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动态翻译观视阈下的文学翻译主体间性

2014-07-03储常胜高璐夷

关键词:心智译者原文

储常胜,高璐夷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以及翻译主体意识等方面的理论探索逐渐活跃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目前翻译主体性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更加薄弱,多数人倾向于把翻译主体间性简单地理解为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1]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为深入探究主体间性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概念整合理论,它揭示了翻译中意义的产生机制,剖析了翻译过程中主体的心智运作,从而阐述了翻译中主体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概念整合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翻译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日益凸显,因为翻译过程既有表层的语义理解和传递,更有深层的思维文化交流。从心智角度来分析表层和深层行为在主体间的动态运作过程,无疑为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文学翻译作为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间性的研究一直是译界关注的热点。其实,文学翻译中,无论是表层语际间符号转换,还是深层文化移植都必定涉及到复杂的心智运作,并动态体现于主体间。笔者力求从概念整合和心智运作角度来分析文学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提出整合动态翻译观。在此翻译观的关照下,尝试构建整合、动态、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从而为文学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一、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向主体间性研究的转向

20世纪50年代翻译研究经历了语言学转向,而80年代进行了文化转向。语言学转向使得当代西方的译学研究对翻译中语言转换的分析更加具体细微;文化转向则把翻译研究引向跨文化,意识形态等更广阔的空间。“文化转向借用各种当代文化理论对翻译进行考察、剖析、进行新的阐述,体现为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的思考。”[2]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就是伴随着文化转向而逐渐受到重视。翻译的主体性研究在国内体现于不同的翻译理论范式之中,从而主体性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种是作者中心论的翻译范式。原作者的主体性得到绝对尊重,甚至神圣化。作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先验主体,是解释原文文本的唯一权威。译者是原作者的仆人,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不带任何自我意识的构建原作的意图。译者的创造性被严重淡化,读者的主体性也被抹杀了。读者只是追寻或者跟随作者的原意,所以他在文本意义构建中的作用被忽略,甚至被否定。读者所接受的只是作者主体所赋予文本的客观存在。

第二种是文本中心论的翻译范式,强调从语言内部结构分析和解读原文文本。翻译成为语言之间机械的文字转换。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操作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忽略,主、客体间的互动性被淡化,翻译活动不考虑言语的社会制约性和规律性。

第三种是译者中心论的翻译范式,这种范式基于解释学、解构主义的影响,将译者置于突出的地位,是文本意义的积极构建者。所以,译者主体性得到充分张扬,甚至以征服者、操作者、改写者的身份位于中心位置。

由此可见,依据不同哲学理论、语言学理论和翻译观,文学翻译研究学派之间各有侧重,建立起各自为阵的主体性研究,这无疑暴露了主体性研究的困惑。正如陈大亮所言:“目前翻译研究仍处于主体性研究阶段,还没有建立真正主体间的平等相处关系……翻译研究呼唤主体间性的出场。”[1]

二、整合动态翻译观的构建

文学翻译的主体性研究虽说存在各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但是这些研究成为主体间性研究的理论积累,更是文学翻译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的原动力。探索能够兼容各种研究范式,建构和谐、互动的主体间性自然成为文学翻译过程研究的重点。“文学翻译研究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其关键就是如何厘清主体间性的关系,从而以和谐的主体间性作为目标,完成翻译的整合和创作。”[3]概念整合理论能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因为这一理论考察翻译过程中主体的认知运作,对翻译过程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并广泛应用于翻译领域。我们认为概念整合理论已经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综合的研究翻译的方法和原则,整合动态翻译观应运而生。

(一)概念整合成为翻译主体构建意义的机制

概念整合理论是福柯尼耶和特纳提出探索意义构建的理论框架。它基于体验哲学,以身体体验作为意义构建基础,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该理论最大特点就是动态考察意义的生成机制,“具有动态性、相对性、模糊性,不能用简单组合和形式主义的方法通过运算获得”。[4]心智空间是其心理学基础,因为概念整合的意义构建过程是各种信息在一定的语境、文化等因素的规约下形成心智空间。心智空间之间相互连接并有选择地相互映射,且以各种方式构成新的心智空间。在会话和思维中,在线运作的心智空间通过各种复杂的程序形成动态的概念网络。一个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为四位一体的完整体,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通过有选择的相互映射,并在类属空间中进行相似性抽象处理,然后投射到合成空间。合成的新概念结构通过“组合”、“完善”、“扩展”三个相互关联的心智过程形成新创结构,新的意义构建也就完成了。如莱克夫所言:“福柯尼耶的心智空间可为先前在语言与认知研究中所遇到的许多难题提供合理答案,是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语言离开了这一认知方式就无法表征,也无法理解。”[5]由此可见,意义的构建是概念整合的结果,而概念整合过程正是语言和现实世界通过认知运作相互连接,彼此联通的过程。“意义是特征了的概念化了的东西,话语意义是同人的心智的关系,而非同世界直接的关系,语言表达形式是人的心智体验表征,语言不是实体的存在,而是意义的存在。”[6]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过程(包括概念理解,语义理解和语用理解等),还是表达过程,即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语际符号转换,都涉及到复杂的认知运作。但是,这些复杂认知活动都要表征为不同文字符号的转换和意义的传递。所以,从认知角度分析意义成因的整合机制是研究翻译动态过程的基础。正如特纳所指出的:“意义来自跨越一个以上心智空间的连接。语义并不是概念容器中的存在物,而是有生命的,活跃的,具有动态性和分布性。意义不是限定在概念容器中的心理物品,而是投射,连结将多个空间进行融合的复杂运算。”[7]我们把这种受到一定的语言、语境与文化的规约,动态的、整合的考察翻译过程中原文意义构建,以及从原文到译文的意义传递称之为整合动态翻译观。

