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探析

2014-04-15游本铿

吉林中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汤证赤小豆连翘

游本铿,陈 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伤寒论》第226条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 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由于此条原文陈述过简,后世其理解则见仁见智,历代伤寒大家对此各陈己见,或释寒,或释热,或释寒热错杂,或肯定,或否定。本文兹采撷众说对其病机与证候作一探析如下。

1 历代医家对麻黄赤小豆汤证之认识

1.1 外有寒湿内有瘀热说 倡此说者,以成无己为代表,首先肯定本证乃湿热所为,其临床主要表现就是黄疸,即《内经》所谓“瘅”病。然而对于湿热所生之途,成氏认为是寒湿从外而来,瘀热自内而生,外侵之寒湿与内在之瘀热相合,致生湿热。如《注解伤寒论》[1]云:“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瘅,黄也。伤寒为寒湿在表,发黄为瘀热在里,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除热散湿。”可见,成氏所论,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本证为内外邪气杂合而成,以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临床运用之特点,这种观点是非常可取的。内有瘀热,是为肯定,但至于外来之邪或寒、或湿,或为温热之邪,不可囿之,一切当据证而辨。

1.2 太阳阳明合病说 持此说者,以清代医家吴谦为代表。吴氏认为,本证所发,为阳明素有湿热蕴结之人,感受太阳邪气,外邪入里化热,与阳明湿热蕴蒸胶结,加重了内在湿热之势,于是湿热肆虐,外薄肌表,而发为黄疸。同时,由于湿热内蕴,郁遏于表,致汗出不畅;注于膀胱,致气化失司,小便不利。汗出不畅,则热无外越;小便不利,则湿无下泄,于是就更加重了体内的湿热蕴结之势。如《医宗金鉴·卷四》[2]:“伤寒表邪未解,适遇其人阳明素有湿邪,热入里而与湿合,湿热蒸瘀,外薄肌表,身必发黄也。若其人头有汗,小便不利,大便硬,则或清、或下、或利小便,自可愈也。今乃无汗小便利,是里之瘀热未深,表之郁遏犹甚,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外发其表,内逐其湿也。”许宏所持观点与此相似,其《金镜内台方议·卷二》[3]中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盖其人素有湿热,就因伤寒汗不尽,则阳明之经为瘀热所凝,则遍身必发黄。”吴氏、许氏从太阳伤寒不解,阳明素有内湿作解,更加明确了本证的六经病位,综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组方特点,以麻黄、生姜发散太阳寒邪,以梓白皮、赤小豆等通利阳明湿热,此说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吴氏认为本证偏重于太阳表邪郁遏,从本条方证所述及临床运用之验,则有失偏颇。

1.3 湿热郁于肌腠说 明末清初医家张璐认为,本证发黄是因为其人素有湿热,恰逢寒邪外侵,汗出不畅,湿热之邪不得外发,而郁于肌肉、腠理,发为黄疸。因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大队使用清热利湿药的同时,轻用麻黄以取微汗,令湿邪徐徐外出,湿去则热孤。《伤寒缵论·卷下·正方》[4]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者,因其人素有湿热,汗出不尽,则肌腠之里为瘀热所凝,而遍身发黄,故宜此汤(笔者注:指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取微汗也。”此说颇合仲景发汗治湿之大法,仲景论湿邪在表采用汗法治疗当用微汗之法,如《金匮要略·痉湿眒病脉证治第二》第十八条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此处虽言风湿,与本证湿热有别,但同样用汗法治湿则一。仲景强调,邪在表当汗出而解,但不可太过,特别是挟有湿邪时尤当注意。因风与热等阳邪,容易表散,但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难以骤祛。若误用峻汗之法,容易“风(或热)去湿存”,所以湿邪在表其正确的发汗法当是微微发汗,使阳气周流全身,缓缓蒸发,令其营卫畅通,则有形、无形之邪,俱同时随汗而排出体外。然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麻黄是否在于解表取汗,后世有诸多不同看法,因为本方在无表证的情况下亦可使用。但张氏之湿热郁蒸于表的观点,于临床确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值得肯定。

