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及高KV摄影在煤工尘肺诊断中的价值*

2014-04-05张玉利

关键词:煤工尘肺胸片

张玉利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608)

煤工尘肺是常见的职业病,占全国尘肺总数的39.80%,有关它的X线表现已有文献报道。作为尘肺诊断的标准,有关煤工尘肺CT的报道相对较少,有关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更少。为了探讨螺旋CT对煤工尘肺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对52例X线平片已诊断为疑是及不同期别的煤工尘肺的病例与螺旋CT的比较分析,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出煤矿井下男性采掘混合工种的煤工尘肺疑是病例和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52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6.50岁。根据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认定的标准,其中I期22例、II期12例、III期8例,疑是10例。

1.2 X线摄片检查

每一例患者在CT检查前,摄取焦—片距为2 m,电压为120 KV的后前位胸片,由影像中高级诊断医师负责读片讨论、定性。按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52例检查者中定为I期尘肺19例、II期13例、III期7例,疑是13例。

1.3 CT扫描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手臂高举过头,屏气24秒。使用机型为GE Prospeed AI。螺旋扫描从肺尖扫描至横膈下2~3 cm。层厚10 mm、层距10 mm、pitch 1.0,根据病变所在层面选择性5 mm薄层加扫。

2 结 果

2.1 尘肺的肺部CT表现

(1)小结节:直径小于1.0 cm。本组31例显示两肺弥漫及散在分布圆形及类圆形的小结节,其中0.2~0.3 cm大小结节有19例,密度较低,结节边缘多不规则,密度由内向外逐渐变低。直径0.3~1.0 cm结节病例有12例,密度相对较高,病灶边缘较锐利,部分有钙化。

(2)大结节:直径大于1.0 cm圆形或不规则结节,本组有16例,其中12例在肺后部,4例出现在肺前部。最大者约5.4×4.2 cm,平扫密度较高,其内可见多发砂粒样高密度钙化影,病灶周围见多发纤维索条影。

(3)混合结节:本组18例有混合结节(大小结节同时存在),两肺见多发纤维索条和间质纤维化表现。

(4)不同程度的肺气肿:CT检出23例显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11例,全小叶型肺气肿8例,瘢痕型肺气肿19例,其中肺大泡28例。

2.2 尘肺的胸膜改变

胸膜损害33例,其中叶间胸膜增厚14例,局部胸膜增厚19例,胸膜斑块15例,胸膜钙化9例,胸膜粘连18例。CT显示小叶间隔增厚表现为肺外围胸膜下肺实质部位,垂直于胸膜面的线状影,本组有18例。

2.3 尘肺的并发症

伴有肺结核18例,占本组病例34.61%.其中两上肺结核5例,右上肺结核7例,左上肺结核6例;陈旧性结核13例,主要为清楚的纤维索条影伴有斑点状钙化灶。

2.4 尘肺的肺门及纵隔内淋巴结改变

左肺门(10、11L组)7例淋巴结增大,右肺门(10、11R组)18例淋巴结增大,左肺门淋巴结钙化23例,右肺门淋巴结钙化25例。纵隔2组淋巴结增大5例,4R22例,4L19例,8组9例,6组11例,7组18例。

3 结 论

3.1 煤工尘肺各种CT表现及病理基础

小结节阴影是诊断煤工尘肺的主要诊断依据。它的形成是因为细小的煤尘进入肺泡后引起肺泡炎,煤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形成尘细胞,大量的尘细胞在肺内聚集、崩解,伴周围纤维细胞、结缔组织增生,胶原纤维形成,最终构成小结节。同时煤尘细胞进入间质及淋巴管后可引起间质增生及淋巴管炎,导致间质纤维化,形成条状及网状阴影。本组52例中显示两肺弥漫性分布小于10 mm结节影有31例,结节密度大小有差别,部分病灶边缘较锐利,部分结节有钙化,肺外围小血管或细线网状阴影增多,两下肺明显。小结节在肺组织内散在分布,肺后部结节明显较前部多,结节大小、多少及分布情况与接触粉尘的时间长短和吸入粉尘量多少有关。大结节阴影是由多发小结节相互融合形成的,它的出现是尘肺预后恶化的表现。本组肺内出现直径大于10 mm圆形或不规则斑块灶16例。出现小结节、大结节和纤维斑块混合的病例有18例,同时两肺可见多发纤维索条密度灶和间质纤维化。大结节和斑块则是煤工尘肺的特征表现,多出现在两上肺和两肺下叶背段,本组有12肺后部,仅有4出现在肺前部,其中最大的病灶约5.4×4.2 cm。病灶密度较高,其内可见多发砂粒样高密度影,CT值70~80 Hu,病灶周围见多发纤维索条影。在CT上图像上大结节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多个出现,可在同一个肺段或肺叶内,多发生在众多小阴影的背景上。在较严重的尘肺中,除了有结节纤维斑块外,还可见肺纹理紊乱,肺血管扭曲模糊不清和肺气肿。CT检查肺气肿非常敏感,可以检出2~3 mm小的肺气肿区。此外由于肺间质纤维化、淋巴结阻塞,引起胸膜广泛纤维化和增厚、钙盐沉积。CT显示斜裂胸膜增厚和胸膜增厚粘连、钙化及肺门、纵隔内各组淋巴结增大、钙化比高KV胸片不仅多,而且分布大小、部位清楚[1]。

