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语文教育始于识字教学科学化
2014-05-07金文伟
金文伟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语文教育始于识字教育科学化”。
“‘科学识字关键在‘科学二字,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汉字本身的科学,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具体讲:第一,讲解汉字要符合汉字科学;第二,教法要适合汉字的特点,还要适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尤其对难学的字,不能违背汉字科学,而是要创造合适的方法教好这个字;第三,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传授汉字本身所负载的文化知识或信息;第四,解析汉字的形音义关系,并使之成为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基础,从而达到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教学相融共长,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第一,讲解汉字要符合汉字科学
这是识字教学科学化的关键。多年来公认的识字教学科学化的第一条是“符合汉字规律”,但该要求始终难以落实。原因是广大语文教师并不清楚汉字规律,教学无法去“符合”。汉字博大精深,汉字规律只有汉字研究专家有条件和能力去研究和揭示,并著述进汉字学著作中,广大教师只能通过学习汉字学来掌握汉字规律。所以,教学要“符合汉字规律”,实际的说法应是“符合汉字科学”。
更重要的是,科学的教育要求传授科学的知识,教学汉字科学的知识,才符合教育科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偏旁左“阝”,音fù,甲骨文写作“ 、
”,像人在土山高坡边上挖的脚窝(台阶)形,作部首表示山、台阶义,如“阵、阳、阴、防、陆、际、阿、陈、阻、附、坠、降、限、陡、陟、陨、险、院、陵、陶、陷、陪、隆、隔、隙、障、隧”等字都与山有关,“阶、除、陛”表示台阶——这样根据汉字学解说左“阝”,学生容易理解,做到系统识记,学得轻松且效率很高!将左“阝”教作“左耳刀”,部中几十个字就不好理解了,学生只能死记单字,这样学得累、无兴趣,识字效率也很低。所以,温儒敏、巢宗祺教授主编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一书对识字教学特别强调:
“汉字教学要想由难变易,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材编写等方面,做好多方协调工作。面对这些由汉字性质带来的诸多复杂问题,汉字教学的方法和程序,必须运用汉字学的科学原理使其科学化,不能因为教学内容显示出的知识不多,就认为教育者所需知识也很简单。小学识字教学是一个尖端的课题,在这个领域遇到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汉字学成熟理论支撑,才能处理得当。”
第二,教法要适合汉字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先说“适合汉字的特点”。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汉字的特点主要是与拼音文字的不同,它是形音义的统一。同时,汉字又是一个大系统,每个汉字、偏旁都与大系统中的一些字形成子系统,讲对一字,容易掌握一批字。比如“卩”偏旁,据其音,容易理解“节、疖、爷”的形音关系;依其义,容易理解其表义的一批字。教成“单耳刀”,是据形命名,忽略音义,学生就不好理解“卩”系统的字了。
要注意的是,小学教的是现代汉字,不是古文字。数千年的演变,很多字的音形义都发生了大小不等的变化,特别是规范简化字后形成了现代楷书的特点,因此,教学更应“特别关注”现代汉字的特点。比如音变,“怡、始、治”是古代形声字,声符“台”音yí,但现在读tái音,在“怡”等字中已不能表音。比如形变,“乔”,繁体“喬”,从夭(弯曲)从高(省去亠),表示高而上部弯曲(如“乔木”),高兼表声;“喬”从清代起简化为“乔”,一撇一竖变得既不能表义也不能表音。汉字学对这些既不表音也不表义的偏旁,称之为“记号”,与声符、意符并列为汉字三字符,“怡”“乔”等字于是被称为“半意符半记号字”。识字教学要符合汉字特点,就要根据这些特点来施教。如果对“怡、始、治”“乔”还要采用形声字的教法,反而会使学生迷糊。
有些字的形变与书写有关。写字要快而好,就要讲究笔顺。人们书写时,往往会选择最短的运笔路线,利用书写的连续性,根据这两个原则而形成了笔顺规则,成为汉字又一特点。如“万”字,第二笔曾经是撇,与第三笔横折钩衔接不好,不能形成连续性,1997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改第二笔为“横折钩”,使这一笔向左上方勾起,顺势写第三笔撇,笔势衔接因此而“顺”。正是为了书写得顺,许多汉字改变了笔形。如“匕、工、土、己、子、马、王、车、止、牛、正、业、且、生、丘、立、耳、至、血、豆、里、佥、直、鱼、壴、堇”做左偏旁时,末笔的横要改成提,如“比、巧、场、改、孔、驼、球、轨、此、牧、政、邺、助、甥、邱、站、取、到、衅、豌、野、剑、矗、鲫、鼓、勤”。甚至“足”“岂”做左偏旁,末笔也要改向右上方提去,如“跳”“凯”。这些左旁的末笔统一向右上“提”去,正是为了顺势写右旁的首笔。
为使书写得顺,有些字的变形甚至违背字理。如“角”字,金文写作“ ”,上边是牛角尖,下部是牛角纹理。后来小篆写作
