得技能,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此六项,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而言,是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训练目标。
教育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一段话比较全面地阐释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这八个字,需要我们进行潜心地研究与实践。从阅读教学来看,它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二是对学生进行基本阅读能力的训练。
一、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
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我们一般定位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其实,我们更应该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的角度去把握对学生进行“基本学习方法训练”的重要内容。它们主要有:感知文意、提取文本信息的方法;抓住要点,做好课堂学习笔记的方法;独立阅读,在“圈点批注”的过程中进行品析的方法;摘抄、积累并“分类”整理学习资料的方法;通过联想、对比来深入学习的方法;观察、发现并着眼于提炼规律的方法;“文本细读”的学习方法;独立查询、及时获取资料的方法。这样一些基本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当前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而且在不断的实践之中,它们会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与基本素养,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需要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自然、切实而具体地进行精细的指导。
如课文《孤独之旅》阅读教学中的“美段细读法”的训练活动:
1. 教师进行“学法简说”。美段细读,也叫做精段阅读,这是一种细读的方法,一种精读的方法。
“美段”运用于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有三种:一是单个的段落,如《背影》第六段;二是段的群落,如《老王》中写老王送香油鸡蛋的那一个完整的部分;三是分散在课文中的某几处内容或者某几个段落,如《最后一课》中的“我的教室”“我的课”“我的教师”等三个语言片段。
利用“美段细读”来进行阅读品析能力的训练,有着多种多样的角度。如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划分能力、辨析能力、概括能力、欣赏能力、仿写能力等。如果我们不厌其烦的话,这些内容都是可以在同一个美段的细细品读中实现的。现在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美段细读,读什么?
(1)朗读文段,品味词句,感受意境,以声传情。
(2)或概说文意,或概括段意,或概括情节,或给画面命名,或提取文段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3)划分文段的层次,概括层意。
(4)品析字、词、句的深刻含义及其运用的美妙。
(5)从声色、动静、详略、抑扬、虚实、情景等不同的角度对文段进行品读。
(6)赏析文段中的修辞手法。
(7)学习、运用文段中的优美句式。
(8)赏析文段的美感,赏析文段的美点,赏析文段的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
……
2. 学生进行“学法实践”。欣赏课文高潮部分“暴风雨描写”这一段的美感与作用。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师生讨论,此段细读的角度主要有:
(1)朗读,读清楚此段的层次。
(2)划出这段文字中的关键短语。
(3)分析这段文字展开的顺序。
(4)分析文段中的“动静”“声色”“虚实”。
(5)品味这段文字的用词之妙。
(6)品析这段文字中的修辞手法。
(7)品析这段文字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8)阐释此段文字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
同学们自选角度,细读本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中交流,然后教师进行学习小结。通过细读,我们可以品味到这段文字的美感:
从结构上看,它是概写一笔,细写几笔;从顺序上来看,它是时间为序,由静到动;从描写技巧上来看,它有色有声,有实有虚;从氛围上来看,它是着力渲染,手法生动。
通过细读,我们可以品味到这段文字的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
它渲染出可怕的暴风雨的氛围,这种大自然的力量摧毁了鸭的围栏,鸭子外逃,于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就有了杜小康在风雨之中寻找鸭群的情节与细节。暴风雨的描写在此时衬托了人物,表现了人物在暴风雨中的成长。暴风雨的描写出现在小说中,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这样的品读过程,优美、深刻、落实,得体得法,学生在“方法”的指导与影响下进行学习,活动充分,收获丰富。
二、基本阅读能力的训练
基本的阅读能力的训练,需要我们提炼阅读现象、探求阅读规律,细腻分析构成学生一般阅读能力的要素并自然地渗透到日常教学的训练活动之中。
下面八个方面的“能力”,就是普遍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带有规律性的训练要点:
1. 文体辨识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并区别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准确区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能准确地区别事实论证与道理论证,能辨识文章的横式结构或竖式结构,能够准确判断文章的总分总、总分、分总式等基本结构形式。endprint
2. 文意把握能力。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寓意,能找出表达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点,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等等。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对文段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的能力。
3. 思路分析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思路,能对文章、文段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与划分。具体而言,能分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道的结构;能分析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能分析文中某个部分的层次、分析文中某个段落的层次,等等。又如能够根据或抓住文中的语言标志分析文章的结构等。
