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促进地勘经济发展
2014-04-29石长玲
石长玲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当前地勘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资本结构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过去传统的以机器资本、货币资本为主,转向以智力资本为主。地勘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高素质的科技领军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培训,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使职工的知识技能水平与现代市场发展最新动态保持同步,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才能增强地勘行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促进地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地勘行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地勘经济发展
一是复合型人才紧缺。地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管理人才和拔尖科技人才,目前各类人才都出现断层,中间力量缺乏;二是知识和专业结构不合理。从专业结构看,不仅需要地质、水位、煤田钻探、石油钻井等方面的人才,还十分需要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的人才。人才结构既要考虑专业齐全,又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三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目前人才队伍建设更多是通过引进和招聘,而忽视了地勘单位内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不到位。一些单位没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存在“不相信、看不见、不放心”的现象,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四是技术工人队伍断档,钻工及相关的电、车、焊等工种都难以维持现状;五是人才队伍年龄和知识趋向老化,面临人才断层。从年龄结构看,应该合理搭配,并保持动态平衡。有了合理的人才结构,才能使不同的心里特征和智力、经验发挥互补效应,整体功能才能达到优化。
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对地勘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育行业先进文化有利于促进地勘经济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教育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一直是教育被如此重视的最根本原因。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各行各业都在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实现本行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和文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先进文化和发达的经济相得益彰;落后的文化和贫困的经济如影相随。地勘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地勘先进文化的培育,创新职工教育机制、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已经成为推进地勘经济发展的捷径。
(二)加快科技进步有利于地勘行业做大做强
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类专门人才,而现有人才培养与需求比例严重失衡,人力资源开发滞后,职工素质亟待提高。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迫在眉睫。职工教育培训是地勘单位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而开发人力资源则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地勘行业要想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体职工素质的提高。首先,要做好本行业教育培训的选题,培训内容要紧紧围绕行业发展,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勘单位的实际需要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尽量做到全员受训。其次,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经济增长与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发达国家统计数据表明,其经济增长,有1/3 是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1/2 是创新带来的,只有15%是设备投资带来的。职工教育程度越高,其创新的积极性越高,研究表明,平均每多受1年的科学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6 倍,增加合理化建议6%;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比只受过初小教育的职工高30 ~80 倍。第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18 世纪技术生命周期为40年,19 世纪为30年,近半个世纪为10 ~15年,目前只有5 ~10年。因此,企业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必须要依靠高、精、尖技术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企业不间断的教育培训来保障。
(三)发展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是实现效率驱动的关键
效率驱动模式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模式。“效率驱动”,简单地说,就是以追求效率为目的,地勘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转变。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是一种活的智力资源,可以通过知识的更新不断增强,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也发生变化。人才是可以再生的资源,人力资本的关键是知识的更新,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来积累。新工艺、新方法在一个单位的应用会在同行业中产生示范作用,产生正的外部性。同时,随着知识存量的增长其蕴含的生产力将呈现累积效应,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人力资本的增强,还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协调、适应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三、搞好地勘行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途径
(一)加快培养实用型人才
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主要包括员工的适应性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人技能培训、新职工的岗前培训等。员工的适应性培训,主要是指针对单位的发展战略、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是指对各级管理岗位上的管理人员进行领导能力的培训,目的是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管理者的计划、组织、分析、决策、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持证上岗培训,主要是指为严格岗位管理制度,按照其所在岗位的要求进行专项培训,取得所从事工作的专项资格证书,满足岗位从业人员政治、业务和技能的最基本要求,即岗位任用的资格条件;工人技能培训,是针对技术工人的岗位职责,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使其规范工作,包括技能鉴定培训;新职工的岗前培训,针对新入职的职工开展应知应会培训,目的是使新职工尽快融入单位,掌握必备的工作知识和技能,尽快胜任岗位工作。
(二)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一是更新培训观念,加大地勘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力度,从制度上确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并大力宣传,使得地勘行业自上而下重视培训工作;二是职工教育培训要立足地勘经济的发展,要及时有效地改进和跟踪培训内容,以各个时期的工作为培训主线,紧紧围绕着地勘经济的发展适时开展培训工作。建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抓紧时间培养一大批业务精、懂经营、会管理、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建立健全能充分发挥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地勘行业要学习海尔集团,始终如一地贯穿“以人为本”的培训思路,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对每个岗位设计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四是进行项目目标考评机制评估。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决定是否在组织内继续进行该项评估,并及时对培训内容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推进岗位轮换制和轮岗培训
有些员工十几年都在一个岗位上周而复始地工作,实践证明,岗位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一批干部的工作激情下降,惰性增强,严重制约着地勘经济的发展,从事本岗位工作初期的那种蓬勃朝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丧失,不思进取、老守田园的情绪会不断滋长,随之而来的是队伍没有朝气,缺乏进取心。美国学者库克提出的库克曲线,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才创造力的角度论证了员工流动的必要性。要想保持职工队伍不断进取的状态,实行岗位轮换是一剂良方,也是国外成功经验,使职工处于不断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中。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也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人才交流是一种锻炼和培养人才,促进人才优化组合的良好方式。职工教育培新工作要根据岗位轮换机制适时开展,培养“多面手”,为地勘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基层地勘单位的人才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实践性,基层地勘人才脱颖而出,是在社会实践中完成的。人才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实践的产物,只有在生产工作实践的过程中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磨练,才会具备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只有不断交流锻炼,才会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职工教育培训对地勘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重视教育培训工作,在实践中逐步构建适合地勘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灵活的政策和措施,来满足全民受教育的需要,满足人们不断开发自身潜力的需要,使地勘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1]克里斯廷·达斯特曼. 教育与培训经济学[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曼昆. 经济学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曼昆. 宏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