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骨折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04-23李强魏莲何燕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便秘护理

李强++魏莲++何燕

摘 要:[目的]研究临床上脊柱骨折患者便秘的原因,找出有效的应对方法。[方法]观察脊柱骨折患者,分析发生便秘原因,应用计算机以“脊柱骨折、便秘原因、便秘治疗、便秘护理”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09.06.—2013.10.1)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初检得到1643篇文献,检索标题与摘要,排除与论文内容无关的文献1103篇,内容重复文献503篇后,共保留了37篇文献进行综述。得出在护理脊柱骨折患者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使患者心情舒畅,获得早期康复。

关键词:脊柱骨折;便秘;对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长期卧床、缺乏活动的病人,可因肌肉紧张减退而导致排便困难。脊柱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卧床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便秘,常常影响患者的身心康复①。脊柱骨折后72小时内,病人易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或腹胀②,由于胃肠动力降低,卧床时间长,日常活动受到严重限制,健康和饮食知识缺乏,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等病人易发生便秘。

2 方法

对临床上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原因观察与分析,应用计算机以“脊柱骨折、便秘原因、便秘治疗、便秘护理”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09.6.1—2013.10.1)进行结果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便秘原因分析

3.1.1 生理因素

器质性病变:脊柱由24块椎骨、l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软骨和韧带连接而成,任何一段脊柱骨折损伤都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如果伴有脊髓损伤,则卧床时间更长,加上液体摄入不足,活动减少,从而导致便秘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脊柱损伤患者的神经、精神受到很大创伤,以及麻醉药物,阵痛药的应用,使胃肠活动减弱。

疼痛因素:脊柱骨折常伴有受伤局部疼痛,患者因害怕排便时用力、以及活动臀部加重疼痛等因素而抑制排便。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脊柱骨折如伴随脊髓损伤,可引起副交感神经与高级中枢失去联系,导致胃结肠反射消失。排便是受意识控制的脊髓反射,如果伴有脊髓损伤,则冲动不能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到达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不能上传至大脑皮层,结肠蠕动减慢以及直肠的排便反射消失,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长,使水分过多吸收,大便干结难以排出。

3.1.2 心理因素 :由于脊柱骨折患者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绝望、抑郁等心理改变,缺乏自信心③。患者常担心床上排便污染床单被套及病房空气,怕别人嫌弃或不愿意增加他人麻烦而未定时排便或抑制排便,使直肠渐渐失去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过多而干结,造成排便困难,引起便秘。

3.1.3 体位因素:由于习惯蹲便或坐便,而脊柱骨折患者长时间卧床,加上排便方式的改变,使多数人不习惯床上排便,大便时,感觉用不上力而延迟排便。

3.1.4 饮食因素:脊柱创伤后l-5天和术后1-5天便秘发生率最高①。伤后由于卧床、疼痛等因素的影响,进食量少及饮食结构不合理,当摄食量过少、食物中缺乏纤维或水分不足时,大便在肠道运行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过多,致大便硬结,以及创伤影响胃肠蠕动等原因,从而加重便秘的发生②。

3.1.5 活动减少:大肠通过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推进运动、多袋推进运动、蠕动以及集团蠕动的方式将粪便推进直肠。活动可维持肌肉的张力,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脊柱损伤患者不能下床活动,肠蠕动减弱,肠道功能不能及时恢复,大便不能正常排出而出现便秘。

3.2 护理对策

3.2.1 环境护理: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给患者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的排便时间。如拉上窗帘或用屏风遮挡,避开查房、治疗、护理和进餐时间,减少病房内探视人员走动,以消除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利于排便。每天早餐后给予便器,取舒适体位,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3.2.2 生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腹部环形按摩,指导患者在大便不易解出时,按压肛门,刺激患者的肛门括约肌收缩。增加肛周肌肉的收缩力度,加强直肠运动,增加便意③。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即用鼻缓慢吸气,用口缓慢呼气,4—6次/min,持续5~10 min,增加腹压,增进肠蠕动,利于粪便向下移动④。经常用手沿结肠顺时针方向从右向左做环形按摩,利于肠内容物向下移动,促进排便。腹部环形按摩可于每日早餐后30 min或午餐后30 min进行,15—30 min/次,l一2次/d⑤。张丹等研究表明,通过应用生物反馈训练和腹部按摩法,便秘发生率为20.5%,而应用一般护理措施的便秘发生率为60%,可见,应用生物反馈训练法和腹部按摩法,对缓解便秘是有效的。

3.2.3 心理护理 :护士告诉患者便秘与紧张、焦虑、失眠等心理因素有关,向患者讲解引起便秘的原因,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协助患者卧床排便,使其尽快适应床上排便。

3.2.4 体位指导: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床上使用便器排便时,由于不适应,会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排便姿势很重要。可采用抬高床头和采取坐姿的方法,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

3.2.5 饮食护理 :术后遵医嘱给予正确的进食指导,增强腹壁肌肉和肠道平滑肌张力,刺激肠蠕动,增加大小肠推进性节律收缩,使肠道内水分重吸收软化大便,对缓释便秘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排便⑥。保证均衡的饮食和足量的液体摄入对预防便秘也很重要,主食与粗细粮的搭配,很多家属为了促进病人的康复,会让患者进食高蛋白的食物,此时要注意配以蔬菜和新鲜水果,增加粗纤维摄入,如香蕉、苹果等。食用香蕉后可明显降低骨科病人便秘的发生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病人易于接受⑦。可餐前提供开水、柠檬汁等热饮,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鼓励患者多饮水,病情允许时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3.2.6 遵医嘱给予缓药物:缓泻剂适用于2~3天未解大便,且有便意而难以解出者,可选用口服缓泻剂,如蓖麻油、番泻叶等,简易通便剂,如开塞露、甘油栓等。孙爱云⑧等研究表明:38%患者应用开塞露1小时内排便,33%患者服用番泻叶10小时内排便,可见缓泻剂对治疗便秘有一定效果。

排便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解除卧床患者便秘的痛苦,能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如果排便不畅或发生便秘,会使患者感到不适,不配合治疗,心___

情焦躁等。黄淑花等①研究表明采用,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便秘发生率为63.33%,而采用预见性护理及综合全面护理后,便秘发生率为20%。如果采取预见防性护理,加强观察疗效及患者的反应,使护理工作能连续、有效地进行,能促使脊柱骨折患者健康恢复。

4 讨论

脊柱骨折患者由于系膜血肿刺激内脏运动神经,使肠蠕动减慢,更易发生便秘①。便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如果能进行预防性护理,能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身心尽快康复也有积极作用。我们通过临床上观察脊柱骨折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包括心理、环境、体位、活动减少、器质性病变、神经损伤等因素,来采取预防性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如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给患者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多食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及腹部环形按摩促进肠道蠕动;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加腹压,促进排便,很大程度上减少便秘的发生,缓解排便困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但各种方法都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护理过程中根据个人情况针对性的实施,以获得最佳效果。总之,对脊柱骨折患者采取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

5 结论

脊柱骨折患者便秘原因有心理因素、环境、体位、活动减少、器质性病变、神经损伤等因素,在给患者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指导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腹部环形按摩、心理护理、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饮食护理、给予缓泻药物后,能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减轻便秘的程度,对缓解便秘症状有显著效果。

(本文审稿 刘先洲)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便秘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