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2014-04-29韩晓东

对外经贸 2014年3期
关键词:服务化价值链服务业

韩晓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

一、引言

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倾向于较少投入实物要素,较多投入服务要素。这一问题的学术研究起始于20 世纪80年代末。Vandermerwe 和Rada认为,服务化是指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向提供物品加服务的“产品-服务包”转变,具体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等,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此后,White、Szalavetz、Mont、夏杰长等国内外学者继续对制造业服务化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不少制造业企业正在通过服务来增加其核心产品的价值。

20 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延伸拓展,不少制造业企业将经营重心由降低成本、增加销量的传统路径转向拓展产业价值链、提高服务附加值的崭新路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明显滞后,提升服务化水平应成为提高制造业盈利能力和增加值水平的重要方向。

二、全球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与现状

(一)服务化是制造业发展转型的新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制造业企业普遍提供的服务至少包括12 个方面,分别为研发和设计服务、系统解决方案、零售和分销服务、维修和支持服务、安装和运行服务、金融服务、财产和房地产服务、咨询服务、外包和经营服务、采购服务、租赁服务、运输服务等。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价值链是由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构成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盈利环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和规模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服务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如通用电气公司(GE)传统上是一家电气制造企业,20 世纪末以来其经营战略上的服务化转向非常明显。1980年服务性收入占GE 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16.4%,1990年上升至44%,到2000年该比重增至66.8%,如今GE 成为了一家多元化的科技、媒体和金融服务公司。

从投入服务化的角度,目前全球在制造业产品中的服务投入比重明显提高。根据OECD 提供的投入产出表,20 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制造业对服务投入的依赖程度均明显提高。

(二)服务化是制造业企业的新盈利点

与制造业产品相比,服务的可模仿性更低,企业可以通过服务环节创造顾客依赖,增加企业经营的差异化程度,增强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顾乃华、夏杰长等学者根据中国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与服务化投入程度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程度每提高1 个百分点,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制造业增加值将提高0.9 个百分点。

苹果公司是制造企业以服务化盈利的典型案例。苹果公司的盈利点分为生产和服务环节两部分。生产环节包括硬件盈利、零售商店等;服务环节包括内容盈利、植入广告、通讯分成、手机支付、授权配件等,而后者是该公司盈利的最重要部分。苹果公司将大部分产品的加工环节放在海外,以一部售价600 美元的iPhone 手机为例,中国的代工厂商仅能赚取10 美元左右的附加值,而绝大多数利润来自苹果公司的研发和服务环节,即“微笑曲线”的两端。

(三)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国际贸易变动的新力量

制造业服务化意味着产业链的丰富和拓展,它与国际贸易起到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21 世纪以来,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日益受到关注,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定义,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生产分销、最终消费及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在价值链分布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产要素的优势环节,通过最佳的地理布局提高竞争力,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总额的增加。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6.5 万家的跨国公司创造了全球60%以上的贸易额,有80%以上的投资额和30% ~40%的GDP 来自于跨国公司。

制造业服务化对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影响体现在贸易增加值方面。在生产国际化的背景下,研发设计、品牌维护等服务环节日益受到重视,并参与到产业利润分配,甚至占据利润分配的“大头”。以苹果公司的IPHONE 为例,其加工组装环节大多在中国完成,这导致IPHONE 销往全球产生的出口值最终被计入中国,这与实际的价值链分配和利润流向产生鲜明反差。根据中科院测算,2010年中国每1000 美元加工出口会为中国带来615 美元的增加值,2011年为618 美元,而2010年中国1000 美元加工出口带来的国内增加值仅为387 美元,不足非加工出口的一半。

三、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总体偏低

近年来,中国不少制造业企业提出服务化的口号和措施。如海尔集团提出实施两个战略转型:第一是企业转型,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第二是商业模式转型,从传统商业模式转型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中钢集团提出,公司战略定位是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生产性服务商,核心业务既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冶金材料及相关新材料等传统版块,也包括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与投资咨询等服务环节。

然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普遍偏低。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企业500 强的相关数据,“十一五”期间,“500 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平均值达到80%左右,中位数接近于90%,而通过品牌、研发、金融等服务环节盈利的能力还不足。

(二)制造业服务化依赖度差别明显

服务业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分销服务业、通信服务业、社会及居民服务业等四个方面,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中外制造业服务依赖走势迥异的最重要方面。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均有所增加,中国却出现徘徊回落的态势。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于,根据投入产出数据,我国出口导向越高的制造业行业,往往不倾向于通过服务化来提高增加值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这可以归因为我国出口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层次较低,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仍然很大,产品的出口增加值普遍不高,投入服务化程度甚至低于自产自销的本土企业。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不少国家认识到制造业服务化的战略意义和发展空间,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予以扶持引导。我国政府文件虽未明确涉及制造业服务化这一问题,但针对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等内容,已经有不少相关政策问世。如2007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与此同时,我国尚存在一些制约“制造业服务化”的机制障碍,如重复计税、税率偏高,服务业供地较少,金融支持不足等。对此需要逐步破除障碍,扭转产业政策制定“各自为政”、“重制造轻服务”等倾向,加强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论证,加大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

四、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传统“制造”观念,鼓励服务化创新

我国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需要摒弃制造业仅仅是“生产商”的观念,在信息化和服务化的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同样是发明设计商、市场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制造业服务化专题研讨,研究制定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指导意见,建立制造服务融合的专项基金,组建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运营的各类平台,协助企业进行服务创新。

鼓励制造业企业以服务化、信息化为抓手,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产品营销、企业管理等多个环节拓展价值链,促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形成一批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制造业企业。

(二)加强技术和服务支撑,提升产业附加值

与苹果、通用等知名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普遍差距在于研发和服务环节。未来应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各环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和金融支持,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设计咨询、商务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三)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是全球化浪潮的受益国之一,应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找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价值链体系分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注重技术创新与系统整合、营运模式创新相结合。鼓励发展服务贸易,推动促进技术、服务外包、会展、货代等重点领域服务外包发展,加大对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支持。

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引导企业通过“走出去”转移过剩产能,推动支持境外重大合作项目,引导冶金、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到能源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投资,鼓励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走出去”。

[1]何哲. 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 科学研究,2010(1).

[2]林文进. 服务型制造理论研究综述[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6).

[3]吕政、刘勇、王钦.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06(8).

[4]刘继国. 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家,2007(3).

[5]魏作磊、李丹芝.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特点[J]. 工业技术经济,2012(7).

[6]夏杰长、刘奕、顾乃华. 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业的知识化[J]. 国外社会科学,2007(4).

猜你喜欢

服务化价值链服务业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制造服务化发展战略
中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