(二)整合动态探索翻译过程中主体的认知运作

传统的翻译研究重视原文文本,把译作看成是缺乏创造的附属品。原作文本得到充分尊重,并重视翻译成品的忠实性。在此情况下,“翻译理论研究在认识上存在很强的实用主义态度,甚至将翻译理论研究讥之为空头理论。”[8]然而,过于强调翻译实践,使得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对象局限于翻译活动本身,在一定的语言文化体系内部,有明显的狭窄性和封闭性,很难形成一套传统的阐释和分析翻译理论体系。传统翻译观的局限性随着翻译过程的认知研究逐渐凸显出来,因为译界通常将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或者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置于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以至于对翻译的具体过程关注不足。“近代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多讨论翻译的结果,以及对结果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标准和原则;近些年来,有关翻译的性质,即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更是方兴未艾,而对翻译内部规律的探索较多地注重于具体技巧的研究,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尚嫌不足。”[9]其实,翻译过程研究离不开对翻译活动中不同主体的认知运作的分析,从此,翻译研究从原文文本到译文作品的两端研究发展到对整个翻译活动的动态研究,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学在方法上逐渐重视实证研究,翻译研究也开始了从译作到译者,从成品到过程的转向。”[10]国外学者曾尝试通过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来揭示译者大脑中的黑匣子。R·Bell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探索翻译过程。E·Gutt将关联和认知引入翻译过程研究。S·Halveson论证了翻译普遍性的认知基础,通过认知语法来解释语义信息认知组织的不平衡性,寻找翻译过程研究的统一解释。这些研究都为动态考察翻译过程提供了有益尝试。而“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意义构建过程的动态性,阐述了语言意义动态生成的空间机制,对动态的、随即的、模糊的思维认知活动具有阐释力”。[11]整合动态翻译观就是基于概念整合理论,注重考察翻译的过程,以体验观为哲学依据,以认知为心理学基础,以动态整合为研究方式新的探索翻译过程中主体认知运作的翻译观。这种整合动态的认知方法可以延伸到对原文的意义构建,译文的意义构建,以及从原文到译文的意义传递的心智运作研究。

三、整合动态翻译观中文学翻译主体间性

随着翻译主体性的深入研究,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日益显得必要。因为孤立研究作者、译者、读者在翻译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无法全面阐释翻译过程中多元主体的认知运作和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所以,“主体性必然离不开主体间性,离开了主体间性的主体性是一种虚无。”[1]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是探索主体间性的一种新尝试。

(一)整合动态翻译观主体间性的构建

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延伸和联接,反映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它是一种交互的主体间的共在,体现了人与人、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葛校琴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他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主体间性即包括了多元主体性,也包括主体性是在与其他主体对象之间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中发生的,是主体间的共在。”[12]所以,主体间性体现了主体与主体间相互交往的特征,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翻译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认知性,其社会性要求主体应当超越封闭的自我,从主体走向主体间,在相互交往中相互尊重彼此的主体身份;而翻译过程的认知运作就是探索主体间的心智互动,各主体与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重要途径。文学翻译中文学语言体现了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主体间性界定了。所以,主体间性关系中不是主体认识世界,也不是主体支配世界,而是主体与世界共在,彼此自由,又互相融为一体。概念整合动态翻译观充分体现并合理阐释了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所构建的主体间性是整合的、动态的、交互的,并以译者主体性为主导,以原作者和读者主体性为基础的和谐主体间性。如图1所示。

图1 整合动态翻译观的主体间性

(二)整合动态翻译观对主体间性的阐释

从图1可以看出,概念整合动态翻译观以概念整合为理论支点,把文学翻译过程看成是动态的、交互的连续系统。两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整合过程既揭示了原文文本的构建过程,又体现了从原文到译文的意义传递和认知运作过程。作者的主体性体现于原文文本构建中的认知运作。处于现实客观世界的作者,基于一定的主、客观因素而选定一些主题和思想,然后初步构建并逐步完善构建的语篇认知世界。作者在客观世界与自我认知世界互动中,以一定的语言语法规则,选用与其主题相关的语言手段进行表达,通过复杂的认知运作创造出原文文本。

