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文化观看姓名隐意在文学译作中的体现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
2014-03-28马梦琪
马梦琪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 041000)
从翻译文化观看姓名隐意在文学译作中的体现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
马梦琪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 041000)
论述姓名作为社会语言和文化的产物,包含了大量的宗教、传统、风俗等文化信息,集中体现了民族的特点,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更是作者精心构思和设计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减少姓名中文化内涵的遗失和亏损,从而提高读者们对作品内涵和作者意图的理解和感悟。文章将从翻译文化观的角度,通过分析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最蓝的眼睛》来说明翻译姓名所包含的文化隐意的重要性,并且结合众多的翻译经验总结出可行的解决策略。
文化翻译;姓名翻译;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在汉语中,姓名,顾名思义,是由姓和名组成的。它是用来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的特定名称符号。最初,它只是通过给每个个体不同的名称来区分个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姓名逐渐拥有了不同的内涵。在家庭中,它可能包含着家族的期望等。同时,每个国家、民族的命名习惯都会受到当地的历史、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被作者赋予了深层的含义,这对刻画人物的形象,揭示人物的命运,渲染故事的氛围,升华作品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中,每个人物的姓名都是精雕细琢,富有深意的,同时也承载着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作品中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具有隐意的姓名非常重要。托妮·莫里森是一位非常善于利用为人物命名的方式来展现作品的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作家。本文将从文化翻译的角度,通过对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The Bluest Eyes(《最蓝的眼睛》)中人物姓名的隐意的分析,探讨翻译姓名所包含的文化隐意和内涵的重要性,并且结合众多的翻译经验总结出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翻译文化观
文化翻译作为多元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詹姆斯·霍尔姆斯为奠基人、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弗维尔为代表的文化翻译学派。“他们将翻译的重心从语言层面转到了文化层面,即把翻译研究的着眼点从语言学派所最为关心的语言结构及语言形式对应问题,转向目标文本与源文本在各自文化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1],并且考虑到更多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语境因素对于翻译本身及其评价活动的制约与影响作用。“这就意味着,翻译研究中不仅要探究两种文本在语言形式上是否对等,同时还要研究与翻译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文化问题”[1]。因此,我们在翻译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时也应该将其中蕴含的文化深意翻译出来,传达给读者。
二、英语姓名的翻译策略
英语姓名的常用翻译策略有两种,一种是译音,这是英文姓名翻译最为常用的方法。“因为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各种姓名大多是从普通名词演变而来,也就是说本来都含有一定的含义。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一些词的含义已不好查找,所以一般译音不译意。”[2]具体的情况有两种,一是有正式的译名。它是指一些为人们所熟知,已广泛使用的专有译名,例如比较常见的“Jack”翻译为“杰克”,“Tom”译为“汤姆”,“Smith”译成“史密斯”等等,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约定成俗的通用译名。二是没有正式的译名,我们可以自己进行音译。
另一种是译意,是当作品中的人物姓名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时所采用的方式。在大部分文学作品中,作者委婉地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姓名传达了一些文化信息,这样就需要读者经过仔细推敲后才能够领会其中的含义。但大部分读者并不具备阅读原作的能力。如何将作者们通过命名艺术给作品增加的深意传递给读者、为读者带来享受,是译者们面临的挑战。如果采用常用的译音法进行直接翻译,会造成译文因失去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而显得苍白无力,造成了译文的缺失。
