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及预测

2014-04-29刘俏

对外经贸 2014年3期
关键词:引力模型

刘俏

[摘 要]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的两个经济大国,经济实力雄厚,对东亚区域经济、政治和安全有着巨大影响力,双方在贸易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中日自由贸易区(FTA)的静态经济效应和动态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日自由贸易区;静态效应;引力模型;动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3-0014-03

一、中日FTA经济效果预测——静态分析

本文首先基于引力模型测算中日贸易间是否存在通过FTA的方式增加贸易的潜在空间,之后再具体分析FTA实施以后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静态效应分析主要包括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的分析与测算。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品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产品从生产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

(一)中日贸易规模的扩大潜力——引力模型

物理学中牛顿提出的“引力定律”便是引力模型的雏形,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其各自的质量成正比,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把这一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将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视为引力,将两国各自的经济总量视为质量,距离仍为两国的距离,并确定了相同的变化规律。其中,作为出口国一方的经济总量是潜在的供给能力直观体现,而作为进口国一方的经济总量则体现需求方面,由于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双方的距离(运输成本)呈反比,因此距离因素成为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

解释变量含义预期符号理论说明

Yj贸易双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亿美元)+代表双方的经济规模,反映了双方的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能力,经济规模总量与潜在的进口和出口能力以及双边贸易流量成正比。

(YP)j贸易双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美元)+表示贸易双方的人均收入,代表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各自的资本劳动比例即资源禀赋差异情况,进而成为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

Dist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公里)-距离越大,运输成本越高,从而成为双边贸易的阻力。

本文将2010年中国与25个贸易伙伴国(包括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希腊、比利时、荷兰、南非、阿尔及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贸易数据运用上文中的引力模型进行了测算,得到以下回归结果(见表2)。

由表2回归结果可知,三个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水准均达到了95%以上,表明此模型能够较好解释国际贸易的双边贸易流量。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GDP以及人均GDP对双方的双边贸易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GDP比人均GDP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而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首都距离对双方的双边贸易额存在明显的阻碍作用。

接下来以此引力模型对中日双边贸易流量及其潜在增长空间进行测算。2010年中日实际双边贸易额为3030.6亿美元,而以本文的引力模型计算出的中日潜在贸易额为4407.4亿美元,即粗略估算可认为中日贸易还存在1.454倍的贸易增长空间,可见,中日贸易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二)中日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测算

在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可以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来取消关税,这一行为会给双方带来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方面的影响。对于成员国福利水平的贡献,贸易创造为正,而贸易转移为负。因此,这样建立的自由贸易区的总福利水平则为贸易创造的收益减去贸易转移的损失,结果的正负决定了对成员国是否有利。

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法,瓦顿和施瓦茨分析了由于贸易自由化产生的净贸易创造效应,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中日FTA 的静态贸易创造效应进行分析和模拟。首先假定:(1) 在进口方面,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是不完全替代的;(2) 出口的供给弹性是无穷大的,削减关税的效应在进口价格上的反映是不完全的;(3)国内的生产和进口是不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4) 对于收入和汇率,削减关税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不会产生影响;(5)国家进口的每种商品都与一个成员国相对应。上述假定表明瓦顿和舒瓦茨的模型将FTA对双边贸易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方面的效应都包含在内,即净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二、中日FTA经济效果预测——动态分析

(一)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是指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带来更多的产出增加,可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行业的平均成本减少;而内部规模经济指在企业内部,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递减。

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前景最被看好的经济体,人口约为14亿,2013年GDP实现56.49万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位于东亚,毗邻中国、韩国以及东南亚,人口1.27亿,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GDP总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84%(如图1),可以说有着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目前日本对中国平均加权关税为3.13%,中国对日本平均加权关税为6.21%,中日FTA生效后,中日将在关税水平上各自做出较大的让步,并成为统一的市场。这会为中日两国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大市场,也为打入对方市场创造了契机。随着市场的扩大,产品需求将会增加,边际生产成本下降,最终会实现规模经济。

(二)竞争促进效应

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会形成一个范围更广、壁垒更少的大市场。规模经济的产生,使得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同时也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在这样的优胜劣汰中,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消费者会获得更多的福利。大市场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区中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良性循环,即大市场—竞争—规模经济—消费增加—市场再扩大。endprint

可见,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加剧竞争;通过对竞争的刺激,企业将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并改进其商业惯例,这些因素(相对于资源重新配置来说) 在效率上对生产力产生的促进作用被称为“动态生产力收益”。由于生产力收益所带来的影响,会提高中国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地位。2009年,日本企业的总科研经费折算成人民币达24391.89亿元,占GDP比重为3.62%,而中国企业科研经费仅为5802.1亿元,占GDP比重为1.7%,差距明显。中日FTA的建立会加剧中日企业间的竞争,并进一步加大双方对于科研的投入力度。

