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看“观”不看“官”
2015-05-19梁新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5年5期
梁新
一个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政绩观是否成熟、稳定,与上级领导的喜好有很大关系,甚至有直接关系。近日,很多报刊转载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名来自基层环保局局长的忏悔:领导威胁我不要影响他的政绩》,读后让人深感震撼。
这个局长上任之初,“曾经立志要为乡亲们守住蓝天清水”,觉得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的政绩观与领导的政绩观背道而驰。为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他选择了和很多人一样的态度:与领导保持一致。为此,这个局长在明面上高调向污染宣战,展示环保决心,背地里却按领导要求为企业出主意、跑关系,甚至对违法排污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调研时弄虚作假,为被查企业通风报信。
这就是权力所具有的神奇魔力。当年的“楚王好细腰”,不过是楚王的“个人爱好”而已,楚王本人既没有“提倡”,也没有“发文”,更没有“大会报告、小会动员”,却导致“宫中多饿死”的悲剧接连上演。“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以此说明领导干部政绩观的导向再恰当不过了。投上级所好,历来都是“宫中”发生“饿死人”的直接原因。
当领导大权在握、说一不二、能够决定下级升迁命运之时,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会对下级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一种力量很强的“暗示功能”。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准确把握服务人民这一根本目的,准确把握求真务实这一核心内容,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这一基础前提,准确把握实践、群众和历史三个衡量标准,才能不被领导个人的好恶和政绩观所左右。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会真正有底气,而不会像那个环保局长那样,看领导的眼色行事,忘了自己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