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现状与对策的探讨*

2014-06-13于彬彬柳韦华

关键词:老年人护理人员家庭

于彬彬 柳韦华

(1.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2.泰山医学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空巢家庭急剧增加、居家养老和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趋势,无疑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 家庭护理是运用护理程序对整个家庭及其亚系统中处于不同健康水平的成员提供专业性护理服务,以促进家庭系统及其成员达到最佳的健康水平[2]。家庭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形式,在满足我国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家庭护理的概念、特点和开展的必要性,指出其发展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发展提出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家庭护理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照顾,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老年家庭护理的概念和特点

1.1家庭护理的概念

家庭护理概念根据分类的不同,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护理[3]是指“正规或非正规护理人员在家庭中为需要照顾的人提供护理服务,促进、恢复和保持被照顾者最大程度的舒适、功能和健康,服务内容集专业的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服务和非专业的社会服务于一体。如在美国[4-5],家庭护理是在家庭环境下为残疾患者、慢性病患者或临终患者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服务、社会帮助、专业治疗和必要的日常生活协助,提高生活质量。狭义的家庭护理[6]是指专业的家庭健康照顾服务,强调提供者是正规的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是专业的健康照护,突出家庭护理的专业性。如在香港,家庭护理主要指护士为不需要住院但仍需他人照顾的患者提供全面的、切合个人需要的专业护理服务[7]。老年家庭护理作为社区护理的一部分,不但要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老年人将成为社区家庭护理的最大受益者。

1.2老年家庭护理的特点

家庭护理作为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家庭护理的地点是在家庭中,可以在护理者或被护理者家中,但主要的是在前者家中。其二,护理对象是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人,包括心理和躯体的健康,即可以长期照顾有慢性病或有残障的人,也可以是间断地照顾有急性病的人,还可以对健康的人或其整个家庭进行健康教育。其三,服务人员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护理者,如护士、医生、家人、亲属等,但提供服务的主体是护理人员。其四,服务内容包括专业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如注射、伤口及各种管道的护理等,还包括非专业人员提供的日常生活照顾,如洗衣、做饭等。其五,服务的目的是满足个体健康需求,促进、恢复和维持其最佳的功能状况和自护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2 对老年家庭护理的需求

2.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急速发展阶段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8],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1.78亿,比重为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占总人口比例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据预测[9]到2013年,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至2050年将达到峰值4.83亿,比重高达34.1%,分别占到亚洲老年人口总数的2/5和全球老年人口的1/4,比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出1亿。与此同时,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由目前2100万增加到2050年的1.08亿,比重由11.4%提高到22.3%。可见,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

表1 全国六次人口普查老年人口数量及其比例

2.2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健康的需求 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往威胁人类的传染病也逐渐被长期慢性病所取代,而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寿命的增长,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及其失能率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据有关调查[10]发现,79.6%的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疾病,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患病基本特征往往是多种慢性疾病共存。这与我国目前医院床位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等现状相矛盾,这就必须依赖于家庭护理。张建凤等[11]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可以达到与住院一样的效果。家庭护理作为维护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减轻老年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为老人及其照顾者提供专业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2.3“空巢现象”突显 根据民政局的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到“十二五”期末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与此同时,由于现在家庭观念的转变,计划生育政策、家庭规模逐渐缩小的状态,加上独生子女核心化家庭架构的逐渐成熟,这些趋势都使老人“空巢现象”突显,独居老人、一对老夫妇的家庭越来越多。尽管“空巢老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现象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老人的孤独、空虚、伤感等心理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对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强烈冲击。公众对于老人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强。

2.4居家养老仍是主流 目前我国老年人呈现出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和未富先老等特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我国养老机构的不完善,绝大多数老年人仍期望居家养老,有研究表明,85%以上的老年人有居家养老的意愿。目前,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在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中占据主流地位。家庭护理的开展可以为老人的居家养老提供技术支持,可以减轻当代年轻人的负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生活照顾、健康教育及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是老年人得以安全、健康的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实现养老的重要保证。

3 目前家庭护理存在的不足

3.1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综合能力低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每名公共卫生护士服务的人口标准为2600人。护理人员作为家庭护理的主体,对社区护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家庭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综合能力亟待提升。据有关调查显示[12],一般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1~3位护理人员,这说明我国社区护理人数与卫生组织标准存在很大差距。同时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学历以大中专为主、职称普遍偏低,而且大多数是从临床护理岗位调整而来,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识与技能相对缺乏,能力有限只能针对个体提供某些单纯的治疗护理服务,对于健康促进、健康维护与疾病预防方面的工作开展较少 。而在美国,2000年其社区护理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到了11.6%[13]。

