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03-27王宗礼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兴趣方法学生

王宗礼

摘 要: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学生;兴趣;方法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这也使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太枯燥,太乏味,太伤脑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数学兴趣的培养,我认为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我多年教学的体会。

一、融洽师生感情,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班主任教哪一门学科,学生的那门学科成绩就特好;年老的老师,学生对其所教科目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为一名不担任班主任的数学任课教师,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固板、严厉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经常与学生一起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初三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他们往往很勤奋,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经常加以辅导。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让学生感到老师真心为他,才会主动去学。

二、优化教学过程,引发学习兴趣

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的现象,這种不协调现象的后果是因为不少学生“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这种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学生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关”,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在“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在“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分两步走,即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但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其效果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又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这节课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学到什么?该注意哪些问题,最后教师总结。要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它们结构特点:(1)完全平方公式是两数和的平方公式与两数差的平方公式总称;(2)公式中a、b可以是任意数或代数式;(3)公式的条件是两数和的平方或两数差的平方;(4)公式的结果是三项式。

三、贴近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原型通过归纳浓缩成经典的理论,最终又还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学科。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的例题和应用中,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去真正感受知识的价值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身边的数学,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运用书本上学到的数学理论,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从而促进数学的教学。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中,教师要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模型,在反复拆拼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将图形记忆到脑海深处。这种方式利用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培养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又如,在节假日期间商场衣服打折,当遇到打八五折或买100元送20元的情况时,选择哪种更经济、更划算。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着力解决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新知识,另外也培养了他们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意识,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在课件中恰当运用“闪烁”,能引发学生思维的“闪烁”

“闪烁”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中可以这样设计:在一幅比较复杂的图形中有三角形的都“闪烁”几下,这几下“闪烁”,不仅能使学生从复杂的图形中抽象出三角形,还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2.在课件中适时隐去实物,能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线的认识”时,可先在屏幕上出示公路、铁路、大河、绳子等的实物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东西,抽取本质,引出线的图形。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并

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3.在课件中出现动态演示,能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圆的半径、直径两者的关系,在屏幕上先画出一个圆及其一条直径,再画一条闪光的半径,让半径以圆心为定点旋转,使它与直径在一条直线上,并闪动。这种动感的演示,使学生容易形成:“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这一概念。并且由于学生看到半径和直径的运动变化过程,形象而又直观,因而对概念的印象非常深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素质教育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又依赖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深入教学的重要体现。

1.新课导入的优化

在导入新课时,精心设疑,设置悬念,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而渐入佳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定理时,让学生准备三根任意长的木棍,上课前让学生将三根木棍首尾顺次连接成一个三角形。结果出现两种情况,大部分学生能构成三角形,而一部分学生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形成问题,正确引导他们寻找原因,便会很自然地激发学生钻研新知识的欲望。

2.采用多种启发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现代教学论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即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兴趣又是學生主动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智力最活跃的因素。一旦学生有了这种内在的兴趣动机,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然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实际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一堂教学课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在一堂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多样地采取多种方法去启发学生,如,引趣启发、激疑启发、演示启发、设陷启发、类比启发、联想启发、分解启发、引申启发、转化启发、归纳启发等,不管运用哪一种方法都应从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源泉和动力。注重对数学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走近数学、亲近数学、研究数学,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体验,所以,不管是哪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培养自己一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习惯,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关系,结合教师的教学艺术及语言行为的表现,千方百计地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进入学习状态,在数学能力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彭红伟.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兴趣方法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可能是方法不对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学生写的话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