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化考题的基本特征与命题要略①

2014-04-23黎育松李景春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命题特征

黎育松++李景春

摘 要:素质化考试命题是素质化考试的关键。通过探索素质化考题的灵隐性、设套性、模棱性、开放性基本特征以及悟捂性、现陷性、辩辫性和梳疏性要略,以深化素质化命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拙作所寄怀的期望。

关键词:素质考试;命题;特征;要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赵作斌教授独创的素质学分制理论,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生根落地,关键在于能否落实素质测评,而素质测评的主要途径是素质考试。拙作希望对此抛砖引玉。

一、灵隐性特征与悟捂性要略

灵,机灵敏捷之意;隐,躲藏、掩盖之意。素质化考题的灵隐性,是指将具有灵动性的考试内容、隐匿于题中的字里行间,以激发学生灵感产生并巧妙作答。基于不同主体的灵感差异,对这类考题的解题思路具有多维性,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从中找到正确思路,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与灵隐性特征相适应的命题要略是悟捂。

悟者,由迷惑而明白也,它是学生答题的要略。其大致含义是应试者对已内化的素质,经相关信息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即刺激感应,并将之对象化、系统化表达(外化)出来,以领悟题意之真谛,其效验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捂者,掩盖而故意也,故又云欲盖弥彰也,它是对教师命题的要求。它在考题中的应用是,将题中事物的灵动性,在以一定的语言艺术掩盖的同时,又以一定的文字信息披露出来,以激发学生的解题灵感。

例一:“深山藏古寺”——命题作画

该题的捂就在于“藏”。被捂起来的古寺其灵动性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它在于令人既不见其形,又知其所在,因此它反映到创作手法上的灵巧性则是以虚显实,以无彰有。但是,由于不同的应试者对这种灵性的感悟有差异,因此必然会构思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即画面意境。

其一,山恋叠起,古树参天,清溪流淌,有一和尚在打坐,如此答案并不可取。因为作品虽然也体现了作者的悟性——有和尚必有庙,但这是一种还欠火侯的悟性。有和尚必有其庙,是就两者最一般的联系而言的,具体到这一画作中,有打坐和尚就未必有其庙。因为那个打坐的的和尚不一定是此地住庙的和尚,也许是个外来的在此处歇脚的和尚。

其二,山峦叠起,古树参天,神香烟雾缭绕。在这一画作中,作者虽然悟出了神香的烟雾与寺庙的关系,但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有寺庙一定有香火烟雾,但有香火烟雾,不一定有寺庙,因为它也许来自其它祭祀活动,因此,此作也不可取。

其三,山恋重叠,古树参天,云雾缥缈间,若隐若现“大雄宝殿”篇牌,这是最没悟性的作品。

其四,山峦叠起,古树参天,云雾缭绕,清溪流淌,有一和尚在溪中挑水。正是由于和尚挑水,不仅揭示了和尚和庙的一般联系,而且还说明了此和尚必是此地住庙的和尚,进而揭示了此处挑水和尚和庙之间的必然联系。

例二:“蛙声十里外”——命题作画

这一素质化考题中捂的是青蛙。而要求学生悟的则是画面无法直接表现,但必须表现且能表现的蛙声,其灵动性在于:不见其蛙却闻其声。有一位作者就悟出了这种灵性。他除了描绘了山野披绿,春意盎然的背景之外,还画了一条由远及近,奔涌而出的溪流,溪流中游动着群群蝌蚪,有蝌蚪必有青蛙,而春天正是青蛙产卵、蛙声阵阵的季节。

二、设套性特征和现陷性要略

所谓设套,是指故意诱使陷人于不利。素质化考题的设套性则是指在题意中有意设置易于导致应考者的答题思路产生分岐,但又让他可以隐若觉察其中似有陷阱,因而总想摆脱,但一时又难以摆脱的令他欲答不能,欲罢不忍,进而积极破题的考题设计。

与设套性特征相适应的命题要略是现陷。

现者,显现也;陷者、圈套也。现陷:在将暗在的陷阱显现出来以避免陷入窘迫的同时,也展现出前进的正确方向道路。

例三:某猎人以发射同样的一(猎)枪,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捕获了一只老虎和一只斑鸠。他将这两种猎物拿到市场后,卖得了悬殊很大的两种价钱。如何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释这一现象?

