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片法与发酵法检测餐具大肠菌群及洗消剂残留量结果分析

2014-03-20李飞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发酵法大肠菌群集中式

李飞

(鹤壁市卫生监督局,河南鹤壁458030)

自2011年以来,鹤壁市卫生监督局为提高餐具卫生质量,每年按季度对山城区、淇滨区七家集中式餐具消毒单位的餐具进行常规抽检,同时对用化学消毒法消毒的餐具进行了洗消剂残留量检测。在按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的同时,笔者进行了纸片法与发酵法的对比实验对全市采用化学法消毒的餐具消毒单位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2011年山城区集中式餐具消毒单位餐具样品128份,淇滨区集中式餐具消毒单位餐具样品134份;2012年山城区集中式餐具消毒单位餐具样品116份,淇滨区集中式餐具消毒单位餐具样品168份。合计山城区集中式餐具消毒单位餐具样品244份,淇滨区集中式餐具消毒单位餐具样品302份。样品中采用洗碗消毒一体机消毒餐具384份,采用化学法消毒餐具162份。

1.2 采样与检验方法

1.2.1 发酵法 抽取碗、口杯,将2.0 cm×2.5 cm (5.0 cm2)灭菌滤纸片紧贴内面各10张(总面积50 cm2)碟、匙、酒杯以每5件为1份,每件内面紧贴灭菌滤纸片各2张,(总面积50 cm2/份),经1 min,按序取置入50mL灭菌盐水试管中,充分震荡后,制成原液。筷:取每双下段12 cm处约50 cm2置入50mL灭菌盐水试管中,充分震荡20次,制成原液。检验方法按照GB4789.1-4789.28执行[1]。

1.2.2 纸片法 选用专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随机抽取消毒后准备包装的餐具(碗、盘、杯等)取样量根据消毒单位消毒规模,每次采样6~10件,每件贴纸片2张,每张纸片面积25 cm2(5 cm×5 cm)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大肠菌群检测用试纸后,立即贴于食具内侧表面,30 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筷子以5只为一件样品,用毛细吸管吸取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纸片后,立即将筷子进口端(约5 cm)涂抹纸片,每件样品涂抹2张,放入无菌塑料袋内。检验方法: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7℃培养16~18 h,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2]。

1.2.3 洗消剂残留量 采用化学消毒法消毒的碗、盘、碟、口杯用蒸馏水100 mL冲洗整个内表面,至少2~3次;匙(不包括匙柄)、筷下端置入100 mL蒸馏水中,充分震荡20次,制成样液。立即取样测定余氯,余下样液装入50 mL试管中,做烷基(苯)磺酸钠含量测定(采样同时计算被检食饮具的表面。)检验方法按GB5750执行[3]。

2 实验结果

表1 2种监测方法检测各种消毒餐具样品大肠菌群结果比较(n=546)

3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鹤壁市集中式餐具消毒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采用化学法消毒餐具大肠菌群平均合格率只有49.8%,洗消剂残留量合格率只有62.25%,说明有些消毒单位所用的洗消剂剂量或有效氯含量不符合要求,有些消毒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餐具上的洗消剂冲洗不彻底,从而导致大肠菌群(特别是夏季样品)和洗消剂残留量合格率较低。这些数据表明消毒单位应改进传统的作坊式化学法消毒餐具,大力提倡先进的洗消一体机的新型餐具消毒方式,同时要加强集中式餐具消毒监督检测工作和技术指导。

从上表看,纸片法与发酵法获得结果基本一致。发酵法需要三步,需经选择性培养和复发酵,需3~4 d出结果。而纸片法只需一步,培养18h即可报结果。在两法对比结果中,纸片法比发酵法多检出1份阳性结果,但该大肠菌群mpn值较低,说明纸片法敏感性高。

通过比对,笔者认为在条件不具备时,可以用纸片法代替国标法,适用于餐饮行业的餐具大肠菌群检验,个人自检,也适用于卫生监督人员现场采样、快速检测的监督检验。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199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委,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6[S].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卫生部.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S].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

猜你喜欢

发酵法大肠菌群集中式
大肠菌群间接计数法在水质大肠菌群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抽气负压发酵法对丁酸梭菌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
保山市饮用水水源地水中的大肠杆菌分析
生物滞留池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粪大肠菌群的试验研究
大肠菌群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分析
探讨不同发酵法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光伏: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超越集中式
快速酶解发酵法制备豆酱时酶解条件的优化
接触网隔离开关集中式控制方案研究
光伏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