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御“字”,让识字教学走向科学化

2014-05-07曾扬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字源本义识字

曾扬明

传统文字学把汉字分为“文”和“字”两部分,也就是“字”是由“文”组成的,“文”是构成“字”的部件。这一点认识,在汉字简化的今天,基本上被我们遗失了。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反思、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文字学理论,仍有重大的实践价值,既继承传统教学理论,又科学地走向识字。

观课:什么才算是真正识字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学识字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们拼命让学生用拆汉字部件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把汉字当作一个个冷冰冰的符号机械记忆。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教“羞”字,老师问:这个汉字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呢?学生自然会发现由“羊”和“丑”组成,读作“xiū”,意思是“害臊”,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这样的汉字就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羊”加“丑”。我们的识字教学,就是在学生不明白字形与字义之间关系的情况下,一遍遍写,一遍遍背,以为会写了,也就算学会了。

实际上,果真如此吗?如:“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左传·隐公三年》)面对这个汉字,学生真可能会害臊,因为这个“羞”是动词,表示“进献”的意思。实际上,“羞”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还会有不同意思。要想真正认识这个“羞”字,就须通过解析,深入到“文”这一最小的形音义单位层次上去,即“羊”和“丑”两个文的组合意义,羞是会意兼形声字,从羊从丑,羊表示家畜,羊肉是美食。那“丑”呢?“丑”是“扭”的初文,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羞”是以手扭羊的字形,本义为进献美味,“害羞”是假借来的。

可见,什么才算是真正识字?不是只记住字形就行,更不是只记住了字音就罢。对每个汉字的形与义关系要知其然,更要弄懂其构成原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就更有价值了。

思考:汉字的字母“文”,价值何在?

可能有人会说,用这种识字方法学汉字多麻烦呀!的确,刚开始,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就不曾学过传统识字法的人来说,肯定会因为此法与自己养成的定式识字途径有很大的差异而感到不习惯,感到有难度。实际上,学习汉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创新,使现行的识字方法更容易,也更富有价值。

第一,它能“以简御繁”。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较差,情绪情感占优势,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于繁难的字,教师若引导不当,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而以“文”来解义进行识字,则能激趣启智、化难为易,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如在教学“漏“字时,形、义是个难点,我联系实际设计了一个易学易记的顺口溜:“屋外(尸)下大雨(氵),屋内下小雨(雨)。”这样,不仅使“漏”字的字形一目了然,同时“漏”字那颇具幽默感的字意(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也尽在其中。学生被如此妙不可言的记法深深吸引,思维活跃了,学起来自然没有什么负担。在教学“鼓”字时,由于笔画繁多,又容易写错,学生学起来没有信心。我便用色彩鲜艳的粉笔画出“鼓”的象形字(■),学生马上看出是一只手正持打鼓棒在敲鼓,顿时情绪高涨,浮想联翩,脑海进而呈现出过新年时敲锣打鼓的欢乐场面……生动有趣的图画会意字使学生对“鼓”字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抓住契机,讲清了“鼓”字的“文”,左边是鼓的本字“壴”,右边是“支”,表示手(又)持鼓棒击鼓。学生饶有兴趣地跟着思路,轻轻松松地掌握了“鼓”字。

如何在减轻课业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学好生字呢?利用汉字的“文”来分析汉字的“义”,充分把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这根主线,诱导学生顺藤摸瓜,从而达到“学一个,识一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形声字的“形旁带字”中,学习掌握基本字“衣”字后,根据形旁表义的形声字规律,学生便轻而易举掌握了“袋、裂、装、哀、衷、衰、衮、裹”等一系列汉字。

第二,它能破译文化。“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是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例如分析“一面镜子”的“面”字,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教学中,如果分析“面”字的“文”,并配上板画和甲骨文,会将学生带入一个无比美妙的汉字构形情境,会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易于联想的线索。此时,学生眼中的“面”字,不再是由几个笔画构成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动感的“脸”。因镜子用以照“脸”,亦平如“脸面”,故引申作量词“面”。这“一面镜子”,使孩子们懂得了古人曾磨铜为镜,体会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古训。这样教学,孩子们犹如畅游在悠悠文化长河中,细听着段段美丽的汉字故事,感受着祖先无穷的智慧。

再如,教学“秀”字时,先让学生了解“秀”的构成。石鼓文写作“■”,上部“禾”在古代特指粟(谷子),后来成为谷类植物的统称;下部像穗因籽实而在下垂摇曳,后来写成“乃”。“秀”的本义是禾谷吐穗开花,为此,我列举成语“秀而不实”的字面意思就是开花不结果,用来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接着我告诉学生:小麦长高后就要吐穗开花,也就是秀穗。有秀穗的麦子要比没秀穗的麦子高出许多,所以“秀”还有比一般的要好、优秀的意思。凡是带“秀”字的词语都是形容词,甚至是最好的。学生们像听故事一样领会中国汉字的精深与奇妙,给“秀”字组了很多的词语。

在识字的过程中,学生面对每个汉字不再是简单地把它们看成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会慢慢感受到中国汉字如诗、似画,更像一个个动听的故事的缩影。他们会很自然地喜欢学习汉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从小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语文不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实践:以“文”御“字”,我们可以怎么做?

