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细读法
2014-02-13汪维维
汪维维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细读教学法的观点,并详细分析了细读法的实施步骤,而后着重阐述了这一方法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学修养以及改善大学语文课在理工科院校中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大学语文 理工科院校 细读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5843(2013)03-0107-03
一、大学语文课的生存环境
大学语文课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科学技术至上的观点处于绝对的霸权地位,实用主义思想广泛流行,大学语文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在科学教育的猛烈挤压下,一些高校减少甚至停开大学语文课,从而为那些更具有应用性、技术性的课程腾出空间。另一方面,视觉文化异军突起。以电视为基础,包括电影、广告、服饰、建筑、城市形象等视觉图像媒体在内,视觉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视觉图像无处不在,有人形象地称这个时代为“读图时代”。图像不仅抢夺、霸占着人们的眼球,也正在成为我们创造、表达、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总之,图像正在对文字展开“征服”战。传统的以文字为基础的文学教育,包括大学语文课在内,不可避免地受到视觉图像的疯狂侵袭。在这场不见硝烟的语言与图像的战争中,语言的败势显而易见,以至于有人感叹:大学文学教育已经失落!
为了改善大学语文课的生存环境,199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促使一些高校再次将大学语文课作为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来建设。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也随后表态要在普通高校中推进大学语文课的建设。然而这些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种种努力也只能暂时缓解大学语文课课时急剧下降的窘境,而减少甚至取消大学语文课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要从根本上改善大学语文课的生存环境,提高理工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首先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人手。本文在此提出文本细读教学法,让学生直接面对文学作品,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习兴趣,希望借此改变人们对大学语文的看法,改善理工科院校中大学语文的生存环境。
二、细读教学法及其实施步骤
“细读”这一术语起源于20世纪初兴起的英美新批评,是其核心思想之一,诞生于西方高等学府文学教学的课堂之中,因而与文学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1921年,英美新批评的先驱人物艾·阿·瑞恰兹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学中率先提出细读法,他让学生对隐去作者和标题的诗歌进行反复、充分的阅读,然后做出自己的批评与评价。令人倍感意外的是,这种看似简单、带有实验性的教学尝试受到热烈欢迎,迅速从剑桥大学涌入其他各高校的文学课堂,掀起了一场高校文学课堂的革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而达到顶峰。而且在新批评这一流派衰落之后仍然活跃于课堂之中,如今已经成为西方高校文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
细读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是怎样的呢?公认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学者莱奇的归纳,他将新批评的细读分为十六个步骤:(1)选择一简短文本,通常为一首玄学派诗歌或现代诗;(2)排除“发生学”的批评方式;(3)避免“接受批评”的研究方法;(4)把文本看作是自治的、与历史无关的空间存在个体;(5)设想文本既错综复杂又高度统一;(6)多次重复地进行细致研读;(7)把每一个文本视为内在相互对抗力量的戏剧性展示;(8)注意力持续集中在文本上,集中在文本的语义和修辞的多层次相互关系上;(9)强调(坚持)文学语言本质上的比喻性的力量及由此而生的奇异的力量;(10)力戒意义阐释或综述大意,否则,应指明这种解释不等同于诗歌的意义;(11)关注和谐的文本成分,探寻全面平衡的或统一的结构;(12)对不和谐处和矛盾冲突的方面不予重视;(13)把悖论、朦胧、反讽用作克服(消除)分歧和确保统一的结构;(14)把(内在的)意义仅作为结构的因素之一;(15)阅读时注意文本的认知、经验的成分;(16)努力争做“理想读者”,创造出唯一真正的阅读法,真正的阅读包含重复多次的阅读过程①。
从莱奇对细读操作方法的详细总结中可以发现,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并没有过多涉及作者生平或者作品创作背景等传统研究关注的外部因素,而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作品本身,将作品看作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研究语义、音韵、象征、张力、反讽、悖论等内部因素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逐节逐行分析,对它们进行提炼、挤榨、梳理,从而挖掘出每一种意义。尽管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因为切断作品与作者、读者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而饱受诟病,但是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有利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大学语文课的地位。
三、细读教学法的意义与价值
(一)立足语言,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基本读写、信息处理、文字表达能力
受文理分科的深刻影响,不少理工科院校的学科设置集中于狭隘的科学知识教育,忽视人文学科的建设,使理工科大学生不仅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文学鉴赏力都不具备,更有甚者写的论文文理不通、病句频出、错字连篇。特别是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大多数大学生汉语书写能力、表达能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文学作品是一门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文本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来表达的……只有真正体会到文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你才会真正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感情的深处”。离开了具体的语言文字,学生的语言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细读法的主旨就是让学生面对作品,阅读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在欣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的过程中,细致地品读不同语境中语言的悖论、反讽、张力、意义,深入体会每一个字词的妙用,这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文字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加强体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批评能力
