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悟”
2014-04-29饶强
饶强
摘 要:在语文学习和研究中,最注重理性分析,大部分时候将意蕴给学生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然而大多数教师会发现课后学生并没有多少印象,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关键词:了解;领会;体会;感悟
诚然,有些难以理解、深奥的知识我们应当给学生讲明,但我认为语文作为一门形象性、感受性较强的学科,应让学生多去“悟”。所以,我们应在注重理性分析的同时更注重悟性思维。
“悟”是了解和领会,是体会和感悟。“悟”性思維是一种整体思维,有时其心中知之,而口不能言。要学习好语文,学生必须学会“悟”,而教师要引导和诱导学生进行悟性思维,体会和感悟作品意蕴的能力。我认为导“悟”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诵
“悟”,主要是对问题进行总体观察,迅速检索储存信息并做出整体判断的思维方法。所以,教师要注意阅读学习中文章整体性的特点,指导学生诵读涵咏,体悟作者的情感意境。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诵”有多种形式,朗读、默读、吟诵,但要注意让学生用心去“诵”,要跟随作者的情感跃动,使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的世界之中,走进作者的世界之中。
二、猜
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猜测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意境和心情,读一读,猜一猜,慢慢求证。例如:席慕蓉的《乡愁》一诗中有一句“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先让学生猜想“没有年轮的树”,为什么是“没有年轮”,又为什么“永不老去”,进一步使学生体悟席慕蓉思恋家乡、怀念故土的心境像一棵根深叶茂、万古长青、永不凋落的树。
三、描
所谓描就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悟”,而做大量形象描绘的过
程。例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描绘:“仰望繁星闪烁的夜空,你一定会产生许多遐想。在这里,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了一幅奇异的世外仙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趟过天河自由来往,天河上溅起清冽的水花。一对恩爱的夫妻,在耕织之余,手提灯笼,悠闲地在美丽的街市上闲逛,多么自由!多么舒畅!”让学生在这样的描绘中体会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痛恨与对理想生活的无比执著。
四、静
有些比较容易感受的文学性强的篇目,多让学生静思来领悟其中之意。佛教中有静坐参惮,我们也可以静思悟书。有时教师的高谈阔论、深刻剖析学生不一定能接受,或许让其静思一会儿就会茅塞顿开。最主要的是不要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体悟,要留给学生悟的时间。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感受性、生活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有效地利用“悟”,才能使学生认识再加深刻、牢固、完整。
|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