再说适合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自然要适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学生有喜欢理解记忆、喜欢探究原因、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等特点。有人说学生记忆力好,教学就应该让他们死记硬背,这是概念错误。死记硬背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适合汉字特点的教学在大多数时候也适合学生特点。如,“隹”是鸟,音zhuī,学生掌握了此知识,就容易理解“雀、集、雁、雄、雏”等字与鸟有关,“谁、推、堆、维、唯、崔、催、锥”等字与“隹”声有关。小学生对“隹”的四横不理解,常与“住、佳”两字相混。对此,教师就溯源到金文
“■”,使学生形象地理解到:“隹”的四横是鸟的翎毛,因而记忆深刻而不相混淆了。显然,这样科学地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并感到有趣,不但识字效率高,也容易激发其探究精神。某次课堂上,有学生举手问老师:“雀是小隹,就是小鸟,孔雀为什么是大鸟?”幸好老师有准备,告诉她:“孔在这里表示大。”也有小学生学了指事字“一、二、三”后问老师:“‘四为什么这样写?”老师也不清楚,只好课下加紧学习汉字知识。
到的。
第三,适时适度地传授汉字文化知识
汉字本身蕴涵着博大的文化知识,传授小学生,可以增进其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但是小学识字教学以提高识字效率为主,不应刻意追求传授汉字文化。如果教学遵循了汉字科学,也就同步传授着汉字文化知识。所谓的适时适度,经我们的实践体会,就是在识字教学中的自然传授。这样,识字教学中传授的汉字文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汉字本身的文化,即汉字学知识;另一是汉字反映出来的文化。
1.汉字本身的文化
汉字从产生演变至今,历经数千年,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其中有不少知识值得小学生学习。比如,“六书”构形法、汉字系统性、古今字体、同音字与同形字、汉字解析法。如果教师科学地解析汉字,学生就能在识字中获得这些知识。比如,学生在学习“亻、日、月、果”等字时了解了象形字,学“灭、看、喜、牧”时理解了会意字,学“郎、恳、嘉、膨”时学会了形声字,学“怡、始、治”等字时理解到“记号”,同时在学习这些字的过程中,学会了科学的自主识字方法,感悟到了汉字的表意性质。
2.汉字反映出的文化
汉字因义构形又因形表义,此“义”,即是造字时对当时自然界、社会、艺术创作的反映。科学地解析字的形音义关系,自然要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学生在学字的同时,学到了古代的有关知识。比如学习“卩”(jié),通过甲骨文形“■”,了解到古人屈膝跪坐的生活方式。学习“象”,了解到我国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有大量的大象,“豫”字从象予声,是大象缓行自乐之义,由缓行引申为犹豫。再如“教”字,从孝从攵,“攵”是“攴”(音pū)的形变,“攴”是“又”(手)持带杈棍轻击之形(比如“敲”),“攵”与“孝”合体,反映了古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教”的古文字“敎”,会意为持棍棒督教小儿学习,“×”是“爻(yáo)”的省写,表声。)
所以,遵循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在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同时传授着汉字学知识,受到文化熏陶。反过来,学生在科学解析汉字中也能体会到古代文明的博大,体会到汉字构形的科学,体会到祖先造字中的聪慧!如此教学汉字,简洁明了,知识量大,逻辑性强,语文味足,在相同的教学时间里,显出了语文教学的高效。
第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教学相融共长,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汉语言文字包括汉字、音韵、词汇、语法四要素。汉字具有形音义,直接参与到阅读、写作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字音,不仅可以利用音符系统快速识字(如“青”字带出“请、清、清、情、晴、精、静”等字),而且可以理解诗歌的押韵,在朗诵中有意地将韵脚读清晰,感受诗歌的声韵美,使拼音学习与朗读艺术、文学欣赏融为一体。
汉字的字义就是词素或词,是语言的基础。准确掌握词义是阅读之必须。比如“十”,本义是九加一的和。从一到十,十是最大的,引申为完满具足,如“十全十美”“十分”。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有“(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的描写。“十分”,表示达到了顶点,说明雄日百分之百地用心了,暗伏着“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雄日没有任何责任之意。许多教师教这一课,将“十分”换成“很,非常、特别”等近义词,这些副词都没有达到顶点的程度,作者的用词妙意学生也就无法体会到了。“十”做偏旁也表示众多、齐全之意。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活化石》有“博物馆”一词。“博”中的“十”表示大、多,“尃”(fū)是散布、遍布之意,兼表音。博就是大、多之意,学生由此理解“博物馆”,阅读的体会便深入一层了。