1.4 湿热郁蒸于胃说 《伤寒论》辨证论治研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钱潢,研究六经辨证体系善于从临证思维角度开启新径。钱氏认为,本证着重一个“瘀”字,总为湿热壅滞、郁积之患。而“瘀热在里”之“里”,主要指胃。即本证为湿热壅积于胃。如在其《伤寒溯源集·卷六》[5]中说:“瘀,留蓄壅滞也。言伤寒郁热与胃中之湿气互结湿蒸,如淖泽中瘀泥,水土泥泞而不分也。……盖以湿热胶固,壅积于胃,故曰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也。”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定位在某一脏,钱潢为其代表。胃为多气多血之经腑,邪气入胃,正邪交争,易化热实;又阳明胃与太阴脾脏相为表里,脾主湿,在阳明病的发展过程中,阳明之热极易与太阴脾湿相合而成湿热,蕴结于胃中。又阳明居中属土,外系肌肉,胃中湿热蒸发,熏于肌肉之间,则病发黄。然而,综观本方用药,归于阳明胃经之药却又为少,因此此说于方证相对之理论,似还不甚圆满。

1.5 热蒸肌肉气血说 唐宗海认为,本条“瘀热在里”之“里”,是指肌肉,肌肉相对于皮毛而言属于里。“瘀热在里”,即为热入肌肉。而肌肉中乃气血所行,热入肌肉,必郁蒸气血,气郁为水,血郁为火,水火蒸发于属土之肌肉,则土之本色被热所逼,而发露于外,是成发黄之证。《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6]:“在里言在肌肉中,对皮毛而言,则为在里也。肌是肥肉,气分所居;肉是瘦肉,血分所藏。若热入肌肉,令气血相蒸,则瘀滞不行,是名瘀热。气瘀则为水,血瘀则为火,水火蒸发于肌肉中,现出土之本色,是以发黄。”唐氏观点最可贵之处在于,指出发黄证是“水火蒸发于肌肉,现出土之本色”。盖发黄一证,中医有胆黄、脾黄之说。所谓胆黄,即是湿热内蕴,熏蒸肝胆,令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泛于皮肤发黄;所谓脾黄,乃是指脾属土,其色为黄,邪气困脾,或脾气本虚,皆可致脾之功能失调,其本色外露而发黄。古人所言之发黄,多以脾黄为论,而胆黄之说,主要盛行于后世,犹在西医传入我国后,更是如此,将中医所讲之发黄证,简单归并为黄疸病。其实,《伤寒论》等古之言发黄一证,包括所有原因所致之皮肤泛黄证,其中既有现代临床所言之黄疸病,也包括不因胆汁疏泄失常之脾虚发黄,如《金匮要略》中专设“黄疸病脉证并治”一篇,其中既有谷疸、酒疸、女劳疸、湿热黄疸诸证,也有中焦气血不足之虚黄,主用小建中汤治疗。所以,将发黄证归咎于脾土之本色外露,有其中医的理论渊源,亦更能深刻揭示发黄一证之病机[7]。

1.6 外寒内热说 持此说之代表医家有沈又彭、胡嗣超等。外寒,指风寒之邪。内热,则指湿热。两者兼而有之,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之固有病机。如沈又彭在其《伤寒论读·辨阳明证》中说:“此论外伤寒而内湿热证也。湿热主方本是栀子柏皮汤,因外伤寒邪,故用是汤主之。”胡嗣超在其《伤寒杂病论·卷六》中说:“寒郁于表,热瘀于里,故用表里兼治法。前条(笔者注:此指260条)是阳黄,故用大黄逐热;此条是阴黄,故用麻黄逐寒。”二位医家皆以鉴别讨论的方式论述本证,着令后学更容易掌握阳明发黄三证。沈氏将本证与栀子柏皮汤鉴别讨论,指出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外感寒邪,简明扼要,但所说湿热发黄主方为栀子柏皮汤则值得商榷。而胡氏将本证与茵陈蒿汤证鉴别讨论,点明其主要区别点在于表与里的不同,这些确实对理解本证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但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所治发黄视为后世之“阴黄”的范围,则与临证不符。

