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吴有性杂气论乃现代病因思想之萌芽

2014-04-18韩尽斌1孟志强2曲毅1石卫东2徐新春1朱建民1

江苏中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有性癌毒温病

韩尽斌1,2,3 孟志强2,3 曲毅1石卫东2,3 徐新春1 朱建民1

(1.中国科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31;

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 200032;3.复旦大学,上海 200032)

试论吴有性杂气论乃现代病因思想之萌芽

韩尽斌1,2,3 孟志强2,3 曲毅1石卫东2,3 徐新春1 朱建民1

(1.中国科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31;

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 200032;3.复旦大学,上海 200032)

温病医家吴有性著《温疫论》首次提出杂气病因论,突破了中医六淫病因范畴。杂气既可外来,亦可内生,是包括传染病在内的诸多内科疾病的病因。外来的杂气与现代病因学中的外源性致病因素相对应,内生的杂气则与内源性致病因素对应,体现了现代微生物病原学思想萌芽的特征。

杂气 病因学 吴有性 明朝

明末清初医家吴有性(约1582-1652)是温病学派的创始人,以其开创性的思想对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吴氏于崇祯壬午年(1642)著《温疫论》,提出杂气病因理论,系统阐述了杂气的定义、致病特点和治疗策略,揭示了传染病的诸多规律,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积累的科学成果。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杂气病因论并没有受到后世医家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当代医学科学条件下正确认识和评价杂气病因论的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对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具有重要意义。

1 杂气病因论

“杂气”一词始见于宋代徐大升所著的《渊海子平·论杂气》,曰:“此四者(辰戌丑未),天地不正之气也,且如甲则镇守于寅位,阳木之树。乙专镇于卯,专司春令,而夺东方之气,辰为东南之偶,及春夏交接之界,受气不纯,禀命不一,故名杂气。丑未戌亦然。”吴有性在《温疫论》著《杂气论》篇,首次将杂气作为病因阐释疾病的发生,指出杂气为诸多致病因素的统称,有别于其他六气。“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据此可以认为,杂气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特异性致病物质,在杂气中致病力量特别强者,吴有性又称之为“疠气”或“戾气”。

早在汉代,中医对疫疠的病因已有认识,认为系由“疫气”、“疠气”所致,如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第一次明确地将“疠气”作为温病的病因提出来,谓:“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有“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唐代王冰补注《素问》,在遗篇中指出,温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之“五疫”及“五疠”之称,已经意识到温疫的致病因素不同于一般的六淫外邪,而是一种疫毒之气。然而,在吴有性之前,医家虽然已经认识到温疫的发生与一种不同于六淫的致病因素相关,但还是将疫疠的流行归咎于气候的失常,尚未摆脱异常气候致病思想的束缚。宋、元时期医家比较重视采用运气学说预测疾病流行,又出现了“伏邪”致病之说,亦是囿于四时不正之气而阐发。明清吴有性首次明确提出杂气是独立于六淫异常气候之外的致病因素,“其后有戴天章、余霖、刘奎,皆以治瘟疫名”,补充发展了吴氏的学术观点,形成独特的温病学理论和辨治体系。

2 现代病因理论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科学,在现代病因学中,凡是能引起疾病发生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Cause of disease)。许多疾病具有明确的原因,也有疾病的发病原因尚不能明确,如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机制仍处于探索和讨论阶段。导致疾病的病因虽然众多,但总不离人体所处外部环境因素和人体自身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包括: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营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

