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鲁肃形象的嬗变

2014-03-25周淑红

关键词:鲁肃孙权荆州

周淑红

(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23)

论鲁肃形象的嬗变

周淑红

(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23)

鲁肃是三国时吴国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作为历史人物真实存在的鲁肃和在文学作品中被加工形塑的鲁肃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历史上的鲁肃继周瑜之后官至都督,处事果断,有谋略和胆识;但是《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却被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胆小怕事的形象。鲁肃的形象发生了嬗变。这一嬗变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以元至治年间的《三国志平话》为代表的民间说书阶段,以元杂剧为代表的从民间说书向文人创作的过渡阶段,《三国演义》代表的则是文人按照其观念对说书传统的较完整、系统的改造阶段。

鲁肃;《三国志平话》;元杂剧;《三国演义》

鲁肃是三国时吴国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作为历史人物真实存在的鲁肃和在文学作品中被加工形塑的鲁肃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历史上的鲁肃继周瑜之后官至都督,处事果断,有谋略和胆识;但是到《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却被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胆小怕事的形象。这中间的变化主要有:以《三国志平话》为代表的民间说书艺人形塑的鲁肃;以元杂剧为代表的民间说书向文人创作的过渡阶段所塑造的鲁肃。本文在元杂剧中主要选取把鲁肃形象刻画得比较典型的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赴会》来做分析。

历史上的鲁肃形象主要可以从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史书中认识。在唐代周昙和孙元宴等诗人的诗中也保留了鲁肃原初的形象。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个有政治远见、有谋略和胆识的人。

鲁肃结识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是周瑜。周瑜在当居巢长的时候,招募了数百人的私人部队,常常缺乏粮饷,知道鲁肃家富有,便去借粮。鲁家仓存两圆囷米,每囷三千斛。鲁肃指着其中一囷让周瑜拿去用。唐代周昙的《鲁肃》:“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把鲁肃大方慷慨的性格刻画出来。

因周瑜的推荐,孙权与鲁肃见面。两人一聊,相当投机,众宾客退出时,孙权单独留下了他,合榻对饮,秘密商议道:“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1]751鲁肃答道:“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1]751鲁肃的这一关于“汉室不可复兴”的见解是很有前瞻性的,它比七年之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高明的地方,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说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是在建安十二年,但是在公元227年也就是刘禅建兴五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还是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所以,诸葛亮一贯把“兴复汉室”作为自己战争策略的宗旨、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他希望天下可以由刘家来统治。但是历史事实却证明,汉室并没有复兴,鲁肃的这一在建安五年提出的思想是建立在客观分析斗争形势的基础上的。

孙元宴有一首诗《赤壁》:“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因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这首诗对鲁肃坚决抗击曹操寄予了很高评价。鲁肃在赤壁之战中功不可没,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孙权做出主战的选择以及首先提出了联刘抗曹。曹操率兵三十万,浩浩荡荡打算平定江东。江东朝野上下都心惊胆战,孙权和他的部下商议,他们都劝孙权迎他。而以大谋士张昭等人为首大肆宣扬抵抗亡国论,竭力主张孙权投降曹操。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五记载:

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2]2130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赤壁之战要不要继续进行的关键时刻,是鲁肃坚定了孙权继续战斗的信念,这对赤壁之战来说是最重要的。另外,赤壁之战最后取胜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孙刘联盟,所以孙刘双方在赤壁之战获胜后把倡导联合的功劳据为己有。陈寿在《三国志》里关于孙刘并力抗曹的计策到底是谁率先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态度是不清晰的。裴松之在作注的时候看出了端倪:

臣松之案: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又语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则亮已亟闻肃言矣。而《蜀书亮传》曰:‘亮以连横之略说权,权乃大喜。’如似此计始出于亮。若二国史官,各记所闻,竟欲称扬本国容美,各取其功。今此二书,同出一人,而桀互若此,非载述之体也。[1]752