4. 要点概括能力。即对文章、文段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概括,对文章的写法进行概括的能力。如对文章、文段的中心、大意的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章的层意、段意的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对文中某种表达规律的概括,等等。
5. 语言品味能力。即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的文段品读的能力,也就是品味词义,揣摩句义,品析重要句段。含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句义,品味、阐释词、句、段的表达作用,等等。
6. 文学欣赏能力。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细化一点说,就是含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欣赏。如线索,如表现手法中的正面侧面,对比烘托,详写略写,伏笔照应,悬念释念以及文章美点赏析,又如语言赏析、手法理解、自由赏析,体味欣赏文章美点,欣赏文章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
7. 感受评价能力。即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能够表达自己的体会;又如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评价文中的人物、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就文中内容进行想象等。
8. 阐释解说能力。即能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说明,进行解说,进行解释,进行分析,进行欣赏等。更细节化的内容如,对文章的含义、文段的含义、文句的含义进行说明,其最高层次的能力是对文本中有关内容、有关手法的“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进行简洁明了准确到位的阐释。
以上八种基本的阅读能力中,最需要我们关注的是语言品析能力的训练,这是基础,是根本,是核心,是要害,如果坚持训练,学生将受益无穷。
对下面内容的基本训练,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常规项目”:文中佳词美句的品析;品味句段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类描写方法和描写内容的品评欣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赏析;文章的段或片段的精细阅读;文章线索或者思路、层次的分析;运用所学习过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对指定的内容进行欣赏;概括人物的特点、文中的事件或文章的思想内容等。
有了如此落实的训练,才可称得上是关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与提升。
这些基本能力的训练,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艺术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设计自然得体的课堂阅读活动,既能顺利地进行课文解读,又能顺势进行必要的阅读技能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以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进行课堂实践活动,真正地在富有力度的阅读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技能。
下面我们来欣赏名篇《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感受巧妙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阅读技能训练的过程。
《济南的冬天》教学资源丰富,课文朗读、结构分析、修辞手法的品味、抒情方式的欣赏、精段品读、画面欣赏、语言品析、美句读背等,都可以形成美妙的课堂活动。
下面我们利用课文设计三次品读欣赏的活动。
【活动一:课文美说】
(1)全文朗读。
(2)教师出示“活动建议”:请同学们体味课文的描写之美,选用课文中的语句,说一说济南的冬天之美。
(3)教师示例:
画面美:古老济南的城内那样狭窄,城外又是那样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就像一张小小的水墨画。
(4)同学们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自由表述。如:
城之美: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山之美: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雪之美: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水之美: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说明:这次活动,解决的是“文意把握”的问题。“课文美说”把学生深深地引入到课文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领会全文的基本内容,训练学生提炼整合课文信息、把握课文要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综合阐释课文信息的能力,又同时学用了课文的语言。)
【活动二:美段品析】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点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师:让我们把学习的视点移向课文中这最美的一段,一起来进行美读、品析。
(1)首先让我们美美地朗读。请同学们朗读这一段,体味哪些字词最有助于朗读时表达情感。(同学们参与朗读训练活动)
(2)然后让我们美美地品析。话题是:课文美点品析。请同学们静读这一段话,揣摩、品析它的美点。
(3)同学们读课文、作批注、写美点阐释,进行课堂发言,交流。
同学们发言的内容可能有:
画面之美,雪后斜阳,温馨动人;线索之美,“妙”字贯串全段;结构之美,全段层次明晰,可分为三个层次;动词运用之美,“顶”字、“镶”字用得好;色彩词运用之美,“蓝”“银”“粉色”……明丽可爱;手法运用之美,“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化静为动,变实为虚;比喻之美,“带水纹的花衣”以小写大,描写了雪后山色的斑斓可爱;更重要的是情景交融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温睛之美的喜爱与赞叹……
(说明:此次活动,解决的是课文美段细读细品的问题。这里着眼于“微观”,着眼于对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精段阅读技能的训练,多角度地、反复地利用课文训练学生概括、品析、欣赏、阐释的能力,朗读训练、画面欣赏、层次划分、线索寻觅、字词品味、美感阐释、作用品析等尽在其中,可谓美文美教,活动充分,细节到位。)
【活动三:自由读背】
请同学们从课文的第三段、第五段、第六段中任选一段,当堂读背。
同学们活动。
教师小结:我们今天实践与体味的是文章的一种读法:理解一篇,精读一段,背读一节。
像这样教给方法、训练技能的课堂阅读活动,可谓集“效率”与“美感”于一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