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曲唑联合HM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疗效观察*

2014-06-13

关键词:曲唑卵泡卵巢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西医教学部; 2.烟台市牟平中医院,山东 烟台 26419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stem, 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1],由于PCOS存在排卵障碍导致不孕,往往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其治疗的关键是诱导排卵。目前PCOS促排卵药物主要选择克罗米酚(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及来曲唑(LE)。HMG是PCOS促排卵常用药,其较强的药理作用易导致多胎和OHSS等并发症[2],微刺激方案可以减少此类并发症发生,由于其“安全、高效、少干扰”已被生殖界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3-4]。匡延平[3]将LE+HMG作为微刺激方案积累了临床经验。本研究选择单用HMG和HMG+LE两种促排卵方案,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2003年荷兰鹿特丹PCOS诊断标准[5]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不孕不育门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58人,共58个促排卵周期,年龄24~37岁,平均(29.48±3.09)岁,不孕年限1~7年,平均(2.64±1.73)年。纳入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无高血压病史,子宫输卵管造影至少一侧通畅,丈夫精液分析正常。促排卵前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1.2方法 月经第2~4天抽肘静脉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睾酮(T)及胰岛素(INS),内分泌正常者直接进入促排卵周期,异常者行内分泌治疗至正常后进入促排卵周期。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先后及个人意愿将58人分成LE+HMG组(A组)24个周期,HMG组(B组)34个周期。A组月经周期第3~7口服LE(芙瑞,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 mg/d,第8天开始注射HMG(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75 U;B组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注射HMG,用药过程中两组均根据卵巢反应调整HMG用量,直至经阴道超声提示主卵泡直径≥18 mm、检测尿LH阳性时,肌注HCG(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6000~10000 U诱发排卵,并记录直径≥14 mm的卵泡数目及子宫内膜厚度。嘱患者HCG当日和次日同房,48小时后阴超监测是否排卵。排卵后均给予地屈孕酮(达芙通,荷兰苏威制药公司)口服,1片,每日2次。连续用药超过9天而无主卵泡生长者视为卵巢无反应,则终止促排,放弃卵泡监测。

1.3妊娠诊断 排卵后14天测尿HCG阳性者为生化妊娠,阳性15天后超声监测到胚芽及心管搏动为临床妊娠(包括宫外孕)。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共58个促排卵周期,其年龄、不孕年限及体重指数(BMI)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体重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促排卵效果比较 A组和B组HMG使用量、HCG日优势卵泡(直径≥14 mm)数及单成熟卵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成熟卵泡(直径≥1 8mm)数、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促排卵效果比较

2.3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A组24个促排周期均有成熟卵泡,无取消周期,9例临床妊娠均为单胎,无流产,无OHSS发生;B组34个促排卵周期有2个卵巢无反应而取消周期,周期取消率为5.88%;2例轻度OHSS,无特殊治疗痊愈;13例妊娠患者3例胚胎停育、1例双胞胎、1例3胞胎,临床妊娠率A组37.5%(9/24)、B组38.24%(13/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2.4两组妊娠患者和未孕患者BMI比较 两组未孕患者BMI均高于妊娠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BMI对两组患者妊娠率的影响

3 讨 论

对于PCOS患者的促排卵治疗,医生既要考虑疗效,又应尽量减轻患者经济压力,还需要规避多胎和OHSS等并发症。

来曲唑作为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可阻断雄烯二酮(A)和睾酮(T)向雌酮和雌二醇(E2)的转化,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阻断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卵泡发育[6]。本研究中LE+HMG促排卵可减少HMG用药量,降低药费,减轻肌注HMG带来的痛苦,这与韩斌等[7]的研究结论相同。LE+HMG组优势卵泡数(2.54±1.69)明显低于HMG组(4.47±3.47)而单成熟卵泡率(37.5%)明显高于HMG组(20.59%),降低了多胎和OHSS的风险[8]。本研究中HMG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OHSS,密切观察,未经特殊处理后康复,13例妊娠者有1例双胎,1例3胎;LE+HMG组9例妊娠均无OHSS和多胎发生。

LE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但不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LE促排多在卵泡发育早期服用,其半衰期为2~4 d,到卵泡发育后期,其降低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基本消失,故不影响子宫内膜生长[9]。本研究中月经第3~7天服用LE,与HMG组比较,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0±0.1)cm、(1.0±0.14)cm,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中两组均获得满意的妊娠率,但HMG组有3例患者胚胎停育,2例卵巢无反应而改其他方案。

本研究还比较了两组妊娠患者和未孕患者的BMI,两组妊娠患者和未孕患者BMI分别是22.12±2.45和22.36±2.36、24.45±5.28和24.11±4.09,其中妊娠患者BMI均低于未孕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这与李晓芳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LE+HMG促排卵方案针对PCOS患者具有良好的单成熟卵泡率和妊娠率,且经济、安全、高效、少干扰,在临床上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1] Boudhraa K, Jellouli MA. Indication of metformin in the management of hormonal dysfunction secondary to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of 63 cases[J]. Tunis Med, 2010, 88(5):335-340.

[2] Tehraninejad ES, Nasiri R, Rashidi B, et al. Comparison of GnRH antagonist with long GnRH agonist protocol after OCP pretreatment in PCOS patients[J]. Arch Gynecol Obstet, 2010, 282(3):319-325.

[3] 匡延平. 轻刺激——从克罗米芬到来曲唑[J]. 生殖医学杂志, 2008, 17 (6) :432-434.

[4] Heijnen EM, Eijkemans MJ, De Klerk C, et al. A mil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invitro fertilization: a randomised no inferiority trial [J]. Lancet, 2007,369 (9563): 743-749.

[5] Boyle J, Teede HJ.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An update[J]. Aust Fam Physician, 2012, 41(10):752-756.

[6] Bedaiwy MA, Mousa NA, Esfandiari N, et al. Follicular phase dynamics with combined aromatase inhibitor and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treatment [J]. J Clin Endocrinal Metab, 2007,92 (3) :825-833.

[7] 韩斌,林津,黄平,等.来曲唑促排卵的个体化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17(9):1356-1359.

[8] 李晓丹,田玉燕,徐素欣,等.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365-2366.

[9] Ray Chaudhuri A, Chatterjee S. Frozen embryo transfer: the present practice and beyond[J]. J Basic Clin Physiol Pharmacol, 2013,22:1-6.

[10] 李晓芳,孙宝志.来曲唑对肥胖和非肥胖型PCOS病人促排卵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7(6):491-495.

猜你喜欢

曲唑卵泡卵巢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保养卵巢吃这些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小鼠窦前卵泡二维体外培养法的优化研究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来曲唑灌胃后EM大鼠病灶体积及COX-2 mRNA、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研究
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其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