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
2014-04-16吴美容
吴美容
摘 要: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积累;读书活动
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学生说话支支吾吾,含糊其辞,畏首畏尾;学生写出的作文,句子写不通或干瘪贫乏;语句平淡无奇,又由于缺乏情感体验,因此,写出的文章语句贫乏,没有真情……这是什么原因呢?众所周知,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都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不理想的关键就是缺少语言这“米”。很难想象,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能真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一个对中国语言的瑰宝——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充分领略到朱自清、叶圣陶散文的魅力。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呢?
一、朗读中积累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好的语言如一支婉转的乐曲,让人陶醉其中,如一杯凉爽的饮料,让人怡然自得。阅读文章,就是学习感受、理解、品味、积累语言的过程。在朗读过程中,对文章的涉及的字、词、句、段、篇的品味与琢磨,便是五种不知不觉的语言积累。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有中心、有内容、有条理,语言生动,堪称学生写作的楷模。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叶圣陶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因而,教師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春雨的色彩》一文景美文美,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春天处处充满鸟语花香,到处是一片花红柳绿、万紫千红的景象。语言优美,画面丰富多彩,充满童真童趣,它以拟人的手法让学生感悟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课件优美的画面,聆听饱含感染力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小鸟们的天真、活泼、可爱,感悟春雨细、柔、美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五彩缤纷的奇妙变化。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让孩子们感悟春雨细如丝、柔似水、美如画的特点,学生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二、背诵中积累语言
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背诵积累量应有效的落实,落实到每一节课,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背诵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背诵中积累语言。巴金先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巴金先生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的。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在背诵中积累语言。背诵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背诵古诗文,让我们积累了不少诗词知识,了解了不少文学常识;背诵名家名篇,让我们体会了语言文字无穷的魅力和风光;背诵格言警句,让我们的身心受到洗礼和熏陶。如,《山雨》这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三、在活动中积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中华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其传统文化有着无比深厚的底蕴;有着极其丰富的知识资源让我们去开采、去发展,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应有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校图书馆犹如学校的一个“大粮仓”,有取之不尽的“米”。
我校充分利用现有图书资源,创设“天天阅读”的氛围,并在时间上予以保证:增加开放时间和读者借、看的时间。开展了“读在我人生,放飞我梦想”读书活动,教师精心指导,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活动:儿歌、短文朗读比赛,现场“画诗”比赛,读书知识竞赛,成语大赛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积累语言素材,从而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们或扶或放地指导学生阅读,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有的老师还让学生摘录好词好句,适时进行交流、朗读、背诵,并在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在阅读兴趣和语言积累上有一定的改观,同时图书馆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尤其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兴趣的激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从生活中积累语言
其实,我们的生活本身也是一本厚重、生动的大书,只要你处处留心,就一定能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处处留心皆文章啊!如果你每天在生活中多留点心,多琢磨琢磨,时间一长,那该积累多少词汇啊!法国的思想家卢梭曾说:“生活得最好的人,不是寿命最长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就是启发我们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会积累,学会创造。
走在大街上,一条条广告语扑面而来。礼品店“麦琪的礼物”;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你留心过这些看似简单的广告牌吗?里边的学问可大着呢!就拿美发店来说吧,有的起名“媚力丝射”,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师傅的技艺之高;有的冠名“一剪缘”,选用极富动感的语言,既突出了理发店的实力,又起到了招揽顾客的作用;有的别出心裁,取名“发源地”,干脆大大方方地告诉顾客,都市流行的发型都是从本店开始走俏的,不经意间就大大提升了理发店的品位;还有家店名叫“创意”,多么新潮啊,表达了一种全新理念,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家店子做不到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你看,仅仅是小小的理发店的招牌,里面居然隐含着如此多的奥妙!
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 福建省闽清县塔庄镇中心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