第一,要让学生记住常见的“文”,便于学习一批汉字。

既然字是由“文”组成的,那我们就必须学习“文”。我们教师至少要懂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这个文的结构类型是什么;二是这个文的本义是什么;三是这个文有哪些义项;四是作为汉字构字部件,这个文有哪些变体;五是作为意符,这个文常用来表示哪些意义。

汉字学的专著里,学者们一般喜欢把汉字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文”与自然现象相关,与人体相关,与古代战争相关等。如果我们的教材中从低到高有顺序地出现这些,那么,我们的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对中国的汉字就容易掌握了。学了“火”字并懂得“火”做偏旁时变写为四点底“灬”(“燕”字的四点底是燕尾的变写),那么,当学到“热、煮、照、煎、熬、熟、烈、焦、蒸”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火”去析解它们的形义。学了“页”字表示人头后,当学到“顾、颈、项、颜、顶、须、烦”等字时就能与“人头”联系起来理解。如果了解了“又”与“手”或手的动作相关,就容易理解“支、殳、攴(攵)、寸、皮、廾、彐”等部首都与手义有关,那么,学到“取、鼓、敲、败、守、有、戒、彗”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手”或与手有关的动作去解析它们的形义。

概言之,掌握了“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学生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例如“烹饪”这个词,即使学生不会读,但因他懂得四点底“灬”表示火,“饣”是食字的简写,与食物有关,于是,就轻易地推出“烹饪”的大意是烧煮食物的意思。这时的汉字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已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既能让学生识记汉字,又能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右脑潜能。

遗憾的是师范学校古今汉语教材中有关文字学的知识非常苟简,因而,我们这些师范院校毕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文字学基础仍是相当薄弱的,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而已。笔者做过调查,相当部分的教师教了多年还不知道“热、煮、烈、烹”等字下的四点底是表示“火”,只是机械地说“四点底”,甚至有的说是“四点水”,真是“水火不相容”啊!再如下面的一些汉字的“文”也是常常混淆的:“心”字做偏旁写作“忄”一般教师都知道,但对“恭”“慕”下部的“■”是“心”的变写则不甚了解。“月”在左旁和下底表示肉(“朦胧”两字除外),而非表示月亮之“月”,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肚”字时竟说形旁是月亮之“月”,人吃饱时肚子圆圆的像个圆月,肚子饿时瘪瘪的像个弯月。按此说法,在讲到“腿、肝、肠”等字时真不知他如何方能自圆其说了。至于“然”“祭”两字的左上部件也是“肉”的变写,可称为斜肉旁,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就更感到模糊了。左“阝”和右“阝”分别表示山岭高地和区域方位,而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左“阝”是表示左边的耳朵,右“阝”是表示右边的耳朵。“刀”作右旁是立刀旁,变写为“刂”尚还清楚,而对“辨”中的“点撇刀”则不知为何物。“玉”做左偏旁省点为“王”,下横为顺写右偏旁而变写为斜提,俗称“斜玉旁”,而一些教师教到“珍”“珠”两字时竟说与大王有关。如此的教学要使学生富有智慧——难矣!

第二,教学生以“文”的分解组合来解析汉字。

儿童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分解组合法”正与这种过渡相协调。特别是学生将“分解组合法”这把“金钥匙”拿到手之后,不仅可以解开许多识字中的难题,而且可以模仿其方法解决其他某些难题,所以,对开发学生智力也大有好处。

裹,这个字乍看起来笔画繁多难记,如用“分解‘文的组合法”来记忆就不难了。第一步,将“裹”字分解为“衣”“果”两个“文”。第二步,弄清“裹”字是形声字,衣表义,果表声,本义是以衣遮体。第三步,由本义引申为指一切包护、遮缠之物。再由包护、遮缠引申出更为抽象的意思。“衣”“果”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基本字,音、形、义一般都不会弄错,裹字不过是由这两个“文”组装起来而已。