习作是对语言文字表述的应用。写作首先不能写错别字,否则会使表述不准确,也容易造成读者的误解。比如学生经常“博”“搏”不分而混用,“协”的左旁写成“忄”。其实,学生错的原因是不明白偏旁和字的形音义关系。写作需要作者拥有丰富的词汇量,语文教学多年来强调从大量阅读中学习和积累词汇,却忽略了从汉字的形音义,词的本义、引申义系统中学习和积累词汇。我们看到,学生明白了“十”义,接着掌握了“十分”,进而理解了“博”,由单字到偏旁到合体字,这就将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结合为一个整体,既符合汉字汉语的构成规律,简明扼要,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学生学起来容易轻松。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汉字、词汇和阅读、习作的方法,还有对汉语言文字系统知识的理解,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深入体会,语文素养就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刘忠信)
到的。
第三,适时适度地传授汉字文化知识
汉字本身蕴涵着博大的文化知识,传授小学生,可以增进其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但是小学识字教学以提高识字效率为主,不应刻意追求传授汉字文化。如果教学遵循了汉字科学,也就同步传授着汉字文化知识。所谓的适时适度,经我们的实践体会,就是在识字教学中的自然传授。这样,识字教学中传授的汉字文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汉字本身的文化,即汉字学知识;另一是汉字反映出来的文化。
1.汉字本身的文化
汉字从产生演变至今,历经数千年,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其中有不少知识值得小学生学习。比如,“六书”构形法、汉字系统性、古今字体、同音字与同形字、汉字解析法。如果教师科学地解析汉字,学生就能在识字中获得这些知识。比如,学生在学习“亻、日、月、果”等字时了解了象形字,学“灭、看、喜、牧”时理解了会意字,学“郎、恳、嘉、膨”时学会了形声字,学“怡、始、治”等字时理解到“记号”,同时在学习这些字的过程中,学会了科学的自主识字方法,感悟到了汉字的表意性质。
2.汉字反映出的文化
汉字因义构形又因形表义,此“义”,即是造字时对当时自然界、社会、艺术创作的反映。科学地解析字的形音义关系,自然要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学生在学字的同时,学到了古代的有关知识。比如学习“卩”(jié),通过甲骨文形“■”,了解到古人屈膝跪坐的生活方式。学习“象”,了解到我国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有大量的大象,“豫”字从象予声,是大象缓行自乐之义,由缓行引申为犹豫。再如“教”字,从孝从攵,“攵”是“攴”(音pū)的形变,“攴”是“又”(手)持带杈棍轻击之形(比如“敲”),“攵”与“孝”合体,反映了古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教”的古文字“敎”,会意为持棍棒督教小儿学习,“×”是“爻(yáo)”的省写,表声。)
所以,遵循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在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同时传授着汉字学知识,受到文化熏陶。反过来,学生在科学解析汉字中也能体会到古代文明的博大,体会到汉字构形的科学,体会到祖先造字中的聪慧!如此教学汉字,简洁明了,知识量大,逻辑性强,语文味足,在相同的教学时间里,显出了语文教学的高效。
第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教学相融共长,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汉语言文字包括汉字、音韵、词汇、语法四要素。汉字具有形音义,直接参与到阅读、写作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字音,不仅可以利用音符系统快速识字(如“青”字带出“请、清、清、情、晴、精、静”等字),而且可以理解诗歌的押韵,在朗诵中有意地将韵脚读清晰,感受诗歌的声韵美,使拼音学习与朗读艺术、文学欣赏融为一体。
汉字的字义就是词素或词,是语言的基础。准确掌握词义是阅读之必须。比如“十”,本义是九加一的和。从一到十,十是最大的,引申为完满具足,如“十全十美”“十分”。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有“(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的描写。“十分”,表示达到了顶点,说明雄日百分之百地用心了,暗伏着“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雄日没有任何责任之意。许多教师教这一课,将“十分”换成“很,非常、特别”等近义词,这些副词都没有达到顶点的程度,作者的用词妙意学生也就无法体会到了。“十”做偏旁也表示众多、齐全之意。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活化石》有“博物馆”一词。“博”中的“十”表示大、多,“尃”(fū)是散布、遍布之意,兼表音。博就是大、多之意,学生由此理解“博物馆”,阅读的体会便深入一层了。
习作是对语言文字表述的应用。写作首先不能写错别字,否则会使表述不准确,也容易造成读者的误解。比如学生经常“博”“搏”不分而混用,“协”的左旁写成“忄”。其实,学生错的原因是不明白偏旁和字的形音义关系。写作需要作者拥有丰富的词汇量,语文教学多年来强调从大量阅读中学习和积累词汇,却忽略了从汉字的形音义,词的本义、引申义系统中学习和积累词汇。我们看到,学生明白了“十”义,接着掌握了“十分”,进而理解了“博”,由单字到偏旁到合体字,这就将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结合为一个整体,既符合汉字汉语的构成规律,简明扼要,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学生学起来容易轻松。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汉字、词汇和阅读、习作的方法,还有对汉语言文字系统知识的理解,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深入体会,语文素养就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刘忠信)