(三)投资创造效应

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及保护成员国的投资,可以形成透明度更高、流程更加便利的投资体制,进而凸显投资的地域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强投资信心,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机遇,从而使自贸区的投资流量显著增长,产生投资创造效应。中日自贸区也不例外,预计双边投资流量的增长可以给中日两国带来很大收益,其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交流、技术转移及出口增加。另外,中日FTA的建立,将形成更高效的投资决策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及信贷等级机制,为投资创造效应提供有力保障。总体来说,中日间的贸易以及双边的投资都将在自贸区的背景下获利。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从静态分析的角度来看,中日之间的贸易流量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中日双方建立FTA,双方的净贸易创造效应都为正,即两国都可从中获得较多的福利;从动态分析的角度来看,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产生规模经济、竞争促进效应和投资促进效应,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实现双赢。因此,从中日经济实力、贸易潜力和经济效应预测来看,中日建立全面经贸伙伴关系具有相当光明的前景。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稳定发展。但必须注意到的问题是,由于在社会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中日两国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日本对二战的态度以及缺乏深刻反省,当前两国之间关于领土争端问题越演越烈,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卓,王博.日本加入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以1980—2007年为例[J].国际经济观察,2010(4):95-96.

[2]魏全平.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日FTA战略比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3-18.

[3]李汉丹,耿晶晶.中日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J].时代经贸,2008(7):123-124.

(责任编辑:董博雯)endprint

可见,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加剧竞争;通过对竞争的刺激,企业将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并改进其商业惯例,这些因素(相对于资源重新配置来说) 在效率上对生产力产生的促进作用被称为“动态生产力收益”。由于生产力收益所带来的影响,会提高中国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地位。2009年,日本企业的总科研经费折算成人民币达24391.89亿元,占GDP比重为3.62%,而中国企业科研经费仅为5802.1亿元,占GDP比重为1.7%,差距明显。中日FTA的建立会加剧中日企业间的竞争,并进一步加大双方对于科研的投入力度。

(三)投资创造效应

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及保护成员国的投资,可以形成透明度更高、流程更加便利的投资体制,进而凸显投资的地域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强投资信心,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机遇,从而使自贸区的投资流量显著增长,产生投资创造效应。中日自贸区也不例外,预计双边投资流量的增长可以给中日两国带来很大收益,其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交流、技术转移及出口增加。另外,中日FTA的建立,将形成更高效的投资决策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及信贷等级机制,为投资创造效应提供有力保障。总体来说,中日间的贸易以及双边的投资都将在自贸区的背景下获利。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从静态分析的角度来看,中日之间的贸易流量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中日双方建立FTA,双方的净贸易创造效应都为正,即两国都可从中获得较多的福利;从动态分析的角度来看,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产生规模经济、竞争促进效应和投资促进效应,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实现双赢。因此,从中日经济实力、贸易潜力和经济效应预测来看,中日建立全面经贸伙伴关系具有相当光明的前景。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稳定发展。但必须注意到的问题是,由于在社会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中日两国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日本对二战的态度以及缺乏深刻反省,当前两国之间关于领土争端问题越演越烈,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卓,王博.日本加入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以1980—2007年为例[J].国际经济观察,2010(4):95-96.

[2]魏全平.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日FTA战略比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3-18.

[3]李汉丹,耿晶晶.中日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J].时代经贸,2008(7):123-124.

(责任编辑:董博雯)endprint

可见,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加剧竞争;通过对竞争的刺激,企业将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并改进其商业惯例,这些因素(相对于资源重新配置来说) 在效率上对生产力产生的促进作用被称为“动态生产力收益”。由于生产力收益所带来的影响,会提高中国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地位。2009年,日本企业的总科研经费折算成人民币达24391.89亿元,占GDP比重为3.62%,而中国企业科研经费仅为5802.1亿元,占GDP比重为1.7%,差距明显。中日FTA的建立会加剧中日企业间的竞争,并进一步加大双方对于科研的投入力度。

(三)投资创造效应

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及保护成员国的投资,可以形成透明度更高、流程更加便利的投资体制,进而凸显投资的地域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强投资信心,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机遇,从而使自贸区的投资流量显著增长,产生投资创造效应。中日自贸区也不例外,预计双边投资流量的增长可以给中日两国带来很大收益,其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交流、技术转移及出口增加。另外,中日FTA的建立,将形成更高效的投资决策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及信贷等级机制,为投资创造效应提供有力保障。总体来说,中日间的贸易以及双边的投资都将在自贸区的背景下获利。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从静态分析的角度来看,中日之间的贸易流量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中日双方建立FTA,双方的净贸易创造效应都为正,即两国都可从中获得较多的福利;从动态分析的角度来看,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产生规模经济、竞争促进效应和投资促进效应,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实现双赢。因此,从中日经济实力、贸易潜力和经济效应预测来看,中日建立全面经贸伙伴关系具有相当光明的前景。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稳定发展。但必须注意到的问题是,由于在社会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中日两国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日本对二战的态度以及缺乏深刻反省,当前两国之间关于领土争端问题越演越烈,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卓,王博.日本加入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以1980—2007年为例[J].国际经济观察,2010(4):95-96.

[2]魏全平.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日FTA战略比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3-18.

[3]李汉丹,耿晶晶.中日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J].时代经贸,2008(7):123-124.

(责任编辑:董博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力模型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自贸区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现代物流网络构建实证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地价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贸易潜力比较研究
CEPA对内地与香港贸易结构调整影响分析
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
新型贸易壁垒理论综述及对我国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