推而广之,如果把学生课本中或字典中用“衣”为基本字构成的字都归纳起来,就形成一个“衣”字群。进而发现:这一群里的字或是字形,或是字义,或是字音都必与“衣”字有关。还会发现这一群字的结构形式除极个别的外,都不外乎左右式(被、衬)、下置式(装、裳)、分袭式(哀、衷)三种。如以“衣字群”再推而广之,根据400多个基本字提供的线索,便可驾驭成千上万的汉字——识字教学的效率就是这样提高的。

运用“文的分解组合法”必须遵循四条原则:

1.弄懂“文“原则。“文”作为基本字,是构成千千万万个汉字的“基本零件”,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基本字的音、形、义。

2.字源义原则。应尽可能从字源入手讲清字形、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为此,教师必须读一些文字学著作。

3.实用义原则。对那些难以讲清形义关系的字可用“望文生义”的办法就楷书进行“分解组合”,而不考虑其字源,但切忌歪曲或背离基本字的本义。

4.突出难点原则。对那些“文”的变体,容易混淆,要集中火力在具体的汉字中辨析。当然,这四条原则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我们以“文”为基本字,渗透在我们每一堂课的识字教学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那么阐释汉字的音形义关系,也就容易了。不仅如此,且定能实现学生在阅读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汉语言文字的目的。这是符合汉语学习规律的。

(作者单位:福建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概言之,掌握了“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学生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例如“烹饪”这个词,即使学生不会读,但因他懂得四点底“灬”表示火,“饣”是食字的简写,与食物有关,于是,就轻易地推出“烹饪”的大意是烧煮食物的意思。这时的汉字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已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既能让学生识记汉字,又能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右脑潜能。

遗憾的是师范学校古今汉语教材中有关文字学的知识非常苟简,因而,我们这些师范院校毕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文字学基础仍是相当薄弱的,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而已。笔者做过调查,相当部分的教师教了多年还不知道“热、煮、烈、烹”等字下的四点底是表示“火”,只是机械地说“四点底”,甚至有的说是“四点水”,真是“水火不相容”啊!再如下面的一些汉字的“文”也是常常混淆的:“心”字做偏旁写作“忄”一般教师都知道,但对“恭”“慕”下部的“■”是“心”的变写则不甚了解。“月”在左旁和下底表示肉(“朦胧”两字除外),而非表示月亮之“月”,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肚”字时竟说形旁是月亮之“月”,人吃饱时肚子圆圆的像个圆月,肚子饿时瘪瘪的像个弯月。按此说法,在讲到“腿、肝、肠”等字时真不知他如何方能自圆其说了。至于“然”“祭”两字的左上部件也是“肉”的变写,可称为斜肉旁,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就更感到模糊了。左“阝”和右“阝”分别表示山岭高地和区域方位,而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左“阝”是表示左边的耳朵,右“阝”是表示右边的耳朵。“刀”作右旁是立刀旁,变写为“刂”尚还清楚,而对“辨”中的“点撇刀”则不知为何物。“玉”做左偏旁省点为“王”,下横为顺写右偏旁而变写为斜提,俗称“斜玉旁”,而一些教师教到“珍”“珠”两字时竟说与大王有关。如此的教学要使学生富有智慧——难矣!

第二,教学生以“文”的分解组合来解析汉字。

儿童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分解组合法”正与这种过渡相协调。特别是学生将“分解组合法”这把“金钥匙”拿到手之后,不仅可以解开许多识字中的难题,而且可以模仿其方法解决其他某些难题,所以,对开发学生智力也大有好处。

裹,这个字乍看起来笔画繁多难记,如用“分解‘文的组合法”来记忆就不难了。第一步,将“裹”字分解为“衣”“果”两个“文”。第二步,弄清“裹”字是形声字,衣表义,果表声,本义是以衣遮体。第三步,由本义引申为指一切包护、遮缠之物。再由包护、遮缠引申出更为抽象的意思。“衣”“果”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基本字,音、形、义一般都不会弄错,裹字不过是由这两个“文”组装起来而已。

推而广之,如果把学生课本中或字典中用“衣”为基本字构成的字都归纳起来,就形成一个“衣”字群。进而发现:这一群里的字或是字形,或是字义,或是字音都必与“衣”字有关。还会发现这一群字的结构形式除极个别的外,都不外乎左右式(被、衬)、下置式(装、裳)、分袭式(哀、衷)三种。如以“衣字群”再推而广之,根据400多个基本字提供的线索,便可驾驭成千上万的汉字——识字教学的效率就是这样提高的。

运用“文的分解组合法”必须遵循四条原则:

1.弄懂“文“原则。“文”作为基本字,是构成千千万万个汉字的“基本零件”,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基本字的音、形、义。

2.字源义原则。应尽可能从字源入手讲清字形、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为此,教师必须读一些文字学著作。

