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英译过程中的归化异化
2014-07-09江波潘宁
江波 潘宁
【摘要】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不是简单的语言层面意义的转换,而是要求译者能对原语和译语文化的信息进行准确把握。本文拟从模因论视角出发,结合流行语模因的传播过程,從全新的视角探讨流行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关键词】模因论 网络流行语 模因传播 归化 异化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7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以来,越来越多学者注重从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整体性思考。廖七一(2001:232)曾指出,“文化转向”极大地提升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把翻译研究从文本对照和语言分析的狭隘空间中解放出来,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加深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1模因传播过程中的归化异化策略。归化和异化最早由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995)提出:归化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明白、流畅的风格,以使目标语读者对外来文本的陌生感降到最低;而异化则指生成目标文本时会通过保留原文中某些异国情调的东西来故意打破目标语惯例的翻译类型(Shuttleworth,2008:59,79)。
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往往存在共性,原语文化中的模因在译语文化中往往可以找到相似模因,对其潜在宿主产生相似的感染。为了使译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阅读原文时基本相似的读者反应,译者往往采用归化翻译的方法,即尽可能“接近读者”。
正如生物体要靠遗传和进化来延续其生命基因一样,文化也需要通过继承和进步来延续其文化基因;不同的是,模因通过非遗传的方式得以复制和传播。而复制忠实性是模因能否得到成功复制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原语模因在语言、文化和风格上被尽可能完全地复制,这正是异化翻译追求的目标,即“接近作者”。
在模因传播的初级阶段,往往采用归化翻译的方法。在文化交流的初期,原语模因和译语模因、甚至由各自进化的产物所构成的、业已存在着的模因世界往往都存在巨大差异,译语中的潜在宿主可能因无法解码异国模因的异化翻译,而直接拒绝接受感染,从而致使原语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死去”。但是,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理解的加深,不同语言之间的共同认知环境日益增多,译语读者的求新、求真心理和模因的复制本性将不再满足于归化翻译(尹丕安,2006:41),异化翻译因此成为模因传播的趋势。
毋庸置疑,归化翻译往往会给译语读者带来与原语读者相似的读者反应。但是,从模因论来的角度来看,归化翻译却剥夺了译语读者接触原语模因的机会,使译语读者无法成为潜在的宿主,原语模因也无法实现其在译语文化中的新的生命周期。
二、网络流行语英译过程中的归化异化应用
在韦努蒂看来,归化和异化不是简单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谭载喜,2009:245)。归化和异化并不等同于意译和直译,强调的不是语言的表达形式而是翻译过程中贯彻的态度和观念,是一种文化逻辑,呼吁将翻译放在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的范围来考察。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语言文化也日趋呈现多元化趋势,保护文化多样性是翻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流行语英译中,译者应该尽可能多地保留汉语特有的语言和文化,既可以扩大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又可以通过翻译实现文化输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赵念渝(2008)曾指出语言是表达最直接、最前沿的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在急需加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形势下,译者应该采取异化的态度,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减少汉语文化的亏损,忠实地复制原语模因,争取感染更多的宿主,从而促进汉语模因在英语世界得到复制和传播。
三、结论
当然,在流行语英译中提倡异化并不是否定归化的合理性和积极影响。归化是流行语英译初期的必要手段,如:“饺子(jiaozi)”的早期译文为“dumpling”,“太极(Taiji)”最早被译为“shadow boxing”等等。在流行语的翻译过程中,归化是模因传播初期的必要手段,而异化则是模因传播的必然趋势,二者相得益彰,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Chesterman, A.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7.
[3] Shuttleworth. M, Cowie. M.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谭载喜主译.翻译研究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59,79.
[4]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32.
[5]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45.
[6] 吴光华.汉英大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7]尹丕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9-42.
[8]赵念渝.翻译、编译背后的“语言”软实力[N/OL].(2008-4-20)[2010-9-28].http://www.news365.com.cn/bsjhcdjy/200804/t20080420_1840340_2.htm.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311049017Z)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