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言论自由的问题与相关立法分析

2014-03-21李萌萌

关键词:言论自由立法网络

李萌萌

摘 要:言论自由权作为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通过一种新兴的、特殊的载体——网络,得到普遍存在和发展。网络言论自由在信息传播中具有便捷性、广泛性、匿名性的特点。开放便捷的网络平台,弥补了传统媒介的不足,使得言论自由权的实现成为可能;但保护的缺失和限制的缺位诱发了网络言论自由在一定程度上的滥用。我国在立法上,对于如何规范网络言论自由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在程序和实体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修正。

关键词:网络;言论自由;问题;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67-02

一、网络言论自由概述

言论自由,是指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语言或行为表达和接受思想的自由。一个国家宪政制度的发展离不开民主和法治,而言论自由是民主和法治完善的基础。言论自由与民主法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其中,言论自由对民主法治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通过保证言论自由的存在让社会发现错误,完善自身[1]。

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的形式趋于多样化,与新闻、出版、著作等传统的媒介相比,网络成为行使言论自由权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世界因特网使用者日趋增多,“网络将成为人类基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决定个人、企业、国家乃至全球的生存方式”[2]。网络言论自由中信息主要是通过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治性等特点的网络系统传播的,因此,与传统的信息传播相比,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并以光速传播信息的网络体系,任何一位网络用户都可以随时发布、接收并转发任何信息,使得网络言论得到迅速的传播。

第二,网络信息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互联网平台具有广泛参与性与多向交流性等特点,人们可以突破地理和物理的限制,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也可以向全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3]。

第三,网络信息传播主体的匿名性。任何一个网民可以以不明确的社会身份随意发布和交流信息,这就为公民能够真实的表达言论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下诸多网络问题,特别是“网络暴力”的根源所在。

二、网络言论自由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言论自由被侵犯

如今,大部分人习惯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等网络形式了解新闻和发布信息。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公民的言论自由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但是,在涉及到所谓敏感话语(尤其是涉及党群关系或公权力)时,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往往会遭遇禁言的结果。一方面,政府在不断地宣传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法治自由、保护人权等思想;另一方面,在人民试图行使自身权利参政议政时,政府又紧盯着“主人”的一言一行,一旦有所发现立刻“封杀”。这无疑是对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严重侵害,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打击。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曾在微博上发表:“言论自由包括一定程度传播错误言论不受追究的自由……若因微博出现错误就封杀,则所有的言论都在封杀之列,包括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段言论发表没多久,何兵教授的微博就遭遇了被封号的结果。并且,微博网站的经营者对封号一举未做任何解释或指出法律依据。因此,有人感叹:“事关言论自由,却也是‘法外之地。”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认为:“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家,就不可能有真相。限制不仅剥夺了人民的知情权,也限制了政府自己的信息渠道。”在网络空间,公民的言论自由对于公民知情权的价值在于,可以让更多的民众方便快捷地知晓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全貌,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网民的讨论全面了解民众的意见,及时作出有效的决策。

一个推行民主法治的宪政国家,理应重视人权的保护,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必须特别重视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然而,在中国现实的国情下,公民的言论自由特别是网络言论自由却屡遭侵犯。

(二)网络言论自由被滥用

在传统媒介中,国家权力的强势挤压了言论自由的生存空间,造成民众失语的后果。当万能的网络使得言论自由权的实现成为现实后,一方面,人们就像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般宣泄自己的思想表达;另一方面,从法律角度讲,当人处于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容易做出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这突如其来的方式让人幸福地一不小心就僭越了保护的合理范围[4]。网络言论自由滥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各种有害和虚假信息泛滥。由于网络环境的宽松和开放特点,让任何人可以随意发布信息,同时由于网络经营者预防和监管相对滞后,导致网络上充斥了大量有害和虚假信息,成了各类垃圾信息和不良言论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常见的有色情、赌博、毒品、诈骗、诽谤侮辱他人、散布封建迷信、传播邪教思想等方面的不良信息。这些有害、虚假信息非法消费人类的信任,严重冲击着全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给一些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诱因和实现途径,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网民的毒害和影响更是巨大[5]。

