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问题探究

2014-03-21刘洋

关键词:体系建设新思路社会保障

刘洋

摘 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15-02

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三农”问题中的关键,“三农”问题也作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工程。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中央及各级政府实施了不少措施,例如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地位等。学术界也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丰富的观点,以前的“三农”侧重于发展农村经济,现在的“三农”更是侧重于经济成果的分享和成果是否惠及大部分农民。但是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实现的,它是个长期的过程。农村的经济水平决定着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农村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中国的国民经济就无法实现大的跨越。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然而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农民还处于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以下水平,生活状况堪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是其中一个原因。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更涉及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因此,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农村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积极动员社会资源,经过立法程序,确保一部分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村公民能维持生存,保障农村劳动者日常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国家经济状况,逐步提高农村公共福利水平,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实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按照某种规则经常实施的政策体系,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欧洲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农村经济发达,税收收入较高,能够满足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需求。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处于低水平,窄覆盖,城乡分割严重的残缺状态,但是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直向欧洲国家借鉴,比如农村社会保障由国家、单位包办变成国家、单位、个人的责任分担;由单位保障转变成社会化的保障;由单一层次保障转变为多层次保障等。

虽然国内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是为满足农民多层次需要,进行多层次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虽针对的是全体农民,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经常看到或听到许多农民无法得到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事例,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成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在城市地区,社会保障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组成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整体的制度体系可以保持一定生活水平。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的运作状态,仅仅维持生存保障。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制度上,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农民,家庭和土地保障基于一种生存目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对农民低水平生活的补充。在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家庭和土地保障是农民日常生活保障的基本。国家和社会对于“低保户”会提供包括土地在内的最低生活保障,而对于大部分农村家庭,只有家庭的劳动力或土地的保障能力丧失的时候,国家和社会才会对这些家庭给予一定的其他的保障。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不完善使得各方面矛盾凸显。在社会医疗保障方面,国家鼓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越来越多的私人诊所开业,集体卫生室被削弱。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集体医疗的救治压力,缓解了医患矛盾,但是私人诊所的卫生管理问题、药物渠道监管问题也越发的凸显出来。个体经营户与集体卫生室由平衡搭配关系转变为竞争,医疗矛盾进一步加大,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村社会保障均衡发展。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来管理,农民个体通过开设个人银行账户的模式来进行缴费。这种社会养老保险补贴额比较低,虽已经解决大部分农村的养老保险问题,但是低补贴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3.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发展不均衡。在农村,由于制度的不完善,还存在着应保未保的问题,在城镇,由于养老保险门槛比较高,城市中农民工的参保率也很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距依然很大,城市社会养老保险为360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仅为100元。

城镇有相对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居民收入平均水平和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远高于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能力比较高,加上国家对城镇的医疗保险投入力度大,致使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实行效果良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农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社会保障费用缴纳意识不高,缴纳能力也有限,使得整体上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很低。

三、探究未来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新思路

1.转变农村发展模式,提升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近期完成了“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就业人员较集中的职业类别首位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48%。其中,种植业生产人员占绝大比重,达到了94.63%。这种职业分布与我国的传统农业性质及我国就业结构过多地集中于农村地区所决定的。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3.46亿,其中农业就业人口达到3.26亿。农民劳动力占国家劳动力中绝大部分。所以转变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村社会生产力也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经济投入,制定更多有利于农民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生活。其次,要加大教育投入,普及农业知识,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的素质提高也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对农业灾害的抗灾能力。最后,加快引进现代化农业科技,运用科技手段和现代化专业设备实现农业产业化、高效率、高收益的转变。endprint

2.协调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重点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协调城镇和农村发展重点在于做好统筹兼顾,既可以避免城乡分化发展加剧,又可以缓解城市养老保障压力,提升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现阶段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赴城镇地区工作、安家,虽然提升了城市劳动力,缓解了城市的保险费率,但是也造成农村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匮乏。农村过少的劳动力使得农村现代化农业科技无法普及,现代化农业生产无法进行。因此,应加快城乡劳动力合理分配,推动城市农村青壮年的社会保障水平,同时增加农村经济扶持力度,吸引部分农村青壮年致力于农村现代化农业建设,在提高城市养老保障制度财政使用公平性的同时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力度,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防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畸形发展。

3.将社会慈善事业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轨道中来。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平度,也可以暂时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制度覆盖面窄、农村人口多、政府财政力量薄弱的问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进行资源再分配,缓解城乡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社会慈善事业同样也可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效率,对于农村政府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的匮乏、工作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政府可以通过与慈善机构相互取经,相互学习来达到工作上相辅相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信息网.关于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若干思考.2003-01-29.

〔2〕中国农村卫生政策研讨会讨论稿.2001-12-16. 〔3〕窦艳芬.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0,(6):37-39.

〔4〕张帅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及完善措施[J].行政与法,2010,(1):61-63.

〔5〕张为民.我国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可行性分析.未来与发展,2009,(11):82-85.

〔6〕米红,冯磊.基于真实参保率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发展预测研究——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8-40.

〔7〕靳红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5):33.

〔8〕刘迪平.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9〕黄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新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分析[J].南都学坛,2010,(4):130-132.

〔10〕刘军民,周志凯.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J].中国财政,2010,(1):12-14.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新思路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