3.2 煤工尘肺的CT诊断价值

本组52例均作了高KV胸部X线检查,高KV胸片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尤其受到大血管、肋骨、横膈等遮盖等因素影响,胸片显示煤工尘肺的表现远没有螺旋CT多。采取螺旋CT对煤工尘肺患者检查,尤其是临床怀疑尘肺的程度和有无尘肺及尘肺并发症时,螺旋CT的检查更显得重要。螺旋CT与高KV胸片比较,螺旋CT具有较明显得优势和较强的敏感性。在本组病例中高KV胸片显示小结节灶25例,大结节13例,肺气肿16例,胸膜病变15例,新老肺结核12例,纵隔内淋巴结肿大、钙化21例。其中有5例高KV胸片诊断为I期煤工尘肺,CT片上无任何小结节的煤工尘肺征象;另有3例高KV胸片定为II期煤工尘肺,螺旋CT显示两肺间质纤维化及网织状、毛玻璃样改变,为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而无结节、斑块的煤工尘肺表现。高KV胸片诊断II期煤工尘肺大结节阴影7例,螺旋CT检出为11例,高KV胸片诊断明显低于CT。本组高KV胸片诊断III期尘肺8例,螺旋CT有III期尘肺表现12例,CT明显多于高KV胸片。螺旋CT显示胸膜损害也明显优于胸片。有4例高KV胸片认定为胸膜斑块,CT显示均为阴性,纠正了胸片错误。有2例高KV胸片诊断为III期煤工尘肺,CT检查为胸腔积液、胸膜炎。煤工尘肺的诊断根据职业史和高KV胸片、CT的各种大小结节影等表现及有关临床资料,诊断就可确立,在诊断煤工尘肺时需与粟粒性肺结核、肺内转移性肿瘤、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结节病等鉴别,可靠的临床病史,相关的生化检查和胸片、螺旋CT的改变,以及肺通气功能障碍等,对诊断有着相当重要的帮助和价值。

螺旋CT与胸片对尘肺诊断的比较说明,螺旋CT是一种无创伤的而且较精确的检查方法。通过对比,发现螺旋CT在检出煤工尘肺大小结节、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胸膜斑块以及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钙化等方面与胸片差异较大,更有利于尘肺的分期诊断。螺旋CT目前是公认为肺部疾患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螺旋CT利用重建技术可以对感兴趣的小结节及各种病灶进行测量和计算,并可以储存,以利复查和对煤工尘肺的正确诊断[2~5]。高KV胸片由于经济实惠,普及率高可以用来对疑有尘肺患者的体检或随访,由高KV胸片筛选出来较可疑的病例,进一步进行CT检查,则可以发挥螺旋CT的特长,利用横断面解剖优势显示病灶在肺内叶、段的准确位置,去除原有的含糊分区。螺旋CT更重要的是对尘肺患者及疑有尘肺者的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避免高KV胸或X线平片带来的许多不必要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1] 潘纪戍,许军,侯希忠,等.煤工尘肺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23:27-30.

[2] 强巍.煤工尘肺的薄层CT诊断[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8,10(11),261-262.

[3] Masanori A.Uncommon Pneumoconiosis CT and Pathologic fings[J].Radiology,1995,197:403-409.

[4] Foster WL Jr,Gimenez E1,Roubidoux MA,et al.Theemphysemas:radiologic-phthologic correlations[J].Radiographics,1993,13:311-328.

[5] Sanders C.The Radiographic diagnosis of emphysema[J].Radiol Clin North Am,1991,29:1019-1030.

猜你喜欢

煤工尘肺胸片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论新时代我国煤工尘肺病患者索赔障碍及破解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煤工尘肺患者并发肺结核的相关因素分析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
BODE指数在煤工尘肺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诊断尘肺病影像对比分析
某大型铸造企业30年尘肺发病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