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2014-06-09谢火坤

成才之路 2014年8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有效措施教学改革

谢火坤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不断创新,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特别是自我锻炼能力。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自我锻炼能力;有效措施

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束缚,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很不合理,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系统体育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侧重体育技能和系统知识的传授,学生主要是机械地模仿练习和被动地接受学习,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让学生从被动的体育锻炼中解放出来。

一、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自我锻炼能力指的是在没有教师指导时,学生自己可以根据所学的体育知识独立地完成体育锻炼和开展体育运动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动性、体育运动技巧和处理运动问题能力的综合衡量,是体现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虽然很多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掌握各项基本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技巧,但学生在离开了体育课堂和教师的指导,就不知道如何锻炼身体,也很难积极主动参加运动。

在新课改中,对于体育锻炼有了新的标准,从以往的注重学生体育成绩,变为侧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从而提高其体育锻炼能力。如果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不注重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很难提高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日常体育锻炼中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切合实际的具体的个人锻炼计划,引导学生踏踏实实,认真锻炼,从点滴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紧张的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体育锻炼。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有效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明确锻炼目的。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思想教育和渗透,给学生讲述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以及不爱运动的弊端。学生平时面临着沉重的学习负担,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有新闻报道,某中学开展冬季长跑运动时,有好几名学生晕倒。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向学生介绍多参加运动的好处,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不仅不会影响日常学习,还能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只有学生自己对参与体育锻炼有了高度的重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体育锻炼,而不是被迫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参加体育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自己锻炼能力的第一步。

(2)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锻炼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逐渐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①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体育锻炼知识。教师必须加强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教育,细心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会产生运动疲劳,而运动疲劳不仅会影响运动能力,甚至可能会危害到学生健康成长。采取科学的运动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和消除运动疲劳,缓解上述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锻炼,教师要详细地讲解运动疲劳的判断方法、怎样调节运动负荷和消除运动疲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水平,更加科学地进行自我锻炼。②体育教学,侧重锻炼方法和手段教学。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跟着自己做机械的模仿练习,而应该多把时间留给学生。例如,在学习三级跳远时,教师不能沿用传统的技术教学模式,打破教师注意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检查这一模式。教师应该减少讲解技术要领和示范的教学时间,拿出大部分时间用于对学生讲解学习三级跳远的锻炼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为学生安排一些辅助练习三级跳远的运动内容,用以示范,并让学生自己去训练和总结效果。这样,学生参加锻炼的过程,从被动接受教师安排,变为主动的参加和探索,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让自我锻炼水平逐渐的得到提高。③增强学生课堂自主性,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在常规体育课堂上课时,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布置一些简单富有兴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自学。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过的体育知识,通过哪些锻炼方法可以提高运动成绩,掌握技术要领。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集体讨论和探究。例如,在学习颠球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课下练习如何可以颠更多的球,自己总结方法,在课堂上验证。

(3)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教育之外,还要及时了解学生课下自我锻炼的情况,学生在自我锻炼中取得的进步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在锻炼中遇到的困难,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课下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俯卧撑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我锻炼。同时,告诉学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锻炼指标,让学生在课下通过不同阶段的锻炼,完成锻炼指标。在学生进行了一定阶段的自我锻炼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自我锻炼情况,可以适当地检查学生的自我锻炼效果,对课下坚持自我锻炼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坚持不好的学生要在给予鼓励的基础上,适当鞭策,从而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新风气,互相竞争和帮助,提高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体育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锻炼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尽职尽责地为学生的自我锻炼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热爱体育锻炼,使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江利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J].体育成

人教育学刊,2011(S1).

[2]王素强.浅谈培养学生的自练能力[J].山东体育科技,2012(1).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内莞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有效措施教学改革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