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探讨
2014-05-30徐建生
徐建生
摘 要: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一方面,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进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另一方面,现在中职数学教材不分专业“一刀切”,学生认为,数学对专业学习影响不大,导致他们对数学兴趣不高. 许多数学教师越来越觉得数学难教,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数学教学处于困难的境地. 本文谈谈如何进行中职数学教学.
关键词:兴趣;易教易学;服务专业;分层竞争;定位测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知识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医药、通讯、机械、估产及交易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数学课作为职业教学的基础课程,却被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轻视,其原因是中职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存在“厌学”情绪,不感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入学分数偏低,基础较差,学习上有困难,对数学这门学科更是如此,学生普遍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 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的特点,首先要做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以生活化的方法导入,然后讲解相关的功能,由具体案例领会到数学的抽象,最后给予必要的评价激励.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来解决中职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恐惧心,改变中职学生普遍数学成绩差,怕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使得数学教学变得轻松易教.
由此,笔者以江阴中等专业学校4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打破传统数学课模式,通过易教易学、服务专业、分层竞争、定位测试四种方法,解决了中职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恐惧心,改变了中职学生普遍数学成绩差,怕学数学的现状,使得数学教学变得轻松易教.
■易教易学
数学教育的不景气是世界范围内近几十年的事情,当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数学不好学,太难,花了很大力气去学,学了之后觉得不划算.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数学教育家说,由于学数学,一些学生从年轻时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数学教育在毁灭年轻的一代. 虽然他说得严重了一些,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情形.
数学教学内容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很多知识都有一定的难度. 与其讲很多深奥枯燥的,学生听不懂而又不愿意专心听讲的内容,不如从学生接受掌握知识的角度出发,从简教与学入手. 例如:以往教师在讲授定理、性质和相关公式时,总是会有相关的证明和推导过程. 这些烦琐的证明和推导过程,花去了大量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学生感觉到这些证明和推导过程在今后的解题中也没有太多作用,所以对于这些烦琐的证明和推导过程也不愿意听. 现在,在讲授定理、性质和相关公式时,对于相关的证明和推导过程,只是和学生讲清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分哪些步骤来完成,省略了中间烦琐的过程,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更多地应用在定理、性质和公式的使用上,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的应用和解题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的兴趣.
■服务专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即中职数学教学要服务于专业课,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许多教师在教数学时重理论、轻应用,没有紧扣中职学校专业教育的特点,没有形成具有中职特色的数学课程. 新的形势下,中职学校需要对数学课进行重新定位,调整教学目标,对教学进行改革.
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困境,所有专业的数学都是“一刀切”,没有结合专业进行数学教学. 中职数学课程的普教化跟专业的脱节,使得学生觉得数学无用,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中职数学必学内容太多,应当进行删减,同时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相联系的数学理论和应用课. 中职类学生进校就已经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数学要为专业服务,选择和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真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考虑各专业对数学的需求以及数学一年的教学时间,笔者联合各专业课教师,编写不同专业类别的数学教材,对各专业类别的数学内容作出调整. 财会类: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数列、直线方程. 计算机类: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计算机操作、排列组合、解析几何.电类(电工、机电、电控):三角函数、计算机操作、平面向量、复数、排列组合、逻辑代数基础. 汽修类:立体几何、函数、三角、向量、概率与统计.文秘与酒馆类: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数列、直线方程. 新教材要轻理论,重应用,各部分内容要有相对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例题、习题应以生活、专业应用为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好数学是学好专业课的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掌握谋生的本领. 认识改变了,目标明确了,学习动力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分层竞争
现实的教学中,许多竞争都是一刀切进行的,不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在全班范围中开展竞争,仅凭结果决定竞争的最后胜利者. 这样的竞争让学困生因其“先天的不足”而无法和学优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注定他们可能付出全部的努力但仍然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 长此以往,学困生也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现在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激励方式,学生学习成绩不必要与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比较,只要在班级中和自己在同一档次的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当学生在自己选择的一个档次的成绩处于领先时,学生可以考虑上升一个档次来进行比较,成绩在各个档次进行评比. 例如,在班级数学竞赛和各类评选活动中,以往按照全班学生在一起竞争,使得部分数学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对这类活动比较反感,因为他们认为不管他们如何的努力,都没有办法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从而导致这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兴趣也因此低迷.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提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竞争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平台上深刻地體会和品尝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据此笔者按照分层来进行竞争,使学生能够在各自同一层次进行竞争,各自层次的优胜者都享有同样的胜利成果,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付出的努力是有收获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尝到自己努力付出后收获的成果,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定位测试
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测验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 以往的测验都是全班统一试题,统一难度,这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处于后面的学生来说,自己努力得到的成绩一定还是不能和班级中优秀的其他学生相比,这样大大削减了这些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中出现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 为了改变这一学习现象,笔者采用了定位测试的方法.
在测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学生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学生的测验采用A,B,C三套不同的试卷,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 在测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不同的试卷,即A组的学生可以选择B组的试卷,同样,B组的学生也可以选择C组的试卷. 每次测验后各个组进步较大的学生可以选择上升一个小组或继续保留在原来小组,而退步的学生则可以选择继续保留在原小组或下降一个小组,连续两次都退步明显的学生,则下降到下一个小组. 通过定位测试,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不再那么困难,学习的气氛也明显高涨,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
对职业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与课堂教学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上,应不断探索,不断尝试,要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