2 讨论

262条叙证过简,除提出“身必黄”一证外,别无它证所云。那么,欲全面掌握本证之真谛,就需要从上下文及相关方证中去求索。无疑,理解本条证的关键是“伤寒,瘀热在里”一句。对于本句所言,可作两种解释:其一,认为是太阳伤寒之变证。本病太阳伤寒,表邪不得外解,又加素体湿热之人,则表邪入里化热,更增湿热之势,湿热熏蒸肌表,而成发黄。其二,可将本证看作是表里同病,即外有伤寒,内有瘀热。仔细分析“伤寒,瘀热在里”之句式,类同于《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之云,彼证为小青龙汤主治之证,病机为外有风寒,内有水饮,只是小青龙汤所治以内有水饮为重,有无风寒表证,不足以影响使用小青龙汤。而本证与小青龙汤证有相似之处,即都是表里同病之候,都可以外有风寒之邪。所不同者是内有之证,一为水饮,一为湿热。既云“伤寒”为外感风寒表邪未尽,则必见发热、恶寒、无汗等证。而“瘀热在里”包括了什么证呢?其实,236条茵陈蒿汤证中说的明白:“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文中明确点明,“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身必发黄”之候,“此为瘀热在里”,这些症状,同样也可以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中出现,即表现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而短少,口渴,或头汗出,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又见伤寒之表证。伤寒表邪未解,而又瘀热在里,表不解而恶寒无汗,热不得外越,则必与湿合,郁遏于里,势必湿热交蒸,湿郁不解而致发黄。所以,“身必黄”既是本条的主要证候,又是“瘀热在里”熏蒸于外的病理反映[8-10]。

上述两种理解方法,其实并无矛盾之处,其一强调的是湿热郁蒸于表,其二强调的是可见表证的湿热证。于临床所见,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使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也就是说本方不独用于外有风寒,内有湿热,也可用于湿热外蒸,郁滞于表。若但从发黄一证论之,则本证多见于湿热发黄的早期,由于病邪郁表,腠理闭塞而无汗;水湿郁热不得泄越而蓄积于内,影响三焦气化,水道不通则小便不利,致使邪无出路,与热相合,熏蒸肝胆而导致发黄。需要指出的是,表邪不解,或湿热熏蒸,还常见皮肤发痒等症,如湿热不得表解,郁蒸于肺,失于通调水道之职,水气泛滥,还可导致水肿。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还为临床治疗皮肤痒疾及湿热水肿之有效方剂。

综上所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熏蒸于表,或湿热兼表。其辨证要点是:身黄(目黄、皮肤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色黄,心烦,口渴,身痒,无汗,甚见水肿,或伴恶寒、发热等表证。舌红,苔黄或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或滑数或浮滑等。

[1]张国骏.注解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5.

[2]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58-160.

[3]许宏.金镜内台方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0-41.

[4]张明庆,王兴华,刘华东.伤寒缵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42.

[5]伤寒溯源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18.

[6]王咪咪,李林.唐容川医学全书·伤寒论浅注补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91-292.

[7]申爱玲,刘公望.刘公望教授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经验举隅[J].吉林中医药,2009,29(1):11-12.

[8]蔡鸿彦.《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麻黄配伍的初步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976-977.

[9]陈会,李新民.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小儿湿疹[J].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63-1064.

[10]曹艺.发散法治疗黄疸验案举隅[J].吉林中医药,2010,30(9):793-794.

猜你喜欢

汤证赤小豆连翘
基于系统生物学比较温病“辛凉三剂”方证的病理机制差异*
一茶一粥 除湿养血
赤小豆粥
保和丸中连翘的作用撷菁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赤小豆治痄腮
《伤寒论》“热利三证”浅谈
赤小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伤寒论》烦躁症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