3.2传统医疗观念为主,家庭护理认识不足 家庭护理服务的对象多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由于对其性质和内容认识的欠缺,普遍意识不到开展家庭护理的重要性[14]。人们受传统健康观念“没病即是健康”的影响[15],认为不是很严重的病不需要就医,淡化了人们的防病与保健意识。同时由于人们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如护士的工作就是打针、输液,工作技术含量不如医生、“医生的嘴,护士的腿”、“护士从属于医生”等,尚不能真正理解对护理这门独立的学科和护士的价值,尤其对护士单独提供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以上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家庭护理的开展和实施。

3.3财力支持不足,政策不完善 国外有关研究证实,针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罹患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家庭护理是有效且费用较低的康复方式[16]。虽然我国正在逐步开展社区、家庭护理,但截至目前尚无具体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计划。在经费上,政府也很少有这方面的专项拨款,导致资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开展家庭护理的需要。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大多数虽已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但其也仅局限于医院服务,而家庭护理并没有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于是导致很多居民宁愿接受住院治疗也不愿支付家庭护理费用,这也成为影响家庭护理的发展的关键所在。

4 对 策

4.1发展家庭护理人员队伍,提高其综合能力 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家庭护理设置为一门专业,而我国虽然部分护理院校设置了家庭护理的课程,但课时比较少,而且大多属于选修课。所以各级护理院校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开设家庭护理、老年护理学等必修课程,并借鉴国外家庭护理人才培养经验,培养出更多能独立处理家庭护理工作的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政府还应该通过进一步提高社区医疗条件,增加家庭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减轻其工作压力等措施,吸引更多的护理学生选择就业于社区护理。同时加强对现有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能更加全面、熟练地掌握家庭护理所必备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其综合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4.2加大家庭护理宣传,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 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的舆论和宣传作用向社会介绍老年家庭护理的性质及作用、家庭护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开展有关各种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动员与家庭护理密切相关的机构(社区居委会、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派出所、物业管理公司、学校等)的相互合作,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提高人们的防病、保健意识,提高对家庭护理的认识,尊重家庭护理人员,以提升家庭护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促进老年家庭护理的更好发展。

4.3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我国老年家庭护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应加强对家庭护理服务模式及效果评价方式等内容的研究分析,为政府出台具体的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其次,加大政府有关老年家庭护理的专项财政资金投入,完善有关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费用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扩大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对城乡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覆盖范围。为家庭护理走向社会,走进老年人群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护理人员更好地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14]。

5 展 望

老年家庭护理在我国刚刚起步,其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我国现阶段老年人护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调查,如老年护理模式的建立、老年保险制度的建立,临终关怀、老年家庭护理与法律的学习和宣传等等,这就更需要调动我国老年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地努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资源,以家庭护理为中心,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下,在护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老年人家庭护理会逐渐走向完善,走向成熟。

[1] 赵国琴,戚雯琰. 城镇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研究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3):62-63.

[2] Wright LM,Leahey M. Nurses and Family : A guide to family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M]. 3 rd. Philadelphia: F,A. Davis Company, 2000:102 .

[3] 傅华.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性发展刍议[J].社区卫生保健,2002,1(1):8-12.

[4] 曾友燕,王志红.美国家庭护理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9):91.

[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ome Care .What Types of services Do Home Care Providers Deliver[J]. http://www.nahe. Org/ Consumer / coninfo. html. 2012 -9-28.

[6] 陈静敏,萧予令,苗遒芳,等.社区卫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38.

[7] 黄金月,刘咸璋.香港社区护理的发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95-9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1-04-28,

[9] 人民网,应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上升为基本国策,2012-04-24.

[10] 黄俭强.社区老年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8):725.

[11] 张建风,于卫华.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家庭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35-838.

[12] 武英.开展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6(7):55.

[13] 春玉.金胜姬.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477.

[14] 马彩梅.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发展现状概况[J].甘肃医药,2011,30(2):125-127.

[15] 刘腊梅,周兰姝,吕伟波.我国老年家庭护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及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8A):1982-1984.

[16] Ciliska D,Hayward S,Thomas H,et al.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home visiting as a delivery strategy for public health nursing interventions[J].Can J Public Health,1996,87(3):193-198.

猜你喜欢

老年人护理人员家庭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家庭“煮”夫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