三、《最蓝的眼睛》中的姓名隐意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93—),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秀拉》、《宠儿》、《所罗门之歌》、《黒婴》等等。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由于美国社会中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渗透和颠覆,造成了非裔美国人自我与自身文化传统的断裂。莫里森的小说主旨便在于修复黑人文化传承的断裂以及黑人自我的异化。自我追寻一直是莫里森小说的主题。在她的诸多作品中,莫里森善于使用具有特殊隐意的姓名来表达黑人对压迫的反抗,对自由的呼唤,对平等的渴望,和对自我的追寻;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结局;表现了黑人的自我意识和文化归属感,最终突出、延伸、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在《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中,最引人注目莫过于主人公Pecola Breedlove的姓氏了。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而是由breed和love这两个单词组成的。Breed在英语中有“滋养,孕育,养育”的意思,而love的意思是“爱,爱情,爱慕,爱意……”。那么整个单词便可以理解为“滋养爱或者孕育爱”。在这个命运悲惨的黑人家庭里,母亲在一个白人家庭做佣人,为了博得主人的欢心,她将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予了主人家庭,却完全忽视自己的家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甚至允许主人家的女儿称呼自己的姓名,对自己颐指气使,却要求自己的女儿毕恭毕敬地叫自己Mrs.Breedlove。而父亲,这个曾经充满力量与梦想的黑人青年,却在现实的压迫与摧残下渐渐地心理扭曲,堕落成一个暴力无耻的人。他酗酒、赌博、殴打自己的妻子,烧掉自己的房子,到最后甚至强奸了自己的女儿!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压抑、绝望、冷漠、凄凉、仇恨和迷乱的家庭却有着Breedlove这样一个充满爱意和温情的姓氏,多么的荒诞、讽刺!如果简单地采取译音的手法将Breedlove翻译为“布里德洛夫”或者“布里德洛瓦”,读者便无法体会到原作中的这种反差对比所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Elihue Micah Whitcomb,小镇的牧师,人们称之为皂头牧师(Soaphead Church)。他虽然有着黑人的血统,但是,他竭力地拥护、推崇白人文化,把“护卫这白人血统作为他终生奋斗的目标”[3];他极力摒弃任何与非洲有关的东西;他玩弄纯洁无知的小女孩却自认为这是友善和高尚之举。当主人公Pecola怀揣着天真美好的愿望来寻求他的帮助时,他却借助善良的小女孩之手毒死了一只他厌恶的老狗,打碎了Pecola的最后一丝希望,将她推入黑暗无尽的崩溃之渊。Elihue是Elihu变体,来源于希伯来语,意思为“耶和华是上帝(Jehovah is God)”;Micah同样来自于希伯来语,含义为“谁像耶和华? (who is like Jehovah?)”。如果只是直接将其姓名译为艾利休·米伽·韦特克姆亦或伊莱休·迈卡·惠特科姆,读者便不能感受到他的姓名、他的信仰与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之间巨大的反差是多么的滑稽可笑;这个世人眼中公正、平等、纯洁、善良的上帝代言人内心是如何的无道与残忍。同时,牧师的姓名也间接反映出作为有着白人血统的黑人,在撕裂与黑人文化传统的纽带拼命融入白人文化社会的同时,他内心的迷茫与挣扎,怀疑与否定。正如他在给上帝的信中所写的那样“你忘了吗?你把孩子们忘了吗?是的,你忘了。……主啊,你忘了,你忘了何时何地应如何当好救世主了”[3]。
当然除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姓名,一些次要人物的姓名往往也含有隐意。例如,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提到过Pecola有一次去买喜欢的糖果,糖果的姓名叫Mary Janes。“每张浅黄色的糖纸上都印有一个头像,玛丽·珍的头像。糖块是以她的姓名命名的。一张笑盈盈的白脸和飘逸的黄头发。一双蓝眼睛从一个清洁舒适的世界里向外看看她。看得出她有点小脾气,也很淘气。佩克拉认为那双眼睛实在是太漂亮了,她吃了一块糖,真甜。吃了块糖就好像吃了那两只眼睛,吃了玛丽·珍,爱上玛丽·珍,也变成了玛丽·珍”[3]。在小说中,Pecola有一位同班同学,一个黑白混血小女孩Maureen Peal。Maureen是Mary的昵称,两者来自于同一语源。从两个姓名的联系可以看出Maureen虽然有着黑人的血统,但是她已经完全白人化了,“体内流淌的白人血液使她美丽优雅,完全白人式的生活习惯使大家都爱慕和敬畏她”[3]。她和“最阔的白人孩子一样有钱,生活舒适惬意”[3]。她穿着高质量的衣服和带着铜扣的名牌皮鞋。“柠檬色的袜口镶有一道白边,一件棕色的丝绒背心滚着一圈白色兔毛,还有配套的手筒。她的绿眼睛里露出一丝春意,皮肤透着夏日的清爽,脚步带着秋天的成熟”[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美国的黑人们拼命地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努力地想融入西方社会,却只是徒劳而已。就像Maureen一样,他们永远不是真正的白人,只是白人拙劣的模仿者而已,而白人也永远不会接纳和承认他们。如果仅仅将Maureen翻译成“莫丽恩”是无法体现这些内涵的。
Woodrow Cain,是不良少年团伙——湾仔(BayBoy)的成员之一。我们来看他的姓氏Cain,来自于《圣经》,这是史上第一个出生的人类,也是第一个谋杀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的凶手。据《旧约》记载,Cain和Abel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根据《创世纪》中的记载,Cain在种田,Abel去牧羊,由于上帝接受Abel的贡物而拒绝了Cain的贡物,Cain怒从心生从而杀了Abel——自己的亲兄弟。小说中的Woodrow Cain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黑人,却经常无故欺辱取笑同为黑人的Pecola并以此为乐。他与Pecola有着同样的祖先,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肤色,遭受过同样的歧视和痛苦,他本该与之相亲相爱、共同反抗不公。然而他却选择欺凌比自己更弱小无助的同族女孩,“他们对自身肤色的鄙视使这种辱骂更尖刻。他们好像把多年培育的愚昧,精心习得的自憎,认真设计的无望,浓缩成一句在他们空洞的脑海里翻腾已久的滚烫的咒语——冷却之后——鼓起勇气喷吐出来,将一切拦路之物摧毁。他们围着猎物跳起死亡之舞。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要将她作为贡品推进火坑”[3]。这与杀害自己的亲生兄弟又有什么区别?
