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的春风 何时化甘霖

2014-07-18蒋国生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则政绩观升学率

蒋国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0-0040-02

社会本质上是一个新旧问题交杂混合的问题集合。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产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给教师“减负”我国已声嘶力竭地喊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但令人遗憾的是,解决问题的进程是如此缓慢,取得的实效是如此地微乎其微。难道真要让“翘首以待”的教师等到“花儿也谢了”“心儿也凉了”?

综观近几年教育教学,看似“兴旺”实则“虚火”,看似“平静和谐”实则“暗流涌动”。站在一线教师的层面上,我们认为教师“减负”这一现实问题难以彻底破解的“症结”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治烙印”浓厚的法治观。“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如今,我国已经制订并颁布了《宪法》、《教育法》、《教师法》、 《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表面上看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全面而完善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法规的制订与颁布并不意味着教育方面实现了“法治”,要真正实现教育的“法治”,仅仅做到“有法可依”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着国民,尤其是“儒家文化”倡导的“人治思想”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更是根深蒂固。因此在我们实施、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时还存在着深深的“人治”的“烙印”,还存在着“实施偏离”与“执行疲软”的现象,真正达到教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要求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二是“日益赤裸”的政绩观。“教育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已经“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并为广大教师所赞赏并推崇。因为这不仅是对教育重要性的肯定,也是对广大教师辛勤耕耘与付出的肯定。殊不知有些地方政府却对“教育也是生产力”有着别样的解读。他们办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率,尤其是高考升学率。因为高考升学率越高,户口转出的越多,人口基数就减小,年人均GDP、年人均收入就增加(分子不变,分母减小)。这样,不仅高考成绩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经济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难道不是“政绩”?这“一箭双雕”“一举两得”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正是在这样一种“日益赤裸的政绩观”的诱惑下,导致有些地方对国家的素质教育方针、减负的“三申五令”漠然视之,他们或“举素质教育大旗行应试教育之便”,或抱“观望等待的态度”守“谁执行谁吃亏”的谬论,趑趄不前,患上了严重的“短视症”“近视症”,从而大大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对我国的教育大业犯下了“滔天罪行”!可怜的是我们广大“感激涕零”的教师却成了地方官员谋取政绩的一枚棋子,成了“赤裸政绩观”的真正牺牲品。

三是“迷失航向”的教育观。在有些地方“利益最大化政绩观”的驱使高压下,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领导者被迫丧失了自己的立场,抛弃了自己的原则,走向了教师的“对立面”,迷失了教育的航向。国家的教育宗旨与方针,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校风教风等一切都抛之脑后,成了一纸空文。“向时间要效益,让时间出质量”已经成了教育人心知肚明的秘密,心照不宣的共识,谁都不愿去揭开,谁都不愿去捅破。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怎么敢“一意孤行”地创新“自选动作”,又怎能放平心态轻松得了?“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这教师头上“三把刀”时刻威胁着教师的饭碗,关系着教师的生存。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何谈生活品质、生存质量?更何谈专业发展、幸福指数?教师只不过是一个个“被奴役着的看似尊严而实则在进行无意识劳动的思维冻结的动物”;是一个个“被欺凌着的看似欢愉而实则痛苦万分般无奈哀嚎的弱者”。如今,我们社会正轰轰烈烈上演着一部现代版的《摩登时代》,演员就是我们这群所谓的“教育人”。如果地下有知的话,我想问:卓别林先生,你认为我们的演技能够与你媲美么?

在教育大系统中,绝大多数教师处于教育金字塔的最底层,夸张一点说是教育系统中的弱势群体,也许我们的话是微不足道的,起不到振聋发聩的效果,但这是我们用真诚与良知发出的心中的呐喊!

教育的春天在哪里?教育的春天在动真碰硬的教育革新里。教师的春天在哪里?教师的春天在千百万教师的期待里。相信不远的将来,“减负”的春风一定能真正掠过教师的心田,化成学生们期盼已久轻松学习的甘霖。

(编辑:杨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则政绩观升学率
黄帝内经
例谈构造隐圆巧解四类向量问题
“实则”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看“观”不看“官”
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实践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