现代病因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与春秋战国同时期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病因理论则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16世纪中叶,意大利学者吉罗拉摩·法兰卡斯特罗(Girolamo Fracastoro,1478-1553)从梅毒的传染过程认识到传染性疾病是由微小颗粒传播,并提出了传染性生物学说。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首先制造出显微镜,第一次从污水、牙垢中观察到各种形态的微生物,证实微生物的客观存在。19世纪,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开创了细菌生理学时代,微生物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后德国医生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创立了细菌染色方法,先后发现了炭疽芽胞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霍乱弧菌。缘于郭霍创立的细菌染色和培养等实验技术的广泛运用,19世纪末人们几乎发现了所有病原菌。1901年美国科学家瓦特·利德(Walter Reed)首先分离得到可以导致人类疾病的黄热病毒。20世纪50年代后,病毒学研究有了飞跃发展,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生物性因素被认为是导致人体患病的最常见原因,主要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蠕虫等),如临床多见的流感、痢疾和肺炎等,都是由特异性的细菌或病毒引起。及至当代,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遗传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导致的疾病越来越突出,如精神分裂症、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其发病具有家族倾向,表现为遗传易感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造成凝血因子Ⅷ缺乏导致的血友病,染色体畸变导致的先天愚型等表现为遗传缺陷;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等则为免疫系统的失调或缺陷导致,与基因的突变或缺失相关。

3 杂气论与现代病因理论的比较

明代末年,战争连绵,民不聊生,瘟疫流行,当时诸医沿袭古训,均以伤寒法论治瘟疫,不仅失效,更有失治、误治致死者。医家吴有性突破“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念,依据瘟疫病“延门阖户,众人相同”的流行性特征,提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的杂气病因理论,揭示了传染病的诸多规律。吴有性的杂气病因论对传染病病因的研究思路与现代医学非常相似,与意大利学者吉罗拉摩·法兰卡斯特罗提出的“微小颗粒”致病说异曲同工,与现代医学对微生物病原的认识相合。杂气病因论摆脱了中医经典理论的束缚,具有朦胧的“白箱化”要求,“已经踩着了近代医学的门槛”[1-3]。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导致疾病的直接因素是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统称为外源性致病因素;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内源性致病因素逐步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吴有性的《温疫论》主要探讨的是具有流行性的温病,也就是传染性疾病,但吴氏并没有将杂气病因局限于传染性疾病。《温疫论·杂气论》谓:“况杂气为病最多,然举世皆误认为六气,假如误认为风者,如大麻风、鹤膝风、痛风、历节风、老人中风、肠风、疠风、痫风之类……误认为火者,如疔疮、发背、痈疽、肿毒、气毒流注、流火、丹毒,与夫发斑、痘疹之类,以为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投芩、连、栀、柏未尝一效,实非火也,亦杂气之所为耳……”在这段文字中,痛风病名已被现代医学所采用;鹤膝风、历节风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相一致;肿毒、气毒流注则可能与恶性肿瘤等疾病相关,吴氏认为导致这些内科疾病的病因是杂气。

基于对吴有性杂气论的研究,结合“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笔者提出“人体和自然界一样具有杂气,人体自身杂气与内源性致病因素相应”的学术观点[4-6]。表1将现代病因学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等致病因素,与包括杂气在内的中医病因进行了比较,可以发现自然界的杂气对应于细菌、病毒等外源性致病因素,而自身内部的杂气则对应于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免疫反应或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等内源性致病因素,表明杂气病因不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外源性致病因素,也包括内源性致病因素,体现了现代病因思想的萌芽特征。

表1 中西医病因内容比较

癌毒理论是当代重要的中医理论成果,但目前医学界对癌毒是如何产生的尚没有统一的认识[7-9]。在“人体与自然界一样具有杂气的创新认识基础上,笔者针对恶性肿瘤的发病提出了癌气概念,认为人体自身存在导致肿瘤发病的杂气,称为“癌气”,“癌毒”系正气失去对癌气的制约,癌气变逆所生[6]。第二军医大学凌昌全教授认为,“癌毒”与“癌细胞”相关,癌毒可以采用癌细胞进行量化[7,9]。在凌昌全教授“癌毒”与“癌细胞”关联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癌基因”与“癌气”关联认识,认为癌气变逆是产生癌毒的基本机制,从更深的层次阐释肿瘤的中医发病机制。吴有性提出,杂气所导致疾病的治疗当采用特效药物,“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矣”。肿瘤既然为人体自身内部之癌气变逆生成癌毒所致,其治疗亦当采用具有镇摄作用的药物促使变逆的癌气向内归化,笔者据此又提出治疗恶性肿瘤应重视采用矿物类中药的学术观点[5-6]。在中医创新理论指导下,我们的研究团队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通过实验重点探讨了三氧化二砷作为肿瘤干细胞靶标治疗药物的机制[10];并依据中医学经典著作关于含铜矿物类药的记载,合成了一种新的铜金属配合物,已经证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11],是对杂气病因论的具体应用,体现了杂气病因论的学术价值。