目前大学语文课仍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传统的文学教育思想和方法,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大量时间停留于作品外围,学生和老师都围绕着与作品相关的内容打转,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也仅局限于老师归纳概括的几点中心思想。文学作品本身是什么,具有哪些独有特征,它如何通过一行行文字传递出这些思想内容等关键问题被巧妙地悬置起来,从而出现文学课堂上“文学缺席”的怪象。学生表面上认识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实际上并没有看懂这些字的意思,没有理解作品的意蕴。同时,很多大学课堂仍然以老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的介绍、剖析取代了学生的独立阅读和分析,课堂上充斥着枯燥的说教,充斥着抽干了文学感性的空洞“话语”,刻板、教条、单一、乏味,把学生与活生生的文学隔离开了,其后果是学生学到了一套套理论和知识,却丧失了感动力、体验力以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细读教学法将投注于作品外围因素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作品本身,促使学生全神贯注于面前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具体的文学形象,体验艺术中波澜起伏的情感,感受字里行间涌现出来的力量,鼓励学生做出不同的解释,发出自己的声音。此时,学生的个人经历、性格特征、知识背景甚至民族个性都会被激活,渗透到他们对作品的体验、鉴赏、批评之中,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这种容纳了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自主阅读、批评性阅读的细读方法,能激活学生的个人体验,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有效地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分辨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悟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批评能力。
(三)转变师生关系,激发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
文学课堂上传统的师生关系表现为,老师居于高高在上的讲台之上,学生端坐于讲台之下;教师是知识和权威的象征,不可侵犯,学生只需接受不需发表个人言论,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授受关系。这种关系中,学生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在课堂上记录下老师所讲授的一切,对于作品,往往呈现麻木、默然、没有感觉的状态,不能讨论与争论,不能形成观点的交锋、碰撞,当然也难以产生思想的火花,实际上处于无为状态。细读教学法能打破师生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上下等级关系,成为一种师生平等面对文学作品的新型关系。对作品的细读,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权威、标准的答案,也没有从图书馆或档案馆找到答案的线索,学生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推理、联想和想象力,对作品做出独立的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造能力。细读法让学生由从前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实践者,由无作为到有作为,由只听、只记、只背,到敢想、敢问、敢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训练、提升学生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使自我本质力量得到尽情的释放和展现,对大学语文课的兴趣也自然随之上升。
(四)注重实用,提高大学语文课在理工科院校中的地位
在实用主义精神的冲击下,大学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在过去教学、科研这两大基本职能之外承担起第三项职能一一为社会服务,实用性成为检验一切知识与学习的最高原则。当下具有浓厚实用色彩的功利主义大学课程思想正在慢慢形成,向传统文学教育思想发起挑战,使其朝实用性、实效性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理工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细读教学法无论是从操作方法还是从产生的实际效果上看,都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精神,吻合了当下实用主义精神的潮流。从操作方法上看,细读是对作品进行批评的具体行为,它的操作步骤很简单,原则上只要求学生打开作品,一字一字地将作品从头读到尾,这是只要识字的人都具备的基本能力,尽管不同文学素养的人细读水平有高低之分,但细读作为一种方法简单明了,极易掌握,便于快速地大规模推广,符合效率原则。从细读效果上看,让学生对作品展开独立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细读作品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感受力和批评力,使学生真正受益。
细读法突破传统抽象的知识教育,代之以对具体作品的直接体验,使人直接触摸作品中的每一个文字与标点符号,鲜明地感受到它生命的每一次律动,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感性体验。人们对作品的每一处理解、分析、评价都不是抽象的、普泛的、空洞的,它们都来自于个人对作品脚踏实地的批评实践,具有作品中细节性的事实支撑,体现了实用主义务实、实干的办事精神。虽然细读之“用”不像科学技术那样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出现实可感的物质实体,但它使学生在面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文学作品时不再手足无措、无能为力,而是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品读、体验、欣赏、评价。细读法在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文学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体现出良好的效率和效果,符合理工科院校追求实用的精神,有利于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