裴松之的这一历史评价是符合实际的,诸葛亮到东吴去,提出刘孙联和抗曹的计策,其实这正是践行了鲁肃原初的倡议。周瑜从鄱阳召回后,才得以向孙权当面阐明抗曹的计划。陈寿在《三国志》的《吴书》、《蜀书》等相关章节中都客观地记载了当时的情况,但在表态时态度比较暧昧,有明显的“扬亮、瑜之美,攘肃之善”的倾向,但还是可以拨开层层帷幔了解到真实情况。鲁肃不仅最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抗曹的计策,而且还能抓住时机,借为荆州刘表吊丧的理由面见刘备,为孙权及时实践了联刘抗曹的计策。

关于向关羽讨还荆州的事情,真实的鲁肃也不像《单刀会》和《三国演义》中记载的那么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据《三国志》载:“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1]753-754这段记载表明:鲁肃在整个事件中一直理直气壮、据理力争,他主动邀请关云长单刀赴会并且厉声责备关羽一方不仅占着荆州不归还,还就地还价。关羽也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得那么强势,事件的结果是刘备“割湘水为界”,看来鲁肃也并非完全失败。

至少在北宋时,讲说三国故事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一种讲史了,形成了“说三分”并且盛行一时,遍布城乡各地,但是脚本留下来的很少。根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载:“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文八娘,叫果子。其馀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3]29唐代李商隐《骄儿诗》、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只言片语地提及到唐代的讲唱,但这些都是比较模糊的。留下来的早期书面材料有元至治年间(1321-1323)新安虞氏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以下简称《平话》)。《平话》中对三国人物的描写刻画,已经为罗贯中《三国演义》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其回目中出现鲁肃形象的有“赤壁鏖兵”、“单刀赴会”等。《平话》中有一段对鲁肃的描写:

来日,军行经吴地,有名将鲁肃字子敬问曰:“远赴荆州与荆王吊孝,皇叔来如何?”诸葛出马见鲁肃,相揖,鲁肃大惊:怎知道卧龙又投了刘备!诸葛:“你更不知曹操一百万军至荆州,刘琮降了曹操,有意吞吴国,鲁肃你意何如?皇叔南赴江吴,见家兄刘璧。”[4]76

这个《平话》中被刻画的鲁肃,虽然是所谓“名将”,但是连诸葛亮投了刘备、曹操收降刘琮、曹操还想要吞并吴国这样重大的军机都毫无所知,真是怎一个“愚”字了得。鲁肃在这里的人物形象,已经基本脱离历史原形。

《平话》是讲史艺人据以演讲的稍微记录情节梗概的提纲,是很不成熟也很不完整的本子。从它粗略的情节梗概中可以发现民间艺人演述时的一个特征:这个演述三国故事的讲史,实际上是演述蜀汉故事,可以从卷首的标目上看出端倪。从《汉帝赏春》到《将星坠孔明营》,全书共有六十九个题目,其中五十五个是属于蜀汉的。书中内容,对魏、吴两国如何起家以及它们的基本历史情况,几乎没有提供。讲史本是以描画战争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但《平话》甚至连决定三国形势至关重要的袁绍曹操官渡之战这样的大战役竟也一字不提。人物在全篇故事中的地位也可以说明问题,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是全书的四个主角,特别是张飞和诸葛亮,分别为前半部和后半部的轴心,魏、吴两国及其他汉末人物只是他们活动的背景,连配角都称不上。这与《平话》诞生时元代历史以及那时知识分子和民间艺人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据宋濂《元史》载“国兵蹂躏中原,河南北尤胜,民催俘戮,无所奔命”[5]1243,还“往往滥及无辜,或强籍新民以为奴隶”[5]1236。汉民族在心理上产生对抗。而且,元代统治者把人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样从地位上依次递减的四个等级。汉人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对待。在取士方面,元废科举,截断了汉族知识分子的仕途之路,这对向往功名的他们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相比较而言,汉代的知识分子有着比较尊贵的地位,汉代的平民被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可见“士”的地位是很高的。而到了元代,汉代知识分子原本享受的优厚的待遇转瞬间烟消云散,不管是民间艺人还是知识分子,他们通过讲史或者创作来抒发自己对汉朝统治的向往。