4 结语

吴有性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医家,其著作《温疫论》是温热学说和温疫学说的共同先驱。吴有性“杂气论”发前人之未发,提出杂气是比六气更加广泛的病因,其后温病学家推崇此说者甚众。戴北山《广温疫论》认为瘟疫是感受天地间的杂气所致;余霖《疫疹一得》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病气;刘松峰《说疫》指出,杂疫其症千奇百怪,众人所患相同者,皆有病气行乎其间;王孟英《霍乱论》指出,时疫霍乱乃臭毒作祟等,无不是对杂气病因学说的继承和发挥。杂气论以降,医家开始突破六淫的范围,从具体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疾病的发生,其论述初步具备了现代病因理论的特征。

吴氏以后及至当代,杂气被作为温病学的概念用于解释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但其首倡者并没有将其局限于传染性疾病。吴氏认为杂气不仅是包括导致传染病的外感型致病因素,也是诸多内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吴氏论述杂气,言其生于天地之间,并没有指出人体自身是否具有杂气。笔者依据中医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认为既然天地之间有杂气,人体也应有杂气,在健康人体杂气受正气制约调控,而一旦正气亏虚,失去对人体杂气的制约,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姑且将这一类疾病概称为“内疫”[4]。吴有性将杂气作为内科疾病普遍病因的认识,为我们采用温病学理论和温病学前贤积累的中医学术成果治疗内科疑难疾病提供了可能,而对人体自身杂气的阐释则丰富和发展了杂气病因论的内容,是中医基础理论框架的自然延伸。

[1]聂广.杂气学说能够发展成现代微生物学吗.医学与哲学,1989(3):27

[2]刘兴旺.略析杂气学说悲剧式命运的原因——兼论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医学与哲学,1988(8):17

[3]邢玉瑞.杂气学说的沉浮及其思考.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3):1

[4]韩尽斌,周学平,陈晓旭.内疫病机概念的提出与治则探讨.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1):2301

[5]韩尽斌,李斯文.从杂气病因学谈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治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4):91

[6]韩尽斌,刘庆,岳小强,等.浅议癌气概念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医杂志,2012,53(18):1548

[7]凌昌全.“癌毒”是恶性肿瘤之根本.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2):111

[8]程海波,吴勉华.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66

[9]岳小强.对“癌毒”定义的再认识.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9):829

[10]Han JB,Sang F,Chang JJ,et al.Arsenic trioxide inhibits viability of pancreatic cancer stem cells in culture and in a xenograft model via binding to SHH-Gli.OncoTargets and therapy,2013,6:1129

[11]Jinbin Han,Luming Liu,Xiaoqiang Yue,et al.A binuclear complex constituted by diethyldithiocarbamate and copper(I)functions as a proteasome activity inhibitor in pancreatic cancer cultures and xenografts,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Available online 20 September 2013,ISSN 0041-008X,http://dx.doi.org/10.1016/j.taap.2013,9:009

R228

A

1672-397X(2014)02-0003-03

韩尽斌(1975-),男,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源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效应与机制。

朱建民,jmzhu@scrc.ac.cn

2013-09-07编辑:傅如海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第50批(2011M50073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5批(2012T50398)

猜你喜欢

有性癌毒温病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再读苏州】吴有性与淡淡斋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毒、癌毒的认识与癌症的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珍稀克隆植物北极花有性繁殖及其对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女孩有性没朋友,没性有朋友
寻花问种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