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
2014-06-07张国俊
张国俊
病例1,男,28岁主因乏力夜尿增多2年,伴头晕半年入我院,患者近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且夜尿增多,3~4次/夜,未重视。半年来自觉头晕,2个月来患者自觉乏力加重,无力提举重物,上楼梯第一台阶既感乏力,当口服芬必得治疗症状稍见好转,未再服其他药物。半月前在某医院体检时发现血压200/120mm Hg给予依那普利,地尔硫卓降压治疗,血压降至150~180/100~110mm Hg,2006年6月12日来我院就诊,测血压 180/120mm Hg,测血钾 2.1mmol/L。拟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收住院。查体:四肢肌力Ⅳ级,腱反射减弱。见表1、2。
表1 血钾与同步尿电解质 mmol/L
表2 血醛固酮与24 h尿醛固酮
双肾上腺B超正常:双肾上腺CT示左侧肾上腺内可见直径约15mm阴影,左肾上腺饱满,考虑左肾上腺瘤伴增生。
经手术切除证实为左肾上腺瘤,术后血压及电解质恢复正常。
病例2,女,46岁,因反复头晕与麻木5年,乏力3年入院,5年前因头晕外院诊断为高血压,当时测血压160/95mm Hg,给予服用尼群地平等治疗,血压控制不佳,3年前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测血钾2.91mmol/L血压150/90mm Hg,以原发性高血压和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收住院,给予补钾治疗,症状好转出院,2010年3月又出现上述症状而住院治疗,查体:血压160/105mm Hg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2级,双侧腱反射消失。测血钾3.02mmol/L尿蛋呈阳性。又给予补钾及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等治疗好转。追问病史近4年来有多饮、多尿尤其夜尿增多。测卧位血醛固酮287 pg/ml,正常值为 29.4 ~161.5 pg/ml,做双侧肾上腺CT示左肾上腺低密度显影大小约2.1cm×1.0cm×2.9cm未见钙化右侧肾上腺正常经手术切除证实为右肾上腺瘤,术后血压和血钾恢复正常。
讨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肿瘤或增生造成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和漏诊。因为其病因明确,切除腺瘤可以治愈。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过去认为是一种少见病,近年利用血浆醛固酮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从高血压人群中筛选原醛症,其发病率为5% ~15%,发现它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原醛症以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和醛固酮腺瘤常见[1]。
原醛症分泌大量醛固酮,而醛固酮有排钾作用,造成尿钾升高,血钾降低,引起肌肉症状和失钾性肾病。2例均有低血钾所致肌肉无力瘫痪,口渴、多尿尤其夜尿增多症状,例2曾被误诊为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因此,仔细询问病史很重要。
在诊断原醛症时应从以下几步进行:(1)原醛症的筛选试验,明确高血压和低血钾是由醛固酮增多所致。应同步测定血钾、尿钾、血醛固酮和尿醛固酮。排除药物如螺内酯,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对肾素和醛固酮的干扰后,血浆醛固酮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大于30有临床意义。如两例均低血钾和血醛固酮浓度增高。(2)原醛症的确诊试验。可进行卡托普利试验即25 mg/d,2 h测血醛固酮和肾素,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服卡托普利后转换酶(ACE)受抑制,负反馈减弱,肾素活性升高,醛固酮无明显改变;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明显升高,对血管紧张素的负反馈仍存在,肾素活性不会改变。王卫庆[2]报道当以0.9%氯化钠溶液静滴后血醛固酮277 pmol/L(100 ng/L)为切点时,手术病理诊断原醛症患者的符合率97%,诊断原醛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及97.8%,可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确诊试验。(3)鉴别特醛症与腺瘤,一般增生不如腺瘤症状典型。如本文2例腺瘤症状典型。可观察直立位血醛固酮浓度变化,先测卧位血醛固酮浓度,取直立位4 h后再测。50%腺瘤血醛固酮无明显变化或下降;70%特醛症直立位后血醛固酮浓度升高50%以上。例1直立位后醛固酮无明显变化。(4)对双侧肾上腺给予影像学检查,肾上腺CT比B超敏感,如例1左肾上腺瘤较小,B超未发现而CT给予明确诊断。肾上腺CT薄层和加强扫描更有助于发现醛固酮腺瘤,但对直径小于5mm的腺瘤也难诊断。
治疗特醛症药物首选螺内酯。腺瘤和增生可行手术摘除,术后电解质紊乱及其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本文两例肾上腺瘤切除后电解质和血压恢复正常。
总之,对高血压,低血钾,肌无力的患者应测血钾和24 h尿钾,并及早进行肾上腺CT薄层和加强扫描;血,尿醛固酮及肾素。并进行静脉生理盐水试验,从中筛选出原醛症患者,减少误诊,提高疗效。
1 陆召麟,宁光主编.内分泌内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8-137.
2 王卫庆.生理盐水试验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价值再评价.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52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