《平话》基本奠定了鲁肃形象后来变化的一个基础。《平话》由于在当时的广泛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影响首先表现在作为《平话》母体的说话上。当时的说唱,艺人只是讲故事,没有文字记录,“但到《平话》等大量刊行后,主客颠倒,书的存在成了前提,说‘话’逐渐演变成了说‘书’。”[6]80说话的故事基本都是按照书上写的进行组织和安排,而且书上的内容在说话故事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使说话发生了质的改变,同时说话也“反作用于书本,而这一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同时促进了两者的文艺化、长篇化与品味的高雅化。”[6]81《平话》中的人物形象基本为后来的《三国演义》奠定了一个雏形,但还须谈谈元代的戏剧。

由于元代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不管是民间艺人还是知识分子,他们通过讲史或者创作来抒发自己对汉朝统治的向往。鲁肃的形象成为一个填充,弥补了那时的知识分子和民间艺人心灵上的缺憾。

在元杂剧中,鲁肃也是一个经常被刻画的人物。元杂剧中的鲁肃形象基本是在《平话》基础上的深化和繁衍,但需要注意的是:《平话》本身很不完整,所以《平话》中没有的并不表示元代说书一定不说。元代杂剧家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赴会》主要讲述关公斗鲁肃,这出戏有意拔高了关羽的形象、贬低了鲁肃的形象。但里面也处处显示了作者身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元代文人对所处时代的愤恨和对汉代统治的向往,可以具体从《关大王单刀赴会》这个文本中来看。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单刀会》主要讲述鲁肃试图从关羽手中夺回荆州,然后询问乔国老和司马徽的意见,这个情节在《平话》和《三国演义》中都是没有的。戏中主角正末在第一折扮乔国老,第二折扮司马徽,第三、四折扮关羽,一人扮三个角色,情节的设置主要为了显示演员扮演的精湛技艺,情节虽然是被设计的,但客观上也把鲁肃带点学究气、懦弱胆小的状貌摹画出来。

在剧本第四折中当关羽问鲁肃知不知道“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时候,鲁肃说:“既然将军言‘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借物不还者谓之怨。想君侯文武全才,通练兵书,习《春秋》《左传》,济拔颠危,匡扶社稷,可不谓之仁乎?待玄德如骨肉,觑曹操若仇雠,可不谓之义乎?辞曹归汉,弃印封金,可不谓之礼乎?坐服于禁,水淹七军,可不谓之智乎?且将军仁义礼智俱足,惜乎只少个信字,欠缺未完……”[7]253鲁肃引经据典地讲了一番大道理之后,开始转入正题了:“今日鲁肃低情曲意,暂取荆州,以为救民之急;待仓廪丰盈,然后再献与将军掌领,鲁肃不敢自专,君侯台鉴不错。”[7]253这些话,可以说鲁肃很有分寸,也合待客之礼。关羽直截了当、单刀直入地说:“你请我吃宴席来那,是索荆州来?”[7]253关羽的话一说,鲁肃立刻慌了口舌:“没、没、没,我则这般道……”[7]253鲁肃懦弱的性格跃然纸上。这三个“没”字,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一下子描画出鲁肃口吃又胆小心怯的状貌,显示出他的迂腐和懦弱:搬古书、引经据典的时候,鲁肃滔滔不绝;一交口锋,便口吃了,令人生笑。接下来,鲁肃仍然之乎者也地掉书袋,当关羽第一次说剑:“我这剑界,头一遭诛了文丑,第二遭斩了蔡阳,鲁肃呵,莫不第三遭到你也?”[7]254而此时鲁肃又说一番:“没、没,我则这般道来……”再次表现出他的心怯口拙。当关羽唱着“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歌颂刘备的时候,鲁肃说了一句:“那里有什么响?”[7]253看来鲁肃还沉浸在刚才关羽的剑界第三遭会不会到他的忧虑中。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时的鲁肃脑子里面装满了害怕、因恐惧而产生幻听的鲁肃怎么听得见关羽的那些夸耀刘备功劳的话呢?