3.实用义原则。对那些难以讲清形义关系的字可用“望文生义”的办法就楷书进行“分解组合”,而不考虑其字源,但切忌歪曲或背离基本字的本义。

4.突出难点原则。对那些“文”的变体,容易混淆,要集中火力在具体的汉字中辨析。当然,这四条原则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我们以“文”为基本字,渗透在我们每一堂课的识字教学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那么阐释汉字的音形义关系,也就容易了。不仅如此,且定能实现学生在阅读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汉语言文字的目的。这是符合汉语学习规律的。

(作者单位:福建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概言之,掌握了“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学生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例如“烹饪”这个词,即使学生不会读,但因他懂得四点底“灬”表示火,“饣”是食字的简写,与食物有关,于是,就轻易地推出“烹饪”的大意是烧煮食物的意思。这时的汉字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已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既能让学生识记汉字,又能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右脑潜能。

遗憾的是师范学校古今汉语教材中有关文字学的知识非常苟简,因而,我们这些师范院校毕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文字学基础仍是相当薄弱的,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而已。笔者做过调查,相当部分的教师教了多年还不知道“热、煮、烈、烹”等字下的四点底是表示“火”,只是机械地说“四点底”,甚至有的说是“四点水”,真是“水火不相容”啊!再如下面的一些汉字的“文”也是常常混淆的:“心”字做偏旁写作“忄”一般教师都知道,但对“恭”“慕”下部的“■”是“心”的变写则不甚了解。“月”在左旁和下底表示肉(“朦胧”两字除外),而非表示月亮之“月”,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肚”字时竟说形旁是月亮之“月”,人吃饱时肚子圆圆的像个圆月,肚子饿时瘪瘪的像个弯月。按此说法,在讲到“腿、肝、肠”等字时真不知他如何方能自圆其说了。至于“然”“祭”两字的左上部件也是“肉”的变写,可称为斜肉旁,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就更感到模糊了。左“阝”和右“阝”分别表示山岭高地和区域方位,而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左“阝”是表示左边的耳朵,右“阝”是表示右边的耳朵。“刀”作右旁是立刀旁,变写为“刂”尚还清楚,而对“辨”中的“点撇刀”则不知为何物。“玉”做左偏旁省点为“王”,下横为顺写右偏旁而变写为斜提,俗称“斜玉旁”,而一些教师教到“珍”“珠”两字时竟说与大王有关。如此的教学要使学生富有智慧——难矣!

第二,教学生以“文”的分解组合来解析汉字。

儿童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分解组合法”正与这种过渡相协调。特别是学生将“分解组合法”这把“金钥匙”拿到手之后,不仅可以解开许多识字中的难题,而且可以模仿其方法解决其他某些难题,所以,对开发学生智力也大有好处。

裹,这个字乍看起来笔画繁多难记,如用“分解‘文的组合法”来记忆就不难了。第一步,将“裹”字分解为“衣”“果”两个“文”。第二步,弄清“裹”字是形声字,衣表义,果表声,本义是以衣遮体。第三步,由本义引申为指一切包护、遮缠之物。再由包护、遮缠引申出更为抽象的意思。“衣”“果”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基本字,音、形、义一般都不会弄错,裹字不过是由这两个“文”组装起来而已。

推而广之,如果把学生课本中或字典中用“衣”为基本字构成的字都归纳起来,就形成一个“衣”字群。进而发现:这一群里的字或是字形,或是字义,或是字音都必与“衣”字有关。还会发现这一群字的结构形式除极个别的外,都不外乎左右式(被、衬)、下置式(装、裳)、分袭式(哀、衷)三种。如以“衣字群”再推而广之,根据400多个基本字提供的线索,便可驾驭成千上万的汉字——识字教学的效率就是这样提高的。

运用“文的分解组合法”必须遵循四条原则:

1.弄懂“文“原则。“文”作为基本字,是构成千千万万个汉字的“基本零件”,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基本字的音、形、义。

2.字源义原则。应尽可能从字源入手讲清字形、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为此,教师必须读一些文字学著作。

3.实用义原则。对那些难以讲清形义关系的字可用“望文生义”的办法就楷书进行“分解组合”,而不考虑其字源,但切忌歪曲或背离基本字的本义。

4.突出难点原则。对那些“文”的变体,容易混淆,要集中火力在具体的汉字中辨析。当然,这四条原则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我们以“文”为基本字,渗透在我们每一堂课的识字教学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那么阐释汉字的音形义关系,也就容易了。不仅如此,且定能实现学生在阅读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汉语言文字的目的。这是符合汉语学习规律的。

(作者单位:福建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字源本义识字
李学勤《字源》形体说解辨证举例
求“源”有度,识字有“法”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韩嚼牙
识字谜语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汉字里的大写数字另有意义
“酉”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