除上述的姓名之外,还有Dewey Prince、Sugar Babe、China、Poland等等也有其隐含的意思。“比如国外就有人指出,China、Poland和Miss Marie三个妓女形象分别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蹂躏的中国、波兰和法国”[4]。
四、解决策略
那么,应该怎样解决翻译过程中姓名蕴含的文化隐意遗失的问题呢?首先,对于一些文化隐意明显且可以找到合适的中文表达时,我们可以采用译意的方法。比如Breedlove可以翻译为“爱生”或“生爱”,Prince可译为“王子”,Sugar Babe可以直接译为“甜心宝贝”或者“甜宝”。其次,对于那些无法采用合适的中文译名的姓名,我们可以保持这类姓名的原貌不译,同时用括号紧随其后附上汉语释意。例如,Cain(该隐,来自于《圣经》,史上第一个出生的人类,也是第一个谋杀自己亲人的凶手)。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附注会破坏整部作品的连贯性以及原作的韵味,打断读者的阅读和思考。那么我们也可以采取直接音译的方法,然后在该页的最下方或者是作品的后记使用加注,这样读者既可以进行连贯的阅读又可以根据译者的文化解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五、结语
鲁迅先生曾提倡“凡人名地名,什么音便怎么译”[5]。但随着翻译文化观的发展与传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意义与内涵。而姓名作为社会语言和文化的产物,包含了大量的宗教、传统、风俗等文化信息,集中体现了民族的特点。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更是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和精巧设计。作者们通过命名艺术为小说的人物塑造丰满的形象,深化作品的主题。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采用简单的、机械的字面翻译草草了之。
文章虽仅仅探讨了《最蓝的眼睛》中的姓名翻译,但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姓名翻译也应该得到重视。尤其是如今在文学翻译比较繁荣的境况下,如何让大众读者在碰到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时不再对其进行走马观花式或者直接忽略式的阅读;如何让读者们能够领会姓名背后所蕴藏的深意,欣赏作者在人名创作中的艺术才智;如何能够不再让“忠实音译”的枷锁钳制意义的顺利传达,是每个译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1]杨莉.浅析翻译文化学派“文化转向”之贡献与不足[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08.
[2]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56.
[3]托妮·莫里森著.最蓝的眼睛[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32,39-41,108,116.
[4]陈法春.托妮·莫里森的人物命名方式及其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6.
[5]鲁迅.不懂的音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106.
The translation about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names in The Bluest Eyes based on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MA Meng-qi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i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0,China)
As the product of language and culture,names contain much culture information,such as religion,tradition,custom and so on,which reflects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The names in literatures are designed by the authors elaborately.Thus,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used flexibly and suitably to reduce the loss of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readers'comprehension about the works and the authors'intention.This thesis,based o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analyzes the names in The Bluest Eyes written by Toni Morrison to illustrate how important and essential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implication is,and proposes feasible solutions.
cultural translation;names'translation;Toni Morrison;The Bluest Eyes
H315.9
A
1009-8976(2014)02-0104-03
10.3969/j.issn.1009-8976.2014.02.032
2014-03-23
马梦琪(1989—),女(汉),山西运城,在读硕士主要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