鲁肃的形象在这里只是一种手段被作者用来表达对汉代统治的向往,除了通过使鲁肃形象发生变形来达到之外,还可以从人物的唱词里面看出作者的这个主旨。剧本一开始鲁肃找吴国的乔国老商讨讨伐荆州,乔国老一出场就说:“我想汉家天下,谁想变乱到此也呵。”[7]236从这里可以看出身为吴国人的乔国老从骨子里认为天下是汉家天下,所以也可以说,作者关汉卿对元代统治者的否定的态度一开始也通过这个杂剧显露出来,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奠定到了宴会上,鲁肃原本站在“诚信”这一道德制高点上来讨要荆州,但在民族国家的神圣性面前,立刻掉落下来。关羽只一个理由:“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献帝将董卓诛,汉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叶?”[7]254关羽气势凛然地回顾大汉皇帝立下的种种汗马功劳,认为天下本来就是汉家天下,和东吴无关。在这壮怀激烈的正统面前,鲁肃所占据的“诚信”摇摇欲坠,他似乎变成了一个无耻小人。关羽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关羽对鲁肃的指责,也是作者关汉卿对元代统治者强抢汉家天下并对汉人进行残酷压迫的斥责。当关羽逃脱险境之时,一句“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且里倒不了俺汉家节”[7]256,更强调了关羽对蜀汉事业的信心。所以,关汉卿的《单刀会》的立场就是拥护蜀汉。

元杂剧中除了表现鲁肃的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的性格之外,还引入了鲁肃宽容随和的性格。比如在无名氏《隔江斗智》这出杂剧里面就把鲁肃刻画为一个待人随和的老好人形象。鲁肃在元杂剧中所展现的那种懦弱、随和、保守的形象基本沿袭了《平话》中的形象,只是稍稍有点扩充。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鲁肃在元杂剧中的形象其实也是东吴在三国中所处位置的一个形象化隐喻:东吴,既不像蜀汉那样被认为是正统,也不像曹魏那样被认为有虎狼之心,而是处在一个中庸的位置上,作为一个陪衬的形象出现的,而作为东吴的一个大将——鲁肃也被塑造成一个和他所处的东吴的身份相似的尴尬形象。

《三国演义》中鲁肃的形象已经成熟定型。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主要是一个忠厚老实、优柔寡断的长者。对他着墨多的地方在赤壁之战前后,他是诸葛亮和周瑜斗智中的桥梁,在这两边来回传话,而且还被两方面玩得团团转。从《三国演义》来看,鲁肃除了老实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优点了。

《三国演义》描写鲁肃,喜欢在细节上渲染,见缝插针,掺杂了一些虚构的内容。久而久之,读者从这些细节中见微知著,对鲁肃形象的认识发生了偏离、产生了错觉,觉得他不过是一个迂阔无当的老实人罢了,极大地扭曲了鲁肃的形象。例如在描写鲁肃到江夏吊丧时,诸葛亮原本主张投靠江东,口头上却以退为进,声称要去投奔苍梧太守吴臣。鲁肃不能机敏地忖度他的心意,而一味劝他东行。在描写诸葛亮初见孙权之前,鲁肃对诸葛亮反复劝说不要说曹操兵多将广这种实话,诸葛亮一开始答应了鲁肃的告诫,但后来食言了,后来见到孙权的时候,诸葛亮毫无顾忌地夸大曹军的兵力,使得鲁肃惊慌失色,不得不在孙权、孔明之间来回周旋,填补裂缝,神态让人发笑;在描写鲁肃引诸葛亮初见周瑜的时候,大家一起商讨和战大计,周瑜一开始欲左先右,说将劝孙权向曹操投降。鲁肃懵懂而又莽撞地急着起来争辩,可是聪明的诸葛亮却在一旁袖手冷笑,将计就计,巧用激将法,使得周瑜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在描写蔡中、蔡和诈降和黄盖施展苦肉计等段落中,鲁肃都被周瑜瞒住了,后来他经过诸葛亮的指点,才终于明白过来……这些细节都是在极力渲染诸葛亮的“智慧”,而鲁肃在这几处的作用只是侧面烘托或者反面对比的一种手段。