到的。
第三,适时适度地传授汉字文化知识
汉字本身蕴涵着博大的文化知识,传授小学生,可以增进其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但是小学识字教学以提高识字效率为主,不应刻意追求传授汉字文化。如果教学遵循了汉字科学,也就同步传授着汉字文化知识。所谓的适时适度,经我们的实践体会,就是在识字教学中的自然传授。这样,识字教学中传授的汉字文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汉字本身的文化,即汉字学知识;另一是汉字反映出来的文化。
1.汉字本身的文化
汉字从产生演变至今,历经数千年,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其中有不少知识值得小学生学习。比如,“六书”构形法、汉字系统性、古今字体、同音字与同形字、汉字解析法。如果教师科学地解析汉字,学生就能在识字中获得这些知识。比如,学生在学习“亻、日、月、果”等字时了解了象形字,学“灭、看、喜、牧”时理解了会意字,学“郎、恳、嘉、膨”时学会了形声字,学“怡、始、治”等字时理解到“记号”,同时在学习这些字的过程中,学会了科学的自主识字方法,感悟到了汉字的表意性质。
2.汉字反映出的文化
汉字因义构形又因形表义,此“义”,即是造字时对当时自然界、社会、艺术创作的反映。科学地解析字的形音义关系,自然要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学生在学字的同时,学到了古代的有关知识。比如学习“卩”(jié),通过甲骨文形“■”,了解到古人屈膝跪坐的生活方式。学习“象”,了解到我国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有大量的大象,“豫”字从象予声,是大象缓行自乐之义,由缓行引申为犹豫。再如“教”字,从孝从攵,“攵”是“攴”(音pū)的形变,“攴”是“又”(手)持带杈棍轻击之形(比如“敲”),“攵”与“孝”合体,反映了古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教”的古文字“敎”,会意为持棍棒督教小儿学习,“×”是“爻(yáo)”的省写,表声。)
所以,遵循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在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同时传授着汉字学知识,受到文化熏陶。反过来,学生在科学解析汉字中也能体会到古代文明的博大,体会到汉字构形的科学,体会到祖先造字中的聪慧!如此教学汉字,简洁明了,知识量大,逻辑性强,语文味足,在相同的教学时间里,显出了语文教学的高效。
第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教学相融共长,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汉语言文字包括汉字、音韵、词汇、语法四要素。汉字具有形音义,直接参与到阅读、写作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字音,不仅可以利用音符系统快速识字(如“青”字带出“请、清、清、情、晴、精、静”等字),而且可以理解诗歌的押韵,在朗诵中有意地将韵脚读清晰,感受诗歌的声韵美,使拼音学习与朗读艺术、文学欣赏融为一体。
汉字的字义就是词素或词,是语言的基础。准确掌握词义是阅读之必须。比如“十”,本义是九加一的和。从一到十,十是最大的,引申为完满具足,如“十全十美”“十分”。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有“(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的描写。“十分”,表示达到了顶点,说明雄日百分之百地用心了,暗伏着“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雄日没有任何责任之意。许多教师教这一课,将“十分”换成“很,非常、特别”等近义词,这些副词都没有达到顶点的程度,作者的用词妙意学生也就无法体会到了。“十”做偏旁也表示众多、齐全之意。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活化石》有“博物馆”一词。“博”中的“十”表示大、多,“尃”(fū)是散布、遍布之意,兼表音。博就是大、多之意,学生由此理解“博物馆”,阅读的体会便深入一层了。
习作是对语言文字表述的应用。写作首先不能写错别字,否则会使表述不准确,也容易造成读者的误解。比如学生经常“博”“搏”不分而混用,“协”的左旁写成“忄”。其实,学生错的原因是不明白偏旁和字的形音义关系。写作需要作者拥有丰富的词汇量,语文教学多年来强调从大量阅读中学习和积累词汇,却忽略了从汉字的形音义,词的本义、引申义系统中学习和积累词汇。我们看到,学生明白了“十”义,接着掌握了“十分”,进而理解了“博”,由单字到偏旁到合体字,这就将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结合为一个整体,既符合汉字汉语的构成规律,简明扼要,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学生学起来容易轻松。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汉字、词汇和阅读、习作的方法,还有对汉语言文字系统知识的理解,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深入体会,语文素养就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