译者通过阅读原文文本,实现文本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原文的语言符号会激活译者认知世界的相关信息。译者以体验互动为基础,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概念整合等进行语篇连贯性和意义的建构,获得与作者相一致的语篇认知世界(CW1=CW2只能是理想状态,翻译实践中译者在意义构建和传递中只能使CW2比较接近CW1。同样道理,读者通过目的语文本所能构建的认知世界CW3只能是比较接近CW2,并努力接近CW1),最终实现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译者要完成自我的认知世界的重构,并在此过程中丰富、更新自己的认知世界。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以整合和互动为基础,经过几次或者多次循环完成。作者的意图与译者通过主、客体互动体验所形成的对原文本的解读会有所差异。译者必须通过认知主体的多重互动关系(主体与现实,主体与文本,主体与文化,作者主体与译者主体等)才能有效保证原文文本的相对“正确”解读,进而体现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正确解读原文文本之后,译者要在自我的认知世界和客观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在两种语言语法规则的规约下,通过复杂的概念整合形成目的文本。译文的形成既是语言的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的移植和认知的重构,此过程中的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再次得到展示。

译文读者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其自身的阅历、意识形态、对原作者所处文化的认知构成了对原文本文化的理解定式,这种定式对读者解读译文文本的认知世界产生一定影响。读者以译者的文本为基础,同样通过主客观世界的互动形成自己对目的文本的欣赏,并间接认知原文文本,这样读者的主体性也得到实现。“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13]

由此可见,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是整合的、互动的、和谐的,是以译者主体性为主导,作者和读者主体性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各主体通过译者,以各自的认知体验为基础,形成相互交流对话的主体间性系统。此系统中各个主体性既独立又相互交织形成一个连续体,而且这个系统是开放的,能够与其它主体,比如赞助者、出版者等进行有效的联系。

(三)整合动态主体间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呈现

基于整合动态翻译观,整合、动态、交互的主体间性得以构建,并能够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得到合理的阐释。以文学翻译实例来说明文学翻译中主体间性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江雪》是唐朝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其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借歌颂隐居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从整合动态翻译观来看,此诗句的理解过程中的意义构建和翻译过程中的意义传递所呈现的翻译主体间性的解释,如图2所示。

在整合动态翻译观主体间性关系中,译者主体性为主导,并且只有与作者、读者的主体性进行良性互动,才能动态考察翻译过程,从而对翻译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图2清晰地表明整合动态翻译观所构建的文学翻译的整合、动态、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这种和谐的主体间性关系为具体分析文学翻译提供了在线的分析工具。

图2 交互主体间性下的文学翻译整合过程

译文1: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许渊冲译

译文2:In a lone boat,rain cloak and hat of reeds

An old man’s fishing the cold river snow.

David Hinton译

依据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文学翻译过程需以译者主体性为主导,体现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才能形成意义构建和传递的连续体。译者对这首诗的翻译通过主体间的互动才能较好的完成翻译创造。首先从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原诗句可以分为输入空间1既实物空间(蓑笠、翁、舟、雪、江)和输入空间2既情感抽象空间(孤、独、寒),这两个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最终形成合成空间及层创结构:渔翁寒江独钓图。层创结构的形成是译者理解过程中的心智运作的结果,这种心智运作体现了译者与原文本的互动。

译者创造译文的过程是基于对原文本理解的合成空间(渔翁寒江独钓图),另一输入空间是译者认知世界中的相关信息,如文化图式等。这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形成译者的第二个合成空间和层创结构,这个层创结构需要传递下列信息:lonely man,isolated boat,fishing alone,iced snowy river,cloak等。以此判断,这两个译文基本上都能传递原文意义,但是许渊冲的译文更侧重独钓和孤独的诗歌意境,这种忧郁孤独与清高孤傲形成强烈对比,其译作的妙处自然显现。希尔顿的译文更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信息,让译文的读者很容易认知和把握原作的诗歌情景,但是对于这首诗歌主题的阐释没有许译文的巧妙和深刻。在这种整合、动态、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中,读者通过认知世界与译文文本的互动来理解和欣赏这两句诗句的不同译文。

可见,在文学翻译中,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构建的主体间性可以动态地考察翻译的过程,从心智运作角度揭示作者、译者、读者主体性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映射、交流,最终成为一个整合、动态、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

整合动态翻译观对文学翻译主体间性的阐释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将主体人在文本的意义构建和意义传递中的认知运作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同时关注社会和文化对个体主体的制约性。整合动态翻译观所构建的主体间性是一个整合、动态、交互的关系,它将作者、译者和读者纳入一个和谐生态化的主体间性系统,使各个主体性都能得到发挥,又相互对话交流,形成一个有机的连续体。

[1]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3):3-9.

[2]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J].中国翻译,2004(1):7-11.

[3]尹富林.论概念整合模式下翻译的主体间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41-44.

[4]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81.

[5]Lakoff,George.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542.

[6]徐盛桓.照着做,接着讲[J].中国外语,2007(1):7-12.

[7]Turner,M.The Literal Min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57.

[8]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4):2-5.

[9]詹朋朋.英汉翻译的思维切换模式[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23-26.

[10]邓志辉.认知科学视域下西方翻译过程实证研究发展述评[J].外国语,2012(4):88-94.

[11]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5.

[12]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03.

[13]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心智译者原文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爱是开启幼儿心智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