再比如《三国演义》描写关云长单刀赴会一节,“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8]399这里就和前面提到的历史上的鲁肃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和元杂剧《单刀会》比较相近,为了烘托关羽的形象,作者把鲁肃描绘成一个畏首畏尾、懦弱胆怯的没有见过什么大场面的乡愿。

又比如《三国演义》中把鲁肃借荆州这件事情看做是一个失误之举,鲁肃被塑造成一个诚实的人,他要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气。一方面,借荆州、讨荆州,鲁肃需要出面和蜀汉一方商议,但每次都被诸葛亮耍,显得又懦弱又被动。另一方面,他提出借荆州给刘备,所以还受到东吴一方的埋怨,受尽了两方面的气。在这里,《三国演义》承袭了《三国志》中记载的孙权对鲁肃的评价:孙权曾列举鲁肃有两长一短,两“长”指的是鲁肃一入吴就向孙权提“榻上策”和支持孙权抗曹,而一“短”就是鲁肃借荆州给了刘备。孙权说:“……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1]759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里孙权在说鲁肃短处的时候,摆出一副大肚能容、宽容平和的姿态,表达出瑕不掩瑜的意思,但只要分析一下赤壁之战后的客观的历史背景,我们就可以发现借荆州在当时是审时度势的正确选择。虽然赤壁之战让曹操集团元气大伤,但是曹操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并没有完全被摧毁,完全有重新恢复的可能。所以,孙刘联盟不应该解散,而需要维持和巩固。赤壁之战后,刘备连一点小小的土地都没有,这种现实情况使他不得不向盟友孙权提出借荆州暂居的请求,这个请求是应该被答应的。且不说刘备一方在赤壁之战中立过大功,在战后的利益分配中也应该得到一点好处,就单单凭扶植刘备这个盟友来说,也应该借给他一块能让他立足的土地。当“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1]753这从反面证明这一决策的正确性,孙刘联盟的决策会大大威胁到曹操一方的利益。宋秦观的《淮海集》中评价鲁肃说:“先主借荆州之事,拒之则为仇,杀之则招祸,因而借之则可以合从并力而抗曹公。肃之为吴策者,岂不善乎?……史称曹公闻孙权以土地借备方作书落笔于地,彼知先主得荆州辅车之势成天下未可以遽取也。由是言之,借荆州之事,岂惟刘氏所以取蜀亦孙氏之所以保吴者矣。”[9]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小说,鲁肃作为一个被不断塑造和丰富的人物形象经历了从民间传说到文人加工的反复创作过程。《三国志平话》虽初步形成了后世小说中鲁肃的雏形,但由于比较粗陋,还是显得比较单薄。杂剧对民间传说作了一番整理工作,丰富和深化了鲁肃的形象,应该说杂剧处于一个转型阶段。小说一面以历史为依托,一面又对平话和杂剧进行加工,令其更加完整和系统,使鲁肃形象成熟定型。

[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五册,卷六十五。

[3]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4]《三国志平话》,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

[5]宋濂等著:《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6]金文京著:《三国演义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7]关汉卿著:《关汉卿戏剧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8]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9]秦观著:《淮海集》,中华再造善本,卷第二十一:鲁肃论。

k81

A

1004-342(2014)02-30-05

2014-2-14

周淑红(1989-),女,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鲁肃孙权荆州
鲁肃的深谋远虑
Fraud detection on payment transaction networks via graph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①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孙权:“包邮”好有说服力
三国军师争锋之鲁肃:三国最被低估的富二代
PHOTO FINISH
任用拆台的人
荆州: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