考题中设下的圈套是“发射同样的一(猎)枪”,它之所以成为容易使人遭到陷害,就在于它极易于使人将“同样的一(猎)枪”误以为就是同等数量的劳动。如果应试者认识不到这是一个陷阱并且能从中跳出来,他就找不到北。因此,解答此题的首要窍门是揭露出这是一个陷阱——“发射同样的一(猎)枪”的劳动并不是等量的劳动。紧接着,就要十分灵活用劳动价值理论对它作出正确的说明。

(一)同一猎人以发射同一猎枪捕获的老虎和斑鸠所耗费的生产劳动是不等量的劳动。

1.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不能只是某一过程或某一环节的劳动,而是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完整过程的劳动。“同样一(猎)枪”所体现的劳动,充其量是也只能算作产中环节的劳动,即使就产中环节而言,捕获一只老虎的劳动也大大超过捕获一只斑鸠的劳动,更何况用于这两种捕猎的产前和产后环节上的劳动更是大大不等具体分析在此从略。因此从三个完整环节的劳动来看,打老虎的劳动显然大于打斑鸠的劳动(教材上找不到此内容)。

2. 决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同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是不一样的,在本例中打老虎有打老虎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打斑鸠有打斑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如果说猎人以同样的一枪打下了一只老虎即达到了其生产目的的事实,证明了这一枪的劳动是打老虎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话,那么用能够打老虎的同一枪(劳动)来打斑鸠,显然这是打斑鸠的不必要劳动,即是典型的俗话所言的用高射炮打蚊子的劳动,亦即虚费劳动。虚费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劳动。

3. 捕获老虎和捕获斑鸠的劳动,前者属于有风险劳动,后者属于无风险劳动,即使在相同劳动时间里,有风险劳动量也会大于无风险的劳动量(教材上也无此内容)。

4. 捕获老虎和捕获斑鸠的劳动相比较,前者属于复杂劳动,后者属于简单劳动。在相同时间里,前者创造的价值要倍乘于后者所创造的价值。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的本质和实体是劳动,既然以上四点说明,打下一只老虎和打下一只斑鸠所耗费的同一枪的劳动是不等量劳动,那它们形成的价值就是不等量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它们的交换价值就会必然不等。

(二)退一万步讲,即使把打下一只老虎和一只斑鸠的同一枪所耗费的劳动看作等量的劳动,因而它们具有等量的价值,但由于这两种猎物的市场供求关系极不相同,而供求影响价格,所以,它们的市场价格也会大不相同。

三、模棱性特征与辩辫性要略

所谓模棱性,就是题意中的是非界限比较模糊,因而令人回答左右为难——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不是也是,是也不是的两难境地。从这一特征出发,其命题要领是辩辫。

辩者,识别,明晰也,它是对学生答题的要求;辫者,纠结也,它是对教师命题的要求。素质考试中的辩辫,就是对应试者辩别是非曲直能力的考核。此类考题的形式,多表现为在现行的考试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质量的判断题和多项选择题。

四、开放性特征与梳疏性要略

素质考题的开放性是指突破教材、突破课堂而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其它学科开放,形成教在课内,考在课外,并能促使应考者作出大跨度的思维综合和理论综合的考试内容。

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命题的要略是梳疏

梳者,归置整理也,它是对学生答题的要求;疏者,稀散也,它是对教师命题的要求。疏是开放的结果,而梳是疏的必然回应。这类考题决定了学生不能仅从教材及其它资料的一处或几处找到完整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有些答案即使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但由于其散在性,学生如果没有素质内化,那就难以将它们对号入座,更不能梳成条理。梳的基本要求是以宏阔视野,整合所学的知识理论,实现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和把理论用于实践的双向贯通。

开放性素质考题的类型主要是各种理论跨经很大的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

例四: “两个毫不动摇”推助中国崛起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为了说明这类考题符合素质化考试的要求,或符合上述开放性特征与梳疏性要略,特将其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附后。

附:“两个毫不动摇”推助中国崛起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主体内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两个“毫不动摇”的实质就是一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

2.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

3. 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却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

4. 实践证明,正是两个“毫不动摇”,有力助推中国经济基础的崛起与强大。从1978年至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471564亿元,不仅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年均增速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间6.1%的速度,而且还高于日本、韩国经济起飞阶段。

(二)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 社会主义为什么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

(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

(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两重表现

(3)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关系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5)大量事实表明,社会主义改革不仅没有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而且使它们从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10年,央企的资产总额达到24.3万亿元。目前国有经济上交的利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50%以上。2010年1月-11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924万亿元。

2002至2009年,央企上缴的利润总额由2914.8亿元跃升到11474.8亿元,同期上缴的税金总额,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5.42%、16.41%、17.64%、18.62%、17.60%、17.13%、17%、16.75%

(三)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

1. 社会主义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因

(1)对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要岗位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生力军和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2)对加强社会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引导多种非公有经济的发展

(1)肯定其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2)中央到地方出台多项扶持优惠政策,因势利导,加强管理。

此例考题涉及的理论和实践跨度大、内容多,对教师出题而言可谓是“疏”,而对学生的答题要求则是“梳”。

猜你喜欢

命题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细说“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