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螺钉联合克氏针固定内踝骨折20例分析*
2014-04-05任井斌
任井斌
(兰陵县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山东 兰陵 277700)
内踝骨折好发于青壮年,可以由直接暴力引起,但更常见的是间接地旋转、传导及轴向暴力所致,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内踝骨折属关节内骨折,一旦移位必须手术做到解剖复位,其内固定方法很多,以往应用克氏针、克氏针张力带,空心加压螺钉等。自2006 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可吸收螺钉联合克氏针手术治疗内踝骨折2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 56 岁, 平均35 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所选病例均为单纯内踝骨折。选用可吸收钉为他喜龙系列产品。
1.2手术方法 取内踝尖处纵切口约5 cm,注意避免损伤大隐静脉,切开显露出骨折端,一定注意显露充分,清除骨折断端积血及嵌顿的软组织,将骨折端解剖复位,只有显露充分才能观察到骨折是否达到解剖复位。用巾钳夹紧做临时固定,经皮在骨块上方和下方,注意一定不要在骨块中间,沿与胫骨纵轴34°~45°,打入2枚直径1.5 mm克氏针,去除巾钳,然后在骨块中间,沿与胫骨纵轴34°~45°用专用钻头钻孔后,测孔的深度,用丝锥攻丝,生理盐水冲洗钉道,根据测孔的深度选择可吸收螺钉的长度,注意半螺纹滑杆一定要过骨折线,拧入可吸收螺钉至需要加压时,需拔除1枚位置稍不理想的克氏针,方可加压,不然2枚克氏针都在骨块内加压效果不理想,然后将保留另一枚克氏针针尾留于皮外,缝合切口。
1.3术后处理 可吸收螺钉联合应用克氏针固定后不需石膏外固定,但患者不能下床行走,在床上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留于皮外克氏针针尾,保持克氏针钉道清洁,术后一个月来院拔除留于皮外克氏针,术后2个月拍片骨折愈合可下地负重活动。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6~ 12 个月, 平均8个月, 术后骨折全部愈合, 无移位、感染及排异反应,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王栋梁等[2]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评估, 优16例, 良2例, 优良率90%。
3 讨 论
内踝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治疗要求高,如果治疗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3]。以往应用克氏针、克氏针张力带,空心加压螺钉等固定,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给患者造成二次手术恐惧及经济负担,可吸收螺钉与金属内固定物有相似的愈合率和功能结果[4], 无任何全身毒性反应, 无金属内固定物腐蚀引起的组织刺激反应, 免除再次手术痛苦;潘铭辉等[5]研究得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固定可靠,与空心加压螺钉疗效接近,是内踝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吸收螺钉优点在于:(1) 安全可靠, 生物相容性良好, 在体内完全降解。(2)初期力学特性同金属相比更接近人体骨骼,有利骨折的愈合。(3) 具有植骨及诱导成骨作用。(4)可吸收螺钉为聚左旋乳酸,不干扰放射影像。但是可吸收螺钉的韧性不足,强度低于金属的内固定物,抗扭转力差,在骨折早期易出现断裂现象,郭佳华[6]通过对照发现将可吸收螺钉和克氏针联合作为内固定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早期可吸收螺钉折断。本组病例全部采用1枚可吸收螺钉及1枚克氏针联合固定,术后无需外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优点在于用1枚克氏针代替1枚可吸收螺钉,大大减少费用,如果仅用1枚可吸收螺钉不能有效控制骨折旋转,控制骨折旋转1枚克氏针足以,且可吸收螺钉联合应用克氏针固定能防止可吸收螺钉早期断裂,本组病例无1例可吸收螺钉断裂,且克氏针针尾留于皮外,留置时间短,1个月后即可拔除,拔除时无需住院,仅冬天对患者穿衣稍有影响,个别患者有克氏针钉道反应,拔除克氏针后即消失。本组患者优良率达90 %,所以可吸收螺钉联合克氏针治疗内踝骨折固定安全可靠, 可有效减少术后早期可吸收螺钉折断,联合应用克氏针可少用1枚可吸收螺钉,大大降低费用,且特别适用于内踝骨折骨折块较小的时候,不用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是一种安全和经济的方法。
[1] 林圣洲,赵景浩.钩状钢板的临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 1 (3) : 526.
[2] 王栋梁,周之德,姜其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及术后评估[J].骨与创伤杂志, 1998, 13 (6) : 323 - 325.
[3] 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2 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740.
[4] 王岩.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11 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2421.
[5] 潘铭辉,黄婉容,周敏.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性内踝骨折的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3,13(4):362-363
[6] 郭佳华.可吸收螺钉及加用克氏针治疗骨折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4(11):595-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