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剖析

2014-05-30陈洁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合作小组

陈洁

摘 要:随着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引入,合作学习已然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多,且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合作学习,它以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存在,系统利用各元素间的互动,以团体有效成绩为评价标准,是小组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课堂开展合作学习,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合作小组;合作规则;合作时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逐渐被打破,学生更热衷于有创新且能激发学习热情的各种学习模式. 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各个初级中学的后进生, 他们基础差,兴趣薄,如果可以充分发挥课堂的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调动他们对课堂的热爱,无疑可以为我们的数学课堂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就合作小组的构建、合作规则的建立、合作时机的选择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 合作小组的构建

在合作学习开展的初级阶段,我们要进行合作小组的构建.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性在我们职业类学校尤其明显,所以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 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小组为宜. 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展示,人数太少则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劣互补”的原则.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来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 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组之间的竞争打下了基础.

本人曾尝试过以下分组方法:

1. 第一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综合素质各不相同,而各小组之间总体素质则是基本相同的,简单地说,也就是各个小组都有同等的A,B,C类学生,教师想通过这种形式的分组达到以优带差,以达到1+1大于2的结果. 这种方式看上去公平,但实施起来却有弊端,就如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大锅饭”,“东郭先生”们继续躲在“优等生”保护伞下坐等劳动成果,因为组内学生差异较大,他们很难形成激烈的争论,合作学习也就付之东流了.

2. 第二种:组内同质,组间异质

组内学生间的综合素质基本相同,而小组之间的差异较大,简单地说,第一组就是最优组,最后一组是最差组. 第二种方式解决了第一种方式的弊端,组内学生之间素质相当,能够形成一定的讨论、互助、分工,表面上看起来能够合作学习,但有的差生组会因“受歧视”而产生严重的纪律问题,从而影响和谐班风的稳定,而这恰恰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优秀生的学习也因此受到影响,全班共同进步很难.

通过实践,本人最终是这样操作的:笔者教的班级有40位学生. 第一步,笔者把学生按照综合素质高低分成三大组,分别叫A组、B组、C组,组内学生间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小,这样也就有了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内组外各有竞争,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各类学生的能力布置相应难度的教学任务,做到因材施教. 各大组里面再分小组,分别称之为A1,A2,B1,B2,C1,C2小组,为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也为了保护差生的自尊心,课上课下安排优秀小组挂钩扶贫,这样既起到了教学相长的功效,也有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安排分组的方法,叫“类间异质,组间同质”.

[?] 合作规则的建立

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但同时也给课堂秩序带来麻烦,当一个教学任务布置下去,教师很难把握这看似热闹的局面是否有效.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何谓有序呢?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组内分工合理,职责明确. 小组内设有小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 小组长选择由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和交流. 而副组长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并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教师可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特色,鼓励大家积极承担责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高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在具体操作中笔者发现,建立了规则,很多优良的习惯也随之形成. (1)为避免“人云亦云”的盲从现象,在合作时每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形成:(2) 我们对于表现优秀的队员会定期给予流动“红旗手”称号,所以学生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3)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会尊重和被尊重,也是对学生德育素养的一次提升.

[?] 合作时机的选择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传统教学,而较复杂和综合的学习内容,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一)在重点和难点处引导合作学习

教学的重、难点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加强小组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指数函数》中,先由教师通过描点法画出y=2x指数函数的图象,再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别画出y=3x,y=

x,y=

x的图象,本节函数的性质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性质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由教师启发:大家一起来找一找,这4个图象存在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思考几分钟后,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加强引导,然后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学生交流,最终推导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这里,本人先画了一个函数图象,避免职高学生无从下手的“难言之隐”,画完图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等时机成熟后进行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使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发挥到位.

(二)在迷惑和混沌处鼓励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处于思维混沌状态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合作,甚至开展有效的辩论,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解.

例如,在《角的概念》一节中,在了解了角的定义后,完成课后练习:时钟从3点走到3点15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这时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合作讨论……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检索”和“自定义”,经历由概念模糊到清晰的螺旋式思维上升过程,最终形成准确而清晰的答案是-90°.

(三)在深化拓展处发挥合作学习

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之一,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灵感,对学生独特认识的形成大有好处.

例如,在《数列》一章中,学生在学习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充分观察生活,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编一些生活应用题,还可以结合专业特色,鼓励会计专业学生跑跑银行等专业机构,多多挖掘数列与专业的紧密联系.在合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积极主动,不仅编出了一些有特点的题目,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解决了一些实际工作问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构建了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了有序的合作规则,又选择了适当的合作时机,合作学习定能为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加分,但合作学习时还要注意:

1. 合作学习意在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合作时要尊重并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为确保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教师要因材施教地采用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

2. 由于职高学生数学基础薄,自控能力弱,教师在活动中应以平等的方式参与到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这样不仅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地了解,也能够体现新课堂师生共同进步的先进理念.

3. 合作学习时间要充裕.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智慧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充分预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认真思考某个问题并百思不得其解时,合作学习才是最真实有效的,学生也才能在活动中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我们切忌不要把任何一种教学流于形式.

但凡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教学实践中,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合作学习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的活力和乐趣,“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课程下的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渲染班级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减缓了学生对数学的畏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为能形成一个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更进了一步. 作为教师,应该加强研究,努力探索,考量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从而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合作小组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中职体育课堂研究
基于特质分析的小组分工与座次研究
高中学生合作小组建立与运作的基本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初探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中职生自己动手制作应用文写作模板的教学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