2.“人肉搜索”造成侵权。“人肉搜索”是指通过在网络社区集合广大网民的力量,追查某些事情或人物的真相与隐私,并把这些细节曝光[6]。从2006年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大影响的“人肉搜索”事件频繁发生,其中有“虐猫事件”、“死亡博客”事件、“富二代欺实马”事件、“合肥女孩毁容”事件、“房叔房婶”事件等。一方面,“人肉搜索”扮演着道德审判的高尚工具,成为网络用户惩恶缉凶、维护公平正义、充当道德警察的最佳平台[7]。但另一方面,“人肉搜索”也成为网络暴力的无耻帮凶。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网民曝出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真实姓名、照片、家庭住址、联系方式、隐秘日志等等隐私内容,其实质是未经他人同意而披露他人相关的个人信息资料,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伴随而来的网络语言暴力导致对他人不公正的评价,损害他人形象,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endprint

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8]。《宪法》第51条规定: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由此归纳总结:“公民的言论自由至少受到两方面的限制:第一是来自公权的限制,通常包括各种法律法规;第二是来自私权的限制,主要包括隐私权、名誉权和肖像权等,言论自由不得损害包括人格权在内的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9]

三、相关立法

言论自由为完善民主和法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言论自由的一种特殊形式,网络言论自由,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被推到风口浪尖。对于如何规范网络言论自由,需要民主法治的有力保障。

我国目前关于网络舆论规制的立法主要分散于《宪法》《民法》《侵权责任法》《刑法》(修正案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中。这些立法为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确立了基本规范,但是这些立法大都是粗线条的,无法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所有问题[10]。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简称《决定》)。此次立法的最大亮点是推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一经提出就备受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政府专门为限制网络言论自由而出台的针对措施,会影响群众通过网络发表监督批评意见。而据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席李飞解释:“网络匿名性导致侵害人的个人和网站身份信息缺失,造成违法活动成本低,调查取证难的后果。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网络身份进行管理,可以实行后台的身份管理办法,用户在发布信息时可使用其他名称。这个决定同样可以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来揭露腐败和违法行为。”其实,真正可以促进社会公众敢说话、说真话的阻碍不是“实名制”使言论发表者的责任明晰化,而是政府和社会以更加包容和开明的态度去迎接每个平等公民的言论自由[11]。

《决定》从保护信息安全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身份人责任,力图保证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然而,本次立法在程序和实体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本次立法从央视频道造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到草案表决,前后不到10天,效率之高,环球罕见。这样的“迅速立法”着实让人担忧。

第二,《决定》在审议通过前并未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决定》是涉及限制公民言论自由基本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将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第三,《决定》只经“一读”就得到审议通过。而《立法法》第27条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即“三读”)。第28条规定: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即“一读”)。可见,“一读”通过只限修改法律。

第四,《决定》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该条款缺乏判断什么是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的标准。网络信息的“清除”必须依据“明文”禁令,以法之“明文规定”为据,超越则为侵权。

第五,《决定》已颁布,全文却没有对微博加强管控的内容,这无疑是对立法资源的极大浪费。

参考文献:

〔1〕【中华杂谈】论民主,法治,宪政,言论自由的内在逻辑关系.[EB/OL].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638757/2721/36/08/1_1.html.2010-12-28.

〔2〕张春江,倪建民.国家信息安全报告[R].人民出版社,2000.3.

〔3〕石磊.互联网络.言论自由.未来政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4〕张佐国.从“人肉搜索”看网络言论自由的合理限制[J].西部法学评论,2009,(6).

〔5〕吴湘定.论网络言论自由及其管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1.

〔6〕刘德良.网络时代的民商法理论与实践[J].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306-307.

〔7〕刘锐.“人肉搜索”与舆论监督、网络暴力之辩[J].新闻记者,2008,(9).

〔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中译本).

〔9〕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92-93.

〔10〕王曙光.略论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及其理论前瞻[J].法学杂志,2011,(4).

〔11〕韩雪.法制视野下网络时代的言论自由[J].科学社会主义,2011,(2).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言论自由立法网络
浅论公民言论自由的尺度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西方又想用“言论自由”忽悠中国人
宗教式